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择节点 理性解释历史
2018-09-10吴永健
吴永健
历史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1]。时序观是时空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序观就是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时间联系中进行认识,以观察该事物在历史演进中的特征,并认识该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时序突出了历史事物发展的顺序性,它是用来归纳历史逻辑和解释历史现象的重要手段。
时间轴是历史教学中落实时序观的方法之一,一系列历史节点的串联构成了直观的历史逻辑,正是这种直观性让教师的课堂呈现变得清晰易懂。时间轴对于历史教学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不言而喻,但时间轴毕竟只是选择性的历史节点按顺序的简化直观呈现,要上升到时空观念恐怕还需要很多工作。历史解释是有主观性的,如果缺失了必要的工作,过于简化的时序就会给历史解释带来巨大的风险。
下文就如何选择历史节点解释历史谈谈看法。
一、历史节点的跨度影响历史解释的维度
除历史事实本身外,历史学还包括在事实基础上总结历史规律,总结规律的方法之一是以时间轴为基础概括提炼历史的发展逻辑。以历史节点序列化为基础的时间轴背后隐藏着我们的历史认知,因此关联多少节点,跨越多长时间,都会影响到历史解释。
历史节点的跨度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短时段是指将观察节点与前后就近节点进行联系,以观察具体历史事件的演进过程。中时段是指将观察节点放在某一明显的历史政治阶段、经济文化发展周期或某一阶段性历史现象发展的过程中考察,以观察事物的演进过程并概括发展的规律与逻辑。长时段是指在中时段考察的基础上跨越历史阶段建立联系,以概括事物长时段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尝试进行哲学化的探讨。以上时段概念也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视具体的历史概念、历史阶段而定。在对某一历史事物具体考察时,历史节点跨度影响的不仅仅是视界,还涉及到历史解释维度的变化。
以“俄国十月革命”这一历史节点为例,从短时段来看,十月革命这一事件可联系革命前后的相关历史节点,包括一战、二月革命、列宁领导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等(图1)。我们观察的维度主要包括战争与革命的关系、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民众与社会革命的关系等细节性问题。从中时段来看,节点跨度可以往前延伸到1905年俄国的第一次革命(图2),革命后斯托雷平改革使得沙皇政权在制度和土地关系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革命和改革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但改革受挫留下的问题为俄国未来的革命埋下了伏笔,如政治民主化曙光的破灭、农民的土地问题未能真正解决。[2]中时段往后可以延伸到二战前后,观察的维度还可以扩展到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现代化的模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等,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十月革命开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在危机时代的表现,对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作用以及对两极格局的影响。长时段考察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一般性规律,对十月革命的長时段考察往前可以延伸到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往后则可以延伸至苏联解体乃至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如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俄国彼得一世以来赶超型现代化造成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某些停滞及矛盾与1917年革命的关系、列宁和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优缺点,进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提炼一般规律。
历史解释的维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视野。当然课堂教学需要视具体情况选择历史节点的跨度,长时段的优点是逻辑的宏观理性、短时段的优点是事物的丰满真实,就一堂课而言可以选择一种或两种,就长期而言则需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历史事物。
二、历史节点的角度影响历史解释的准度
构成时间轴的节点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由节点串联而成的时间轴不免会带上主观成分。历史也是有选择的记录与解释,两个时间点之间由无数节点构成,编制时间轴也是我们有选择地解释历史的过程。时间轴上节点越多观察历史事物就越全面,但随着节点的增多逻辑概括和规律总结的难度就越大。我们不可避免需对历史节点进行筛选,选出我们认为是重要的节点,这个解释的过程也蕴含着风险。因此时间轴的节点选择需要保持合理的密度、合适的角度,方能相对准确地解释历史。节点的选择应遵守几个原则:首先,能呈现历史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第二,能照顾到观察事物发展的主要视角,避免遗漏观察事物的重要视角;第三,在此基础上做到简洁明了。
