APP下载

“医养结合”背景下社区老年人“心身一体化”健康管理方案的优化与实践

2018-09-17丁雅净吴寒斌叶尔森·波拉提

科教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中医体质医养结合健康管理

丁雅净 吴寒斌 叶尔森·波拉提

摘 要 当前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工作存在重“身”轻“心”、重“病”轻“人”等不良倾向,为了纠正这一偏向,本研究以中医整体观和五态人格理论为指导,从项目背景、目标理念、工具路径、效果评估等方面优化和构建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 心身一体 五态人格 中医体质 社区老年群体 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6.070

The Optimiz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Health Management Plan for the Elderly in Community with Characteristic of "Integration of Body and Mi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ension" Policy

DING Yajing[1], WU Hanbin[1][2], Yersen·Bolati[1]

([1]School of Humanities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Nanchang, Jiangxi 330004;

[2]Ganpo 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TCM, Nanchang, Jiangxi 330004)

Abstract Currently, health management plan for the elderly group in the community shows some negative tendency, such a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body and less to the mind, more to illness and less to person. In order to correct this bias, this research chooses the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five-pattern personality theory as the instruction, and try to optimize and construct new pattern of the community elderly group health management by discussing the project background, the concept of target, tools and paths, the effect evaluation etc.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body and mind; The Five-pattern Personal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ysique; community elderly group; health management

《黃帝内经》根据人体身心之阴阳两种特性的匹配关系,把人格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称为“五态人”。[1]同时依据阴阳五行理论和个体先天禀赋、形质特点等不同,把人分为“木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和“火形之人”等五种体质类型,每一种类型又以五音的阴阳属性及左右上下等各分出五类,合为“阴阳二十五人”。由此可见,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个体身心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并在“整体观”、“形神合一”等思想的指导下将个体人格和体质结合起来,并将其作为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依据,认为个体不同的人格体质类型都与其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对特定疾病的易感性也各不相同,明确指出阴阳偏颇是病态的体质,阴阳相对平衡才是正常体质,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格体质理论。故而《灵枢·通天》云:“古之善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 [2]当前,在国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服务社区老年群体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的更大作用,无疑是应对时代挑战和回应人民需求、优化社区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模式、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应有之义。

1 社区老年人引入中医“心身一体化”健康管理方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3]目前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很少涉及中医五态类型的测量,存在“重身轻心”的倾向,在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中运用中医人格体质辨识,构建“心身一体化”健康管理方案,有利于通过辨识老年群体的人格体质,了解老年人的不同体质和人格特点,通过比对不同人格特质和体质类型和特定疾病的易感性,有根据、针对性地为社区老年群体提供一对一、心身一体化的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建议,从而达到对老年群体实现更精确、更个性化、更人性化的健康管理的目的,使老年群体的健康得到及时的监测、评估以及治疗和护理,使得老年群体了解关于自身健康方面的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达到“上工治未病”的最佳效果。

从中医人格体质角度切入,优化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工作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现实价值。其一,从现实层面看,对于当前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模式的优化与构建有一定的帮助;其二,从个体层面看,可以使社区老年人掌握一些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知识,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心身一体化的调养方案;其三,从社区健康管理工作人员的层面看,也有利于增进其维护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能力,丰富和完善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的内容。

2 当前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健康管理模式包括:医院相关科室的慢性病管理;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管理;体检中心为基础的健康管理。[4]基于我国国情,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将大有可为。近年我国的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事业进步迅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健康管理事业起步不久,相关理念还处在起步阶段,学术理论与技术研究尚未成体系,因此当前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重“身”轻“心”。当前社区对于老年群体的免费体检,侧重的是身体状况方面,而缺乏对于老年群体心理状态和人格体质的辨识和评估,体现出“重生理、轻心理”的倾向。

(2)对“病”不对“人”,强调共性,缺乏个性化指导。当前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方案多是强调共性化指导,往往是对“病”不对“人”。由于个体的体质特点、经济条件等差异,表现相同的身体疾病或许治病原因不同,个性化差异应该得到关注。

(3)老年群体健康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目前我国的老年群体出生时期多处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老年人对于健康管理的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老人接受社区健康管理,也知道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但是这种意识还停留在表面。[5]

(4)健康管理档案僵尸化、形式化问题严重。许多社区老年群体由于上级检查,已经建立健康管理檔案,但建立后并没有实际用处,成为了僵尸档案,对于数据的挖掘、整理和利用力度不够,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更是鲜见。

