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生课堂缺勤调查分析

2018-09-16胡泊

高教学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

胡泊

摘 要:学生课堂缺勤是独立学院非常突出的学风问题,文章通过缺勤调查分析认为,通过制定实施学生上课考勤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显性缺勤,但是不能减少隐性缺勤,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是学生课堂隐性缺勤问题。解决学生课堂缺勤问题需要找出影响因素,在完善制度、改进教师教学、强化职工职责,形成学生间监督之风等做出努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隐形缺勤;显性缺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2-0141-03

Abstract: Absence from clas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is a very prominent learning style. Through absence survey,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implementing students' class attendance system only reduces the explicit absence to a certain extent instead of implicit absence. It is implicit absence from class that affect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Some influencing factors need to be found ou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bsence from class, and great efforts should be made on perfecting the attendance system,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strengthen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staff and finally forming mutual supervis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implicit absence; explicit absences

獨立学院是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是依托于扬州大学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为建设良好学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质量,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于2016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学生上课考勤管理规定》(简称规定),该《规定》出台一年来,执行情况如何?是检验学院对课堂教学管理效果的主要依据。经管系作为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第一大系,拥有7个专业,2500余名学生,占全院学生总数的1/4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该系的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发展前途。为此,本文对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经管系一些班级进行调查分析,以检验《规定》的实施效果,并找出减少缺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办法。

一、调查对象及构成

本文研究对象为经管系14级学生。其原因其一是该年级学生在2016年出勤情况不为乐观;其二是该年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毕业年级的学风好坏也直接影响其他年级他其他系科的学风建设问题。本调查从15个维度,通过随机对该系7个专业220名学生在过去一年的学生出勤情况和听课堂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为206份,调查率为93.6%。

此次调查构成是:1.党员结构,党员10名,非党员196人;2.学习成绩结构,成绩优秀42人和成绩较差者9人,分别占比重分别为20.39%、4.37%,成绩为中上等的学生人数为155人,其中比重为75.24%,占多数,符合“巴莱特定律”;3.学生干部结构,担任班、系、院、校级学生干部的人数为62人,占比重30.1%,而普通学生的人数为144人,占比重为69.9%。

二、缺勤情况描述

缺勤对于学生来说又称之为旷课、翘课、逃课。即指学生未经批准而不参加教学活动(听课)的行为[1]。我们认为,学生的缺勤,可以分为隐性缺勤与显性缺勤。隐性缺勤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释,含义呈现多样性。周琦(2011)提出隐性逃课的概念即人在心不在的,思想缺勤行为。即指学生虽然没有缺席课堂的旷课现象,但是却存在人在课堂,从事与课教学无关的心理及旷课行为,实质上是人在神不在[2]。显性缺勤是指学生根据主观意愿私自不去上课的行为。即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3]。

(一)课堂隐性缺勤问题突出

1. 隐性缺勤率占比较大。根据调查统计结果,隐性缺勤人数为162人,占78.64%,而显性缺勤人数为31人,占15.05%。隐性缺勤人数远远大于显性缺勤人数。根据回访参与问卷的学生,表示学院的《规定》处罚较为严厉,所以不敢缺勤。

《规定》的出台,的确从某些方面改善了我院学生出勤情况,但仅仅局限于表面化。未能真正提高学生上课效率。即降低显性缺勤的同时,拉高了隐性缺勤。

2. 隐性缺勤主要出现在选修课。调查发现在所有上的课程中存在着隐性缺勤的人数为35人,占16.99%。根据统计,公共选修隐性缺勤人数分别为62人,占30.1%,但公共必须课只有17人,占8.25%,在专业选修课中专业必修课隐性缺勤也只有4人,占1.94%,而专业选修课就有36人隐性缺勤,占17.48%。从结构上看,学生隐性缺勤,呈现出选择性。选择性比较大的多再选修类课程。由此得出,选修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教育工作主要目标。