以短时段的“俄国十月革命”为例,如果把时间轴简化为“沙皇政府参加一战——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建立——“四月提纲”提出——七月事件——十月革命”,那么历史逻辑就是一战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并引发二月革命,革命后两个政权的对立引发冲突,最后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如此线性关联足够简洁,历史解释的任务也极其简单,但学生的认知会留下巨大的伤痕,如临时政府治国之愚蠢、“四月提纲”指引着革命势如破竹。此逻辑忽视了某些重要的解释角度,比如民众的视角,据唯物史观的说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忽视这一维度自然历史解释也就缺乏了准度。我们如能选择体现民众视角的重要历史节点,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也会有相应的深度与准度。首先,以上时序中二月革命的概念是抽象而笼统的,可选择二月革命的细节考察(图3),3月8日民众游行要求“面包”与“和平”的口号会让学生对民众的追求有更准确的认识,正如俄国著名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言:“战争激发了人们最低级的本能”。第二,除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外,还要关注临时政府的内政,4月21日临时政府就土地问题指出“如果地方居民不等立宪会议的决定就擅自立即改变土地制度,将会使祖国蒙受巨大的不幸”,[3]显然临时政府是想改变土地政策的,而最终的事实是民众等不及了。第三,选取“四月提纲”表决这一节点,彼得堡委员会4月8日对“四月提纲”的表决结果是13票反对、2票赞成、1票弃权。据布哈林回忆说当时党的一部分组织把列宁的提纲看作是对于被普遍承认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背叛,“四月提纲”最初党内的支持者不多,更何况民众。第四,联系布尔什维克党的施政方针,8月布尔什维克党“立即建议各交战国的人民缔结普遍民主的合约”,“立即无偿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把土地交给农民委员会管理”。[4]由此可见正是布尔什维克党务实的政策迎合了民众基本的、迫切的需要。布尔什维克党能够主沉浮是因为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而这利益最初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革命理想。
历史解释要保证绝对的准度是很难的,但我们需尽可能观察到影响历史事物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如单线的时间轴粗了太简、细了太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用多线程的时间轴去观察。
三、当下节点的态度影响历史解释的信度
当下节点是指我们观察历史时所站的历史时间节点。历史上整个过去带着复杂的运动发展出当下的历史,对当下历史由来的研究需要通过错综复杂的关系梳理出发展的逻辑,这难免会融入个人的主观色彩。而当下历史的认知由于受客观环境或主观目的的影响往往会带上个人的价值判断。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认为,研究历史的人很容易带着预设去观察历史,以当代为直接参照系的方式,历史人物或事物容易轻易地被归入到促进进步或阻碍进步两个群体之中。[5]可见对当下节点的价值判断会影响我们对历史节点的选择和历史解释的信度。
仍以“十月革命”为例,假设我们分析其原因时先有了价值判断“十月革命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伟大胜利”,那么我们用时间轴呈现其发展逻辑的时候可能会融入某些偏见:首先,不会放过列宁及布尔什维克有关的历史细节,甚至将其放大,比如无限放大“四月提纲”的历史作用,给人造成列宁振臂一呼革命势如破竹的假象;其次,可能会忽视与此判断关系不大但实则对历史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历史节点,如前文所述的和群众有关的历史节点;第三,可能把历史上的有关事物树立成反对面,比如把孟什维克视为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我们对于当下的认知需要多怀一份谨慎,唯物主义史观认为历史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如果怀着这样的史观对当下的节点有客观的认知,那么我们在选择时间轴的节点时也会带着一种宽容和理性。如上文所述,我们在分析十月革命原因时需要把战争因素、民众因素、布尔什维克因素以及其他长线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充分运用历史发展合力说解释十月革命的原因。历史上因为对当下节点的主观价值判断影响历史认识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对于十月革命的影响,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立场的表述差异甚大。苏联时代教科书的表述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开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造成了资本主义普遍的危机”。 [6]虽然苏联教科书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作品,但其思维方式还是值得我們反思的,以上观点明显带有两级格局时代的历史烙印,其立足点是基于对社会主义的全面肯定而把资本主义塑造成其对立面。苏联解体以后某些西方人认为十月革命使俄国人走了一条必然失败的道路,留下的是一个有待资本主义收拾的残局。以苏联解体作为当下节点,因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而否定十月革命的一切成果,这样的历史解释也缺乏足够的信度。
历史解释是依托证据进行结论分析的过程,我们可以对历史演进的过程进行原则性评论,但要尽量避免基于价值判断或主观认知选择证据、解释历史。
【注释】
[1] 朱汉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历史教学》2018年第3期。
[2][3][4] 姚海:《俄国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1、235、417页。
[5]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历史的辉格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6](俄) М.В.诺维科夫、俞紫梅:《苏联及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的1917年十月革命》,《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