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世界500强企业比较

2018-09-10马文喆

中国商论 2018年19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马文喆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财富世界500强2017年度上榜企业比较分析,指出了中国企业在不同行业呈现的优势和差距,需要向美国企业学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领域有:高端机械制造、医药、半导体设计和制造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传媒娱乐业。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些产业能否实现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

关键词:财富500强 中美企业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7(a)-175-04

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到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根本要求,从微观看要着力建设一批高质量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企业反映了各国企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分析2017年度榜单,美国企业有132家、中国企业115家,二者合计有247家,占据了500强榜单的半壁江山。中美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量差距继续缩小,折射出两国经济差距的不断缩小和中国的日益崛起。本文将中美上榜企业进行整理与分类,从营收额,利润率等多个角度加以分析,发现了许多值得思考和探讨的现象。

1 营收与利润比较

从整体来看,美国企业的平均营收为642.18亿美元,平均利润为48.63亿美元。中国企业的平均营收为549.26亿美元,平均利润为28.97亿美元。美国上榜企业的平均营收比中国企业的平均营收高了约13%,二者差距较小。但美国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比中国企业的平均利润高了约67%,二者差距相当大。此外,全部500强企业的平均营收为554亿美元,平均利润为30.49亿美元。可见,中国企业在做大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但在掌握定价权,提高利润等质量发展方面,与世界经济金字塔尖上的美国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除了营收额和利润额外,利润率也是考察一家企业的重要指标。如果说营收额反映企业的规模,利润额反映企业当年的经营状况,利润率就反映了企业是否在市场上有定价权。经济学家早已揭示出,从长期来看,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所有厂商的利润都为零。而如果一个企业利润率较高,就说明该企业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拥有一定的“护城河”来保卫它的利润。这个护城河,可以是市场上的垄断,可以是进入门槛,也可以是技术壁垒。考虑到能上世界500榜单的企业营收额都不会太低,结合利润和营收综合考虑的利润率指标就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将217家企业中利润率高于15%的高利润率企业挑出来看,便会窥见触目惊心的事实。247家企业中,高利润率企业仅有37家,占比为15%,但这37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为5032.48亿美元,占了247家企业利润总额9752.28亿美元的一半还多,其吸金能力之强可见一斑。而在这37家企业之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只有12家,其中银行就有9家,剩下3家之中,台积电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半导体加工企业不论,在中国大陆和港澳的企业中,不靠金融就能实现高利润的,也只有阿里与腾讯两家互联网巨头,无怪乎二者股价近年都大幅上涨。再看来自美国的25家企业中,金融行业的有8家,7家银行加上美国运通。细看之下可以发现,中国银行的营收与利润都全面压倒了来自美国的竞争对手,中国金融行业油水之多,利润之丰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美国在引以为豪的银行业上败给了中国,但是剩下17家企业则都是耳熟能详的超级跨国巨头,如苹果、谷歌、吉利德、迪士尼、麦当劳等,主要来自于IT、医疗健康、食品和传媒娱乐等行业,这些企业凭借着先进的技术,为自己挖出了一条条极深的护城河,在世界范围内攻城掠地,堪称美国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急先锋。我们在之后可以看到,中国和美国差距最大的,也正是这些行业,如表1所示。

2 行业比较

从不同行业的角度,根据两国的上榜企业,直观分析中美两国的经济差距。要强调一点,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是按照企业的营业收入来排的,按英文名翻译过来应该是世界500大企业,排名剔除了主观因素,比较公正客观。但也有其缺陷。首先,从行业来讲,500强的企业类型以能源及工业制造、金融服务、连锁零售3类为主,这些行业或者消费频次高,或者产品单价高,或者采购量巨大,因此出现巨型企业的比例较高,而直接为个体消费者服务的衣食住行基础需求的企业,除去综合性连锁商超,因为单价比较低或频次较少,上500强的并不多,比如服装行业只有两家,日用品行业只有3家,许多耳熟能详的企业未能上榜。其次,一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如中国一干独角兽企业——网易、小米、大疆等,反映了中国经济最为新兴积极的一面,但因营业额不够多,无法上榜。最后,如果一个企业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公布权威的营业收入,不会被纳入这一榜单的,比如大名鼎鼎的阿美石油、中国烟草等。

