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视域下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与实践

2018-09-10余俊丽

高教学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十九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

余俊丽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相当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的十九大开展以来,我国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形势,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已经具备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大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需要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需要在十九大的视域下,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为了现代高校应当承担的责任,也属于高校当中承担的重大任务。在文章当中,首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另外,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针对其问题提出了改善的措施和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十九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4-0173-03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quite rapidly. Since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launched, China needed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s, and fully implement the rule of law. The education of core values has already possessed profou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and meanings of times.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each the values and help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orm the correct values.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how to help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form the correct values has beco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modern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lso a major task undertaken by universities. This thesis firstly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Then, it conduc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n addition,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Finally, the improvements and related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Keywords: the 19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universiti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在現代经济和文化处于转型的发展时期,在十九大视域下,需要全面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和体系。在我国十九大过后,核心价值观为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在进行实现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当中,需要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得民众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认同,最终不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稳步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大学生的学生时期当中,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相对活跃的,正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备了相当大的吸收潜力和迅速的行动力,因此在高校当中,需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避免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多元文化的发展下受到不良的影响和冲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当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问题所提出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其具备了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的价值理念、价值信仰以及价值观念和目标等,其主要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利用人民群众来作为主要的载体,进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倡导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信念和价值标准的综合,其核心价值观属于我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集成了我国的中华民族的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可以说是我国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所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可以说属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制度层面当中的价值取向部分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出了国家、社会和个体之间的内在统一现象,属于一种国家制度、一个社会发展、一个民族进步赖以立足和演进的价值导向,在其具体的体现过程当中,主要可以对国家的形象、制度的精神进行塑造和组织。在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国家现阶段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所提供出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信仰,来进行价值依据和评判标准的提供,最终影响到国家整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对于每一个阶层领域当中都会形成相当大的影响。

在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点当中,集中体现在了科学性、名民族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等多种特点。在科学性的体现当中,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场特点,其中的科学性反映了其根本的科学立场。在民族性方面,对于我国中华民族的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对于我国的优秀传统和精神脉络进行了集中的体现。在时代性方面,可以对时代的脉搏、时代的特征以及时代的特点进行了集中的把控,可以对当前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集中的体现。最后,在开放性的特征方面,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对于人们当中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进行了不断的吸收。在时代发展的情况下,对于核心主义价值观的思想观念进行了不断的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体情况

(一)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

为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进行了解,主要在某个地区当中对该地区当中的四所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采取无记名的问卷调查方式,对于该校的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教育意义以及价值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本次调查当中,包含了2个题目,都为客观题;问卷当中的7道题为单项选择题,14道题为多项选择题。在本次调查当中,一共发放了480份的调查问卷,经过回收之后,回收到的问卷为400份。其中在调查当中男生有176人,占到了总人数的44%,女生的总人数达到了224人,占到了总人数的56%。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在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说明了大学生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和影响的重要对象,根据调查可以对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认知基础当中的表现作出具体的分析,帮助大学生对同一认知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其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调查可以充分的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在大学生高校教育的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效果进行分析,对于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在本文当中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了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从上述调查当中可以显示出来,大学生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态度问题的观点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其中认为很重要的学生占据到51.75%,选择比较重要的大学生人数占到了20.5%;在对于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起作用的问题方面,有22%的学生选择了作用相对比较大。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在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当中,大学生自身对于其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程度是相对比较高的,但是在教育工作的成效方面没有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在现阶段当中,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当中,其重要性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其巨大的价值和作用。在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需要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以及公共场所设施,来保证其可以形成一套有领导、有组织以及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就是说需要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观念来进行传授和学习教育,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式。

(二)社会实践教育的育人效果不突出

在高校当中社会实践活动属于一项相当重要的活动,在部分高校当中,对于社会实践的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社会实践存在简单化的状态。在调查结果当中显示关于“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薄弱点有哪些”,选择缺少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占比69.75%,有约55.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单调呆板、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间缺乏有效联系。在此种情况下,一方面部分高校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属于独立的课程;另外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社会实践活动是没有办法完全覆盖到所有大学生的。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效果不显著

