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学本课堂”范式的构建实践
2018-09-13王雅虹
王雅虹
摘 要:我校为一所农村薄弱普通高中,长期以来生源质量较差,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校的生物教学成绩较难有新的突破。“有效教学”是20世纪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也是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教学就是教与学,教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合作地去探究和学习。那如何才能有效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呢?本文从当下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入手,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分析近年来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构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形成普通高中生物“学本课堂”的课堂教学范式,归纳了一些研究得失,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本课堂;构建;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6B-0055-02
一、生物“学本课堂”范式的构建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中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学本课堂范式正是顺应了新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提出的理论,下面就学本课堂范式的构建与实施进行简述。
(一)构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创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建构高质量、高效能的具有学习共同体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型、神、实”三位一体的团队机制。“型”主要指桌椅摆放形式、小组人数确定、学生人员构成、组织方式设置;“神”指机制创建的策略,通过构建愿景、创新角色、建构体系、落实团会制度、建立公约、评价多元、落实组织机制建设、落实文化建设等方面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的“神”,从而建立团队合作的精神文化;“实”指要达到个体学习愿景化、同伴学习合作化、小组学习承包化的学习效果,最后追求的目标是全班学习最优化。
具体到学习团队而言,要建立“一个系统两大体系”,即“学术体系”负责全班本学科学习质量,解决“会不会”;“行政体系”负责全班学科学习行政,解决“学不学”。“学术体系”成员包括生物学科教师、生物学术助理(课代表)、生物学科长及组员;“行政体系”成员包括班主任、主任助理(班长)、小组长和组员。
(二)开发校本课程结构化备课,建立校本教材实施体系
生物团队学习的课程要求,教师要根据学情,依据课标考纲,回归教材,建立以“一案三单”为内容、三类课型为构件的校本化课程实施体系。“一案三单”,一案指的是《学习方案设计》,三单即《问题导读单》《问题解决单》《问题训练单》。
以浙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2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例:
1.针对教材内容,提炼问题
针对教材内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可将问题按照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及拓展性问题进行分类,提炼出以下问题:
问题1:什么是渗透?
问题2:如何解释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问题3:什么是被动转运及主动转运?
问题4:如何描述细胞的胞吞胞吐过程?
这些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对知识点有了清晰的了解和理解。
2.将问题转化为问题工具单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将知识问题化,通过提炼关键问题及问题清单将问题工具化,最终开发出问题工具单。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课为例,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建议两课时完成内容,故在设计工具单时按照《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以及《问题训练评价单》的模式进行。
《问题导读评价单》一般用于新课的第一课时,设置的问题基本来源于课本。工具单包含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提示、知识链接、预习评价、我的问题以及五级评价7个部分,旨在通过《问题导读评价单》指导学生知晓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提示及知识链接,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结构化预习,预习结束后按要求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上的预习评价问题,并提出“我的问题”。通过课前自学基本了解新课所学内容,并对书本上的基础问题利用预习评价进行自我检测,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情,熟悉课本。
《问题解决评价单》一般用于新课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设置的问题可以来自于学生学习后生成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师自己预设,一般围绕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设置。工具单包含学生生成问题、教师预设问题及五级评价三个部分。通过该工具单的学习,不仅可以解决上节课学生新生成的不理解的问题,同时也突出了新课学习内容的重难点。
《问题训练评价单》一般用于新课第二課时解决单完成后使用,问题设置是为了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检测,设置问题时由易到难。最好能当场检测,当场评价。
(三)按课型组织课堂教学,构建校本化课程教学体系
普高生物校本化课程实施体系中的三类课型为基础课型、基本课型和拓展课型。基本课型包括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生成评价课、问题解决展示课、问题拓展训练课、问题综合解决课五种。
学生一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班级任课老师及班主任将会指导学生完成学习小组团队创建,通过创设情境、呈现目标、讨论建构、多元展示、总结归纳五个环节来展开。学习小组创建后,开设学习能力指导课,通过创设情境、呈现目标,学法指导、训练体验四个环节来展开,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并掌握小组团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结构化预习能力、小组讨论能力、展示展讲能力以及五级评价能力。最后由相应的任课老师开设结构化预习指导课,通过创设情境、呈现目标,预习指导、体验过程,效果检查、展示评价,总结提升、畅谈感受八个环节来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每个学科的结构化预习的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以浙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2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第一课时问题发现评价课为例:
在上新课内容前,先下发《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问题导读——评价单,学生按照导读评价单上的学习目标及学法提示进行结构化预习。
新课第一环节:师生共同创设情境,呈现目标。可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活事实出发,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环节:自主学习、结构预习。利用12分钟时间,在学生结构预习“六字诀”的基础上,采用“自主学习三定123”指导策略,使学生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教师巡视指导,对学困生进行关注和指导。第三环节:预习评价、合作讨论。针对“预习评价”的填写内容,学科长组织成员进行五级评价,发现问题,最后对每个成员的成果进行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单子来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及对图表的观察分析。第四环节:小组展评、合作探究。组织展评探究,提示学生在展讲前组织规范好自己的结构化语言。根据学生完成评价单的情况,在学术助理的主持下,先进行组内展评,然后确定小组展评题目,再进入大展示环节。教师在学生展讲时,采用1+3+1策略及时地给予补充和完善,并针对重点问题指导如何归纳总结。学生在其他小组展示展讲时对自己做错的题目要在听别人展讲时作好记录,观点不同时学生也可对别人的展讲提出质疑。第五环节:归纳共性、问题生成。请同学们先进行小组讨论,后以“个人—小组—全班”方式生成问题。引导学生对预习形成的问题进行整理。把生成的问题写在问题生成本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并将二次生成的小组共性问题反馈给老师。
二、结束语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通过构建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生物“学本课堂”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还能提高学科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谷飞.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成功(教育),2013,(2).
[2]朱德云.浅谈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