2.1 金融

中美247家企业中,金融企业占了49家,非银金融占了33家。先不论经营水平如何,中国在银行业上的收入和利润双双压倒美国,但在以保险业为主的非银金融方面,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保险企业在500强榜单上占有很大一块份额,像英国一共上榜了24家企业,仅保险企业就占了5家,占比超过1/5。其他发达国家的比例也都差不多。中国只上了8家保险企业,虽然中国平安的营收和利润额在全世界的保险企业中也都位居前列,但这不能改变中国保险业发展不充分不完善的事实。应该来说,保险业作为一项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行业,其存在和发展都极有利于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幸福。中国的商业保险行业因为理赔困难等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名声不佳,难受人们信任。伴随着中国平安市值上万亿,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人收入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安全感,中国商业保险行业会越来越规范,在未来一段时间必将蓬勃发展。

2.2 运输、电信、建筑

运输、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一干中字头的国有企业,总数远多于美国企业。平心而论,国企虽有行政效率低下等一些缺点,但在保证人民生活上面有很大功绩。电信业,除了可怜的中国联通,利润率普遍较高,数量两国平分秋色,质量美国略胜一筹。建筑领域,中国企业占有了绝对优势,美国企业仅有两家,中国则有13家,中美企业的利润率都较低。中国建筑和国家电网在营业额上冠绝群雄,即反映了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一面,但要知道美国在一百年前也经历过重工业高速增长的时光,我们是在补发达国家早已上过的课。邮政运输业的利润率要高于基础设施建筑业,中国企业占有一定优势。但榜单中未能反映中国快递业蓬勃发展的现状,也印证了之前提到过的该榜单的缺陷,如表2所示。

2.3 轻工业

在食品、日化、家电、服装等直面消费者的轻工业中,也能有不少发现。一方面,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全方位碾压根本不懂得吃的美国人,但是美国的食品企业却有11家上榜,中国仅有中粮一家,利润率则在这12家企业中垫底。美国在食品工业化方面走得非常远,精于美食之道的中国人学不来。零食领域,美国乃是绝对的霸主,中国企业输在了品牌上。服装和日化也是如此,耐克掌握设计和品牌,魏桥创业则是代工企业,前者营业额少于后者,利润反胜之,微笑曲线的威力体现的极为明显。家电领域,中国美的上榜,美国一家未有。遥想昔日通用电气的盛况,再看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家电企业同日本企业极为惨烈的竞争,结果就是美国家电从此一蹶不振。中国的海尔、美的、格力在这些年上升势头很快,在高端白电同日韩德企业有一场硬仗要打。应当来说,快消业和公用事业有很大不同,前者没有周期性,是永恒的行业,直面消费者,在品牌、价格、设计等方面处处是竞争,胜者踏着对手的尸骨前进,后者则具有不可贸易性,更多地受制于国家的发展阶段、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如表3所示。

2.4 汽车

美国虽号称建立在车轮上的国家,但汽车企业的上榜数量、营收额和利润额竟都不及中国企业。克莱斯勒被收购,美国仅剩下通用和福特两大巨头。中国则有上汽、一汽、北汽、广汽、东风和吉利6家,可谓是国企与民企齐飞,利润共营收一色。当然,不用提醒大家也很清楚中国的汽车业到底是什么情况。中国车企崛起,靠的是中国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在中国大多数人买的车还是合资品牌的车,中国车企让出的市場很多,拿到的技术则有限。但是,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自主品牌汽车近些年的进步有目共睹,长城、吉利、比亚迪等民营车企的崛起尤其令人兴奋,虽然在发动机上和世界领先水平有差距,但在内饰、外观等方面已经追赶上来,在配置和性价比方面持有优势。未来电动车普及乃是大势所趋,日德车企在变速箱和发动机上的积累将化为乌有,中国车企有望弯道超车。

