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焕发生机

2018-09-10夏明均

南北桥 2018年3期
关键词:策略措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夏明均

【摘 要】小学数学之中课堂是实施教学的战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焕发生机 策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63

一、传统教学之中存在的问题

1.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数学老师拿起课本,一本正经地讲起了数学公式。讲完之后在黑板上出了几道题,接着点名让学生去解答。答对的进行奖励,答错的被罚抄写公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课堂千篇一律。于是大多数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对于这个现象笔者有深刻感触。在读小学的时候,全班同学从周一就开期盼周六的到来了。其归根结底就在于学校的课堂太过于枯燥。2.师生之间缺少課外的交流。在大多数小学生的意识里,老师都是神秘的,是凌驾于常人之上的。因为老师除了讲课还是讲课。谁也没见过他做过别的什么。记得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同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校长在集市上买肉。后来这名小学生神秘的告诉我们:老师也会买肉吃。于是这个爆炸性的新闻随即在学校传播开来。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老师买肉,竟然能在小学生中掀起轩然大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就是老师在平时缺少和学生沟通。因为缺少沟通,老师逐渐走上神坛,身份神秘化。

二、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维,因而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识规律,课堂上,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进行有意义的思维训练。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下列情况:教师设计好每一个细节问题,学生顺着教师解题思路解答;有的还是一问一答,还有的是教师说上句,学生说下句……这些设计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更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爬坡,不要给学生搭“梯”,不能牵着学生走。教师向学生呈现问题时,不要急于去分析、肢解。学生解答问题,需要一个对问题全方位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嚼碎后一口一口喂给学生。而且我们要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不懂的问题、不同的问题、想知道的问题。在平时就要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人们常说课堂教学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而参与过程的优化则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达到最佳结合的集中反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教给学生,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悉心指导,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结论时大体相同的智力活动,将发现和形成这些知识结论的思维过程集中地再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这一思维过程。因此要使学生主动地学好数学,教师必须强化参与意识,应积极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操作、观察、思维、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参与算理与算法的探究过程;在应用题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数量关系的分析过程;在几何公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思维飞跃,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四、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化抽象为具体,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经验知识化,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五、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当前学生身心特点、学习能力对于整个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已达到较好的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符合学生实际。首先,要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目标设计要结合教材和学情,尽量是学生能达到的,而且要关注所有学生。其次,教学内容设计是课堂教学高效与否的关键。教学内容要求“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情,优化教学流程,并把重难点系统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一节课宝贵的时间里力争效果优化。当然,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结合课堂进程,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效课堂。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

参考文献

[1]雷艳红.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华夏教师,2016,03:67.

[2]王娜莎.聚焦课堂教学着力点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浅谈小学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5(29):114+113.

猜你喜欢

策略措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探究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有效切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