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金融在成都地区的发展现状

2018-09-10欧磊

环球市场 2018年19期
关键词: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对策

欧磊

摘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消费金融为消费者的消费提供了新的金融贷款选择,提供了除信用卡之外新的跨期消费渠道。本文首先分析了消费金融的含义和特征,并着重分析阐述了消费金融在成都地区的发展存在的障碍,并就这些发展障碍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对策。消费金融在我国处于起步试验阶段,对于拓展我国的个人信贷选择,拉动内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消费金融;成都地區;发展现状;对策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国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消费金融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逐步在我国消费经济中扎稳脚跟。根据数据显示当前国内银行金融机构有82%的贷款客户是企业群体,只有18%的客户群体是个人,这个18%当中有超过15%的贷款是购房贷款,消费金融的主要业务范围个人日常消费仅占不到3%。改革开放带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量”,拉动内需则是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质”。目前我国主要的消费金融主要包括阿里系、京东系等,其中阿里系的消费金融主要包括花呗、借呗、天猫分期购等;京东系的消费金融主要包括京东白条、租房白条等。

一、消费金融的具体含义及特征

(一)消费金融的具体含义

消费金融是指以提供贷款的形式帮助各个阶层的消费者实现跨期消费,扩大当季消费市场需求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消费金融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拉动内需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消费金融的具体特征

首先,消费金融资金来源较为特殊。消费金融资金来源一般是消费金融公司(非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通过向同行借记、或者向境内银行借记、或是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

其次,额度小、审批快。消费金融不同于银行的金融贷款,不需要繁琐的审批流程,抵押担保。消费金融具有审批快、额度小、服务方式灵活多样的特征。

再次,消费金融风险率低。消费金融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其风险控制较为严格。消费金融的资金由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相关条文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提供的贷款金额不得超过当事人月收入的5倍。

最后,消费金融主营业务面窄。消费金融的经营业务主要包括个人消费贷款抑或是一些个人耐用品消费贷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购车贷款和购房贷款不属于消费金融贷款。

二、当前消费金融在成都地区的发展存在的障碍

(一)业务范围相对局限

消费金融的业务范围具有相对局限性。其主要的业务范围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家电;婚丧嫁娶、旅游、教育教学等。由于消费金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金融贷款仅占我国个人消费的贷款的20%左右,剩下的全部是购房贷款和购车贷款。消费金融因其不包括购房贷款和购车贷款,业务范围较窄,致使其增长相对缓慢。

(二)总体竞争能力不够强大

消费金融有其自身的优势特点,审批快,服务方式灵活。但是相较于其他贷款形式也存在许多劣势。首先,消费金融与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存在很大的业务重叠性,且消费金融并没有突出与信用卡的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消费金融贷款的服务价格较之信用卡要高出15%左右。其次,消费金融提供的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客户月收入的5倍,相比信用卡最高透支额度没有太大优势。再次,消费金融贷款流程要比信用卡繁琐。消费金融每次贷款都需要进行审批,而信用卡灵活的循环贷款方式使得信用卡的使用流程相对简单易用。最后,消费金融的起步晚于信用卡。当今个人小额信贷已经被信用卡抢占了市场,已经被消费群体接受。而消费金融仍然处于初创阶段,需要面临信用市场的挤压。

(三)风险控制工作总体难度较大

消费金融的风险控制工作难度较大。虽然银监会对消费金融的业务范围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是消费金融的风险控制工作难度仍然较大。原因主要有:首先,消费金融没有抵押担保。无需抵押担保是消费金融的一大特点,方便了客户,但是也给消费金融增加了风险。其次,消费金融的服务群体大多是无法从银行获取贷款的人员。这些人员的收入相对不够稳定,个人信用风险较大,其资质无法通过银行的审批获得贷款。再次,当前我国的个人征信建设不够完善。个人征信记录仍然不能做到全行业覆盖,大量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员仍然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贷款,从事各行各业。

(四)成都消费制约

金融消费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息息相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成都地区的居民消费观念仍然是储蓄存储为主。成都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兵家必争之地。成都地区居民有着强烈危机意识,将收入所得大量的存储到银行,只有少部分用来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成都地区居民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提前消费的观念仍然没有大范围的被群众接受。这种消费观念的形成有众多原因。第一,成都地区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高昂的医疗成本,教育成本使得居民不敢花钱。第二,成都地区居民淳朴的民风。自古以来成都地区的居民形成了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淳朴民风。

三、推动消费金融在成都地区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深挖潜在市场,拓展业务范围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也呈现井喷式发展,2016年我国互联网经济消费金融总体规模达到87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9%,预计到2019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将突破6.8万亿人民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消费金融的业务范围。消费金融的业务范围由银监会严格管控,当前其业务范围比较狭窄,不利于当前消费金融的大力推广。因此,拓展消费金融的业务范围是大力推广消费金融的首要之策。

首先,当前消费金融的合作伙伴主要是零售商,消费金融的发展受到零售商的直接制约,然而零售商处于消费生态链的末端,高昂的产品成本使得终端消费品的价格居高不下,这样直接导致了消费金融服务成本的提高。因此,消费金融可以跟处于消费生态链顶端的生产商合作,可以极大的降低消费金融的服务成本。

其次,应该加大消费金融的宣传力度,丰富消费金融的宜传手段。现阶段我国的消费金融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的面不够广,很多农村地区,中西部城市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达到23万亿,同比增长21%,并且未来三年有望维持在20%左右的增长水平,预计到2019年消费信贷规模将会达到41.4万亿,超过2016年的2倍。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未来的消费金融市场仍有大量的增长空间。

(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

个人征信系统仍然不够完善。我国应该建立全国性的信用征信系统,建立全行业覆盖的个人征信系统,完善当前个人征信系统的法律漏洞和监管漏洞。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大型电子计算机已经具备领先世界的水平,在大数据运算上我国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大数据库,将个人征信系统信息和个人身份证信息、户口信息等信息进行加密捆绑,并对个人信用进行评级,实行污点信息终身有效制。通过个人身份证银行、工商局等部[1能够杳看个人信用级别,权衡是否为其开展相关业务。

[三]消费金融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竞争能力

“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消费金融的资金来源保障,应该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吸纳,科学的制定公司运营策略。2014年国内消费贡献率达到51.2%,2016年消费贡献率超过67%。预计到2O2O年国内消费仍将增长接近50%,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消费金融公司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未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将大有可为。

(四)不断完善消费金融风险控制体系

消费金融应该严格控制金融风险。首先应该严格把关消费金融客户的准入门槛,完全了解客户的个人信息以及个人信用信息,最大限度的降低公司的金融风险。

四、结束语

消费金融的兴起,为我国拉动内需经济提供了新的途徑。消费金融以其额度小,审批快,服务方式灵活的特点迅速被广大消费群体接受。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消费金融的市场普遍看好,未来“消费金融+互联网经济”的模式前途无量。

参考文献:

[1]刘志勇.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与居民消费支出关系研究——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分析[J].调研世界,2017(1).

[3]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行课题组,李玉秀.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传统消费金融:冲击与竞合[J].南方金融,2016(12):57-63.

[3]康远志,胡朝举.互联网环境下消费金融的商业模式、发展趋势与价值创造[J].金融理论探索,2016(04):64-68.

[4]窦鹏娟.消费金融公平发展的法律突破路径——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4(04):68-72.

[5]廖理,张金宝.城市家庭的经济条件、理财意识和投资借贷行为——来自全国24个城市的消费金融调查[J].经济研究,2011,46(S1):17-29.

猜你喜欢

消费金融发展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的法律风险分析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保险公司进入消费金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