3 基于中医人格体质辨识的社区老年人“心身一体化”健康管理方案的优化与实践

针对当前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引进中医人格体质辨识的基础上构建社区老年人“心身一体化”健康管理新模式,下面从项目背景、主要目标、理念原则、技术工具、实施路径以及效果评估等六个方面做简要介绍。

3.1 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医养结合”,这给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带来了政策红利,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健康管理事业起步不久,从理论到实践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社区健康管理专业人员匮乏,政策有待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建立。 [6]对于社区老年群体的关注度高,但老年群体对健康管理模式的认同度不高,客观上导致了国家的政策实施受阻,或执行力度不够。

3.2 主要目标

基于当前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的实践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在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中引入中医人格体质调心养身系统,针对性地构建出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老年人“心身一体化”健康管理新模式。

3.3 理念原则

(1)医养结合原则:当前老年人医养结合的模式受到国家的广泛关注,以期更好地实现治疗康复护理与老年人养老的无缝衔接。[7]同时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还是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基于中医人格体质辨识,优化和构建社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新模式,有利于把医养结合落到实处。对社区养老现状、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等进行探讨能够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供支持。[8]

(2)养胜于治原则:治病是指已经患病,需要去医院治疗,而养相对来说指的是未病或是病愈,未病时,可以通过测验了解到某种人格体质的老人更容易患某种疾病,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养;病愈后,对老人的身体以及心理的关照是十分重要的。

(3)心身一体化原则:身体和心灵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身体患有疾病,精神状况一般不佳;精神不振时也会影响身体行动。身、心是健康的两翼,只有形与神俱,方能健康长寿。儒家思想就十分重视“神”对“形”的影响,也就是人的精神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并提出“仁者寿”的思想。[9]而“形神合一论”是中医形神关系的核心论点,是中医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10]

(4)顺势而治原则:顺势而治就是尊重和保护机体“自和”、“自愈”的能力,顺应机体“自和”调控机制的运动趋势,依赖病体自我调节而愈病的治疗法则,包括顺应脏腑之用而治及顺应病势趋向而治两方面。[11]

(5)一对一服务原则:一对一服务尊重个体差异,让老年人觉得自己受到重视,有利于与他们形成良好的关系,有利于数据收集更加准确,也有利于对他们的情况把握得更为精确。

3.4 技术工具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院杨秋莉等开发的中医五态辨识调心养身系统,主要包括五态人格测验和五五体质测验两个测试量表和一套基于人格、体质差异的个性化、综合化健康管理方案。

3.5 实施路径

健康管理的基本服务包括3个步骤:收集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进行健康干预。[12]在社区老年群体健康模式的构建中引入中医人格体质辨识过程中,由于面对的群体是社区老人,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社区老年群体的群体特性,在实施测验之前一定要先调查清楚研究区域的社区老年群体的情况,其疾病情况、生活习惯、对于中医人格体质的认识、对于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看法等,研究人员需要具备相关中医、心理、健康管理等背景知识及沟通、宣传等能力;针对每个老人的人格体质进行施测;测验数据搜集完成后录入系统,分析结果,为每个老人提供一套专属的基于中医人格体质测查数据的健康管理档案和调心养身综合方案。

3.6 效果评估

宣传中医人格体质与健康的关系,增强老人对于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的信心,利用五态辨识调心养身系统对社区老年群体中医人格体质辨识与收集到的健康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某种人格体质与某种疾病之间的相关,对老人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预防或治疗,以提升健康管理的成效,并且多次回访,及时评估他们改善的情况,有问题可以进行方案调整。

*通讯作者:吴寒斌 (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60页)

本文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41201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SH161004)、江西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16B007)、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基地项目“中医心理文化融入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与服务研究”(YG2017049B)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魏荣友,杨艳萍,吴晓迪,等.基于“五态人”脑卒中后抑郁证型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31):24.

[2] 胡海乐,古继红,梁鸿富.五运六气与体质关系浅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6):638.

[3] 张茗.社区老人的健康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4] 韩令力,陈于.健康管理国内现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z1):135-136,139.

[5] 江南杉.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品牌定位战略——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6.

[6] 巢健茜,徐辉,刘恒,等.以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实现健康老龄化[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114-115.

[7] 宋应诺.基于医疗信息技术构建区域协同医养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8] 高晓璐.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9] 王珏.《黄帝内经》体质养生思想的研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D].南京:南京中 医药大学,2017.

[10] 王昊.基于五态人格测验与五五体质检测探讨中医人格与体质关系的研究 [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11] 王小平.顺势而治新解[J].中医药学刊,2002.20(4):485.

[12] 赵惠芬.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8.

猜你喜欢

中医体质医养结合健康管理
中老年癌症易感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初步探析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