3. 隐性缺勤形式呈现多样化。根据统计,玩手机和看其他类书籍成为隐性缺勤的主要形式。人数分别为61人、55人,占比重为29.61%、26.7%。

玩手机成为隐性缺勤人数最高的形式。以课堂玩手机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有379条检索结果。通过回访参与问卷学生,有部分是看学校通知,随后看新闻、淘宝等;也有相当部分是感觉课程无趣,玩手机等待下课等。由此可见,手机的普及与发展对教师课堂教学秩序管理和课堂教学良好效果的实现带来了极大的挑战[4]。

看其他书籍的人数为55人,占比重26.7%,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主要形式。根据回访学生表示,复习考研、考公的占有一部分,但也有部分学生回答是看小说、杂志。对于看杂书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对课程感到乏味。再加上统计中的发呆、睡觉、不清楚、课程较难等人数,比重将会更高。由此表明,教育方式与方法的改进,是教育从业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显性缺勤较为复杂

1. 显性缺勤率明显降低。《规定》颁布之前,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经管系14级学生的出勤率较低。曾发生过高等数学课的任课教师向班主任、辅导员汇报,班级人数不足名单上的一半的情况。也曾发生过期末考试,任课教师才知道原来所上课的班级人数比上课的多的多。自《规定》颁布后成效明显,根据调查统计过去一年从未缺勤过的人数为84人,占比重40.78%;偶尔缺勤的人数为117人,占比重为56.8%。

偶尔缺勤,本次调查中定义为一个学期1-2次为偶尔缺勤。根据统计偶尔缺勤人数为149人,占比重为72.33%。一个学期1-2次缺勤,对于一个拥有2500多人,平均每周20-25节课的大系来说,是在一个正常的合理区间内。何况,这是经管出勤率并不好的14级。偶尔缺勤还应考虑到学生履行正常手续等客观因素未出勤的情况。这样计算下来,出勤率还要更高。

2. 上午第一大节缺勤严重。根据缺勤时间在统计,上午第一大节缺勤人数为68人,占比重33.01%。第二、第三高缺勤率的下午第一大节、晚上均未达到上午第一大节缺勤人数的一半。由此,可以充分说明,上午第一大节课成为显性缺勤高发区。

根据回访调查,造成第一大节课缺勤率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无法合理安排晚上时间,前一天熬夜甚至通宵上网、玩手机等因素,造成睡眠不足,第二天无法起床上课。加之《规定》第六条规定迟到也要如实记录在教学日志,等同于缺勤。与其迟到算缺勤,不如就索性缺勤。

3. 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导致缺勤。根据统计显示,学生利用缺勤的时间主要从事项目在前三名的是回宿舍或去图书馆、参加活动、做兼职等。人数分别为129人、8人、17人,占比重分别为62.63%、3.88%、8.25%。其中回宿舍或去图书馆的129人中,5人选择回宿舍上网;13人回宿舍睡觉或做其他事;49人回宿舍或去图书馆复习考研、考公材料;62人回宿舍或去图书馆自学其他课程。由此,可以得出,大部分缺勤学生,即使缺勤,却仍然从事学习活动。根据回访访谈,学生表明,学院安排的课程与学生自身学习安排有冲突。2016—2017学年,14级学生大学三年级,已经有很多学生准备考研、考公等一系列考试做准备。学院鼓励学生考研、考公,提高就业质量,但却安排了较多的课程,据不完全统计三年级课程有个别专业每周达到25-30节课。再加上《规定》的颁布,要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导致很多学生为了自己的前途,铤而走险。

4. 《规定》的成效发挥作用。2016年9月颁布并施行的《规定》,对上课考勤建构起以班级、任课教师、班主任、系部、学院多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与之相对应的新版《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学籍管理规定》和《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学生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相继出台,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对于缺勤率较高的经管系14级学生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根据统计分析,认为《规定》的出台对自己有用占绝大多数。不再缺勤、缺勤次数减少的人数为96人、65人,此两项所占比重达78.15%。充分说明,《规定》出台一年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学生课堂缺勤因素分析

