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素养
2018-09-14郭强
郭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多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材编纂、评价体系都进行了调整,但学生的人格发展、创新能力并没达到理想状态。是什么导致当初设定的教育目标不能完全达成?是什么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素养不能与课改要求相互适应,是导致课改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原因之一。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事业,每一次教育活动,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如果中小学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理念、标准、教材、评价不能深刻理解,不能在教学活动中加以贯彻执行,那么,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再好的教材、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都不能转化为教育成果。
制约教师素养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譬如教师的社会地位问题、福利待遇问题、人事管理问题、家庭负担问题等。站在教育的内部视角来看,需要采取措施,尽快提升教师的素养,使之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匹配。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该始终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教师要把学生当作有待全面发展的人来看待,要把健全学生人格放在教育的首位。
关注学生的心灵健康,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教师首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才能以德施教、立德树人,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引路人和行为上的楷模。
优秀的教师可以透过知识的表层看到学生思维的发展路径;优秀的课堂,其结构逻辑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思维逻辑之上;优秀的示范课,教师多变的教法会让学生忽略时间的流逝。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新课程的要求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学生的学科思维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低负高效的学习场景才能重现。
国家在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的同时,也构建分级实施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以此来要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从实践来看,教师培训只能惠及部分教师,经过培训的教师在回到本職岗位后,其专业提升的激情也不能持久。究其原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没有形成。
如何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引导教师开展专业研究是一条适合的路径。教师一旦对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产生了问题意识,查阅大量资料来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为了解决问题,教师会主动改变教育方法,并在教育实践中验证新教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这样的过程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教师在投身教育科研之后,其教育过程不再是重复性的枯燥劳动,每天都会有新思考、新发现和新收获,才能真正享受教师这个职业的乐趣,其学习的主动性、探索的激情才能长期保持,最终实现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书记、副主任,襄阳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文理学院汉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