校园文化的建设属于一种无意识教育,一种隐形教育。在部分高校当中,对于文化教育的建设没有保持高度的重视,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在调查结果当中,存在着58.25%的大学生认为校园文化不突出。在此种情况下,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频发性。很多的校园文化都是生搬硬套,在十九大的视域下,没有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行上升到高水平的状态。在校园文化精神的建筑物方面也存在着缺少文化积淀的现象。

(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待改善

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过程当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在专制教师的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乏,在高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招生人数也在不断的上涨中,因此造成了招生人数和师资力量不匹配的现象,导致了师资力量薄弱的现象。另外一方面,教師主体的素质出现了层次不齐的现象,缺乏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对于教学效果来说会形成不利的影响。最后一方面,教师的评估机制方面存在着不健全的现象,导致了最终教学效果不良的现象。

在上文当中对其现象进行了分析,因此还要对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本文当中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分析:

(一)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未有效结合

在现代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当中,处于全新的社会环境当中,因此给高校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产生了脱离现实的趋势。在高校的教育当中,对于应试教育的理念教育过度重视,因此造成了教师和大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片面看中。

(二)校园文化建设受到社会多元化的冲击

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都融入到了我国,因此造成了其多元文化的碰撞和集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当中,对于校园文化的传播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自身的自我意识会产生一个阻碍的作用。在现代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都沉溺于网络当中,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缺乏实效性

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当中,缺乏着时效性,因此造成恶劣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机制不能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影响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在机制的建立过程当中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评估机制也存在着婚恋的现象,忽视了其原则性和严肃性。单一的认为评估机制的建立是对检查的砝码,因此评估机制在科学性和动态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在教学理念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和大学生的地位处于了同等的地位当中,大学生不再被动接受。在当前的核心价值观教学理念还存在着未完善的地方,因此在阶段性的应试教育当中,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限制,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僵化现象。在价值观的教育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

四、加强核心主义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措施

(一)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当中,需要在高校当中不断推动其课程教学,形成一种系统的学习方法,使得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有一个较高的接受效率,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利用课堂教学来进行充分的体现,加强大学生给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在此过程当中,还要充分地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方向的找准;同时,还要进行非德育课程教学的充分融入。

(二)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方法

在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接受特征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利用参与式教学、研讨式、案例式和专题式等教学方法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念。在教师方面,需要利用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大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此种方式可以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不断培养的同时,还可以提升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高校当中,需要开展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紧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目标。在其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来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进行认同教育,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知,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在进行社会实践当中,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家庭都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全面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平台的发展,大力加强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相对应实践平台。

(四)组织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运用核心价值观来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引导。发挥其校园文化传递人生追求和健康生活情趣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高校自身特点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氛围和环境,保证核心价值观可以有一个强有力的保证。另外,提高其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以十九大以来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进行大学校园精神文明的创建。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方面,也需要进行科学的建设。首先需要建立起业務精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美国学者拉斯菲尔德曾指出:“观念先是从媒体到领袖,然后再传向人民大众,意见领袖具有重要的作用,影响其他受众的态度,认为领袖是传播关键。”在此种情况下,需要不断地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和道德水平,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也是十九大以来的重要指示。除此之外,还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产生积极的效应。最后,还要不断完善高校当中的科学管理机制以及评估机制,在科学的制度下进行教育实效性的保障。不断建立健全高校的评估机制,检测到高校当中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薄弱环节,并且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科学的调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需要充分对十九大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灌输。在大学生当中,价值观的建设可以对大学生未来的思想行为作出指导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大学生是否能成为我国伟大目标接班人的基础思想。因此在高校当中,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就成为了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将十九大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念灌输到日常的教育理念当中,加强针对性、提升大学生对当代的适应性。在此种情况下,需要利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大学生,进行灵活的运用,最终促进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泽泉.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论述[J].观察与思考,2017(11):80-83.

[2]侍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直面问题有作为[J].红旗文稿,2017(22):31-32.

[3]马富贵.8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取向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1.

[4]冯慧.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4.

[5]田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4):226-227.

[6]贾立平,曹慧.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路径初探[J].高教学刊,2018(07):162-164.

猜你喜欢

十九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