(一)学生对待上课态度因素

在涉及到学习成绩与上课的关系时,以206人为调查对象中,分别有93人、34人认为,学习成绩和上课不怎么有关系、没关系,两项加起来的比重占到61.65%。多年来教育系统常常提及“向四十五分要效益”,却对学生的影响不大。当然由于本次调查只涉及四年级一个年级,不排除学生为了考研、考公等主观原因,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大学来说,学生对待上课的态度不够严谨,确实是现实情况。以大学生、旷课,大学生、翘课等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分别有155、677条先行研究,就充分说明这点。

(二)主观因素

表现为说不清,不想去的,人数为63人,占比重为30.58%。说明学生没有制定一个较好的学业生涯规划。首先,专业没有选择好。高考填志愿时,盲目跟风填报热门专业,没有衡量自己的是否适合,是否感兴趣。直接导致大学期间“学无力”。其次,知识基础较差。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学生的知识素质略差,是共有的事实。但学生没有在大学期间弥补之前中学阶段知识的不足。回访中很多学生表示“我中学数学就不好”、“我中学英语就不好”。大学生活将近过去,遗憾的是回访的学生中没有一个人说我虽然中学数学不好、外语不好,但我现在会数学建模、通过了四六级考试等。第三,缺乏学习原动力。学生在中学目标就是考上大学,進入当大学完成目标,就彻底丧失学习原动力。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言语,时常被提及,本着一个混文凭的态度来上学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毕业后激烈的社会竞争。第四,没有克服学业困难的勇气。遇到较难的课程,往往选择放弃,考试不过关,等着补考,补考不过,等着重修,重修不过等着清考。综上,学生主观因素,是导致学生的缺勤原因最重要因素。

(三)教师因素

根据统计显示,主要有对这门课不感兴趣、讨厌这门课老师、老师教学方法不适应三个子项。共43人,比重为20.88%。教师因素也是学生缺勤的原因之一。作为独立学院,任课教师均来自母体学校。扬州大学派遣优秀的教师到广陵学院任教,这些老师没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进行有效改进。一些适合一本学生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未必适应于三本学生。教案多年不变,教学内容和手段鲜有更新,与市场、社会脱节,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对独立学院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5]。

(四)课堂管理因素

根据统计显示,主要有这门课容易过、老师不点名、班级人数多,缺勤老师也看不出来三个子项。共46人,比重为22.33%。课比较难,就开卷考试;期末划范围给的范围小点,让学生尽量过;上课从不进行考勤,即使考勤也不会如实上报给辅导员等因素,是任课教师从主观出发,处于爱护学生的角度常常做出的举动。分析其深层原因是,任课教师报着教学是任课教师的事,学生管理归辅导员、班主任的态度。上课等于完成母体学院交办的任务,不在乎学生是否参与其中。由此得出,任课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够严谨,也是造成学生缺勤的原因之一。去年出台的《规定》,首次将任课教师纳入学生课堂管理体系,就是弥补该方面的不足。

四、减少学生课堂缺勤的对策建议

缺勤问题,并非一个学校一朝一夕就能从根本杜绝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6]。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缺勤问题,给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完善相关制度

1. 完善课堂考勤制度。《规定》的出台,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出勤率,但仅仅只是将学生赶回课堂,坐在課堂,人在心不在,又造成了隐形缺勤。从某种意义上讲,隐形缺勤与显性缺勤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规定》的执行,难免说只是一纸空文。另外,根据回访,虽然严厉的《规定》减少了相当多学生显性缺勤,但不能消除隐性缺勤。为此《规定》必须完善对防范隐性缺勤的内容。

