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8-09-10黄雪松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黄雪松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堂标准的实施与深入,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一次的洗礼,新课堂标准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着力构建“学为中心”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高效率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教为中心 “学为中心”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57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以“教学”为代名词,其实质是先教后学,多教少学甚至只教不学。老师滔滔而讲,学生静静而听,“以讲代教”、“以听代学”、“以练补学”、“以考逼学”是讲堂教学的主要状态。这种现状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将难以适应当前新的高考制度改革要求。新启动的高考制度改革,已经开始从“择分”录取向“选人”录取转变。即将开启的高校改革将会有更多的学生进入职业类大学,因此让优秀的学生出色发展,让中等学生快速发展,让学困学生自信发展,让有特长的学生超常发展,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培养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成为我们教育者更加迫切的目标与任务。

本文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作了简单阐述,在说明这种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对“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做了浅析,认为“以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在具有人性化宽松的环境下,能体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且发挥其个性,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同时能让学生的综合实力得以提高,以达到真正育人目标。

一、如何创建“学为中心”

初中数学课堂采用的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创建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可以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老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研究表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大脑的运转,在这种氛围之下,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老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氛围,就会打破原来数学课堂的沉寂,很多初中生都认为学习数学很难,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老师跟学生的互动得不到回应,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例如:某数学课堂上,每次在上课之前,老师都会想一些数字游戏或者跟数学有关的脑筋急转弯来和学生互动,在欢声笑语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在这种愉快的课堂上,学生会提起学习的兴致,让学生变得敢于表達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整个课堂就会变得活起来。

其次,老师要允许学生有“个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花时间去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到部分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都得以发扬,学生在自己的个性中学习更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中老师在讲解几何图形的证明题的时候,解法不止一种,老师不能够让学生都按照老师的解法来,应该允许学生自己认为对的方法。

再次,老师要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职务。不仅仅是数学课,每一节课都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以学为中心,既要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也要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己。例如:在习题讲解的时候,老师可以请学生上去讲习题,学生在讲的过程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让其他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做好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去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如果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应该积极的帮助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老师还应该让学生定时地上讲台去讲题,锻炼他们表达的能力,不同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学习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最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允许老师对学生划分等级。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够决定学生以后的成绩,老师在课堂上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因成绩而采取差别对待的方式。老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不能够让学生产生失落感。

二、具体的措施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这种和谐、民主、自由、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意积极地投入到学生活动,让他们能够愉悦自主和创造性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潜在的能力。比如我们在学习抛物线的时候,教师可以举例篮球运动,运动员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教师让学生拿篮球在课堂上做实验,逐渐引导学生怎么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 这样的课堂气氛是非常轻松愉快的,就是不爱学习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调动起来。教师以温和的声音、理解的表情来创造轻松和愉快的学习气氛,来激励学生参与的愿望,学生就会感到教师亲切可信,就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关爱,从而增强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就会以高昂的热情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教师上课的情趣,促使师生双方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人教与学。

(二)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既要调查分析全班学生的一般特点,还要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教学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照顾他们的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职责。首先要要充分发挥优等生的潜能;其次要注重中等生的提高;再次要指导后进的学生快速跟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补短,获得最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志.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激发[J].丹东师专学报,1999(04).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貌合神离 远离主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