2. 完善督导职责制度。学院现行的制度规定督导人员的职责是监督指导任课教师,上下课是否准时、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大纲、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缺乏对学生监督的职责。建议增加督导人员对学生隐性缺勤的监督制度,强化督导人员对学生听课隐性缺勤的职责,规定督导人员必须把学生隐性缺勤记录在案,作为学生考勤的重要依据。

(二)任课教师应充分发挥减少隐性缺勤的主导作用

1. 教师应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制定出区别与母体大校的教育教案。课堂之上多采取讨论式、问答式、游戏等教学模式,不仅仅教授知识,应该做到互动,既能反映学生的出勤情况又能让学生在切磋中增强知识提升能力。教育内容上要紧扣时代脉搏,将书本知识贯注于现在大学生熟知的社会、科技、线上游戏等信息上,增强学生的兴趣。这些内容,都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要不断学习更新。

2. 教师也要承担课堂管理者身份。教师上课应摒弃陈旧观念,置身于管理者身份中去。中小学班主任即使管理者又是教育者的双重身份,是值得大学教师借鉴的有效课堂管理办法。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才能有效地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根据统计,班主任为该班任课教师的班级,其出勤率远远大于班主任非本班任课教师的班级。多分配一些本院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出勤率。

(三)加强辅导员与学生有效沟通

良好的学风是高出勤率的保障,辅导员对学风建设至关重要。辅导员在办公室和学生交流,尤其是被缺勤率较高的学生误解为批评,但辅导员在班级、宿舍和学生交流被视之为看望。地点不一样,对学生的心理暗示也不一样,对学生起到劝导的效果也不一样。本系某辅导员老师,常常深入班级、宿舍,与一名缺勤率较高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理解他,鼓励他,该生不但不再缺勤,还专积极准备考研、申请入党,并且带动同宿舍的同学一起。从问题学生到优秀学生,从一个人转变为带动周围人转变,辅导员对学生的交流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辅导员常常深入班级、宿舍,去多接触、了解、理解、帮助学生,才能真正树立其良好的学风,才能真正保障高出勤率。

(四)形成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之风

《规定》第三条指出,每日班级学习委员协助任课教师、班主任等老师做好考勤工作。由此,指出学习委员参与考勤的重要职责所在。为此选择学习委员对于班级干部选举来说尤为重要。有不敢管、不能管,怕得罪人心态的学生不适合做这项工作。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学习委员的职责是班主任赋予的,是提醒学生的出勤情况的友爱关注体现,是树立班级良好学风,大家共同进步的基础,不是打小报告的行为。班级内部学生之间要建立起以学习委员为骨干,各学生党员、宿舍舍长为主要负责人的监督机制,每天向班主任、辅导员汇报出勤情况。班主任、辅导员利用监督机制,对每天的出勤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缺勤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与指导。

(五)鼓励学生做好个人规划

独立学院学生自觉性不高,老师不可能时时跟到位,避免缺勤的办法更多的还是要靠学生自己主观意志。只有做好前途在那里、学习如何学、将来做什么三个“必答题”。即人生规划、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三个规划,有了奋斗目标大学才真正具有意义。我们的团委、学工办、就业中心等部门老师,应协助与指导一线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开展学生的规划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时间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危机观,才能有效遏制显性缺勤。教学部门利用新颁布的灵活学分,开办考研、考公务员培训等政策,让学生主动发挥有效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地遏制隐形缺勤。

参考文献:

[1]王瑞.高校学生旷课现象思考和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0(1):28.

[2]杨娟.隐性逃课研究综述[J].理论研究,2014(10):203.

[3]李永乐,宫建霞.大学生个体特征与逃课行为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4).

[4]刘雨,宋德如.大学生“隐性逃课”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15(3):113.

[5]曹静宜.独立学院学生“逃课”现象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16):172.

[6]高涛.高校大学生旷课原因及对策探析[J].读与写杂志,2011(8):64.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职业匹配的独立学院就业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