2.5 机械、化工

机械制造和化工业则能看出中美两国的差距。一共20家企业,中国上了11家,数量略多,营业收入胜于美国,但利润总额只有110.92亿美元,不到美国9家上榜企业的1/3,后者利润总额有369.28亿美元。折射出的是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大而不强。虽然许多人说美国经济是脱实向虚,但其实美国的脱实向虚并非出于己愿,而是被日企、韩企给击垮的。不过美国剩下的那些“实”的企业真可谓是国之重器,依靠着百年积累下来的极高的技术壁垒,在航发、医疗设备等领域品尝着甜美的垄断利润。中国的是11家企业中,鸿海是台企,剩下10家虽然进步很快,学习并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但距离世界制造业的顶端还有差距,等待着清华、上海交大、浙大等工科院校的学子们来攻克难关。

2.6 IT行业

在IT领域,双方差距也很明显,抛开台企则更为明显:中国有5家上榜,美国有15家。除了腾讯和阿里两家互联网巨头,其他的诸如联想等其实是组装贴牌商,对上下游都没有议价能力。中国企业在硬件,软件和服务上都难与硅谷巨头相抗衡。硅谷企业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中国的IT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领域发展很快,成就很大,但在硬件制造和软件设计方面差距仍然很大。尤其在半导体设计制造上,中国企业可以应对特殊条件下的需求,但在制程代差等技术方面的差距导致中国企业没有商业竞争力。半导体已经成了中国每年进口额最多的产品,该领域一旦有所突破,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如表4所示。

2.7 医疗健康

医疗健康领域,双方差距非常明显。中国只有中国医药一家上榜,各方面数字都垫底。美国则有13家。美国的制药企业,如辉瑞、强生、默沙东等在研发投入,技术水平上远远高于中国药企,属于完完全全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如表5所示。

2.8 零售业

零售领域,中国仅有苏宁一家上榜,美国则有17家企业。一方面,中国人的消费水平确实比起美国人有差距。但对此也应公正客观地看待。中国在该行业的主要特点是产业集中度较低,各地区都有自己的零售品牌,且个体零售商比较多,这就影响了零售巨头的诞生;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线上零售对线下带来的冲击。要知道,2017年阿里平台一家的年交易额就超过4000亿美元,和沃尔玛持平,但这一数据并未归到营业额中,造成了数字上的差别,如表6所示。

2.9 其他行业

能源领域,两国都有不少企业上榜,中国18家,美国10家。利润率都较低,双方都有不少亏损。中国煤炭企业上榜很多,利润极低,随着环保的推进,不转型升级,提升环保标准,就是死路一条。石油领域,中国企业竞争激烈程度不如美国,利润却很低,中石油利润率只有0.7%,远低于埃克森美孚的3.8%,在经营管理,提高效益上和美国企业还有差距。

交通领域,美国三家航空企业上榜,中国一家未上,反映出两国交通行业发展取向不同。美国人出行近则开车,远则坐飞机,航空业较为发达,中国交通则以铁路为主。

冶金、矿业领域,中国有7家上榜,美国一家没有,可见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对矿产资源的胃口之大。7家中3家亏损,其余4家利润微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矿业巨头,如力拓,必和必拓也大抵如此,反映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整体现状。军工领域,美国4家上榜,中国12家军工巨头中有七家上榜,都没有愧对世界第一、第二军事强国的名号。虽然美国的军事设备在先进性上还是要强于中国,但歼20以及055大驱的出现也可以看出两国军备差距不断缩小。房地产业,中国有6家上榜,美国为零,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火爆清晰可见。

传媒娱乐业,美国有3家上榜,利润率都很高,中国则为零。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西方世界的诸多动荡,美国的舆论霸权虽然呈逐渐消解趋势,但中國在电影娱乐产业仍有太大差距。应当说,中国在创意和才艺才能方面不逊于任何国家,中国的网络文学完全可以和美国通俗读物竞争,但一旦到了产业层面,如电影业,动画业,中国则是一塌糊涂,商业模式创新还要走较长的路,如表7所示。

3 结语

总的来看,家电、汽车行业,美国逐渐没落,中国企业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对消费需求的快速反应以及在功能上的创新,一步步挤掉国外企业,有望占据更高地位。冶金、建筑、矿业等领域,中国已超越美国,迅速补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课,工业化进程卓有成效。快消领域,如零食、日化等,没有太高技术壁垒,高端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更注重品牌知名度,中国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需在品牌营销上多下功夫。中国企业最需要向美国企业学习并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的领域是,高端机械制造、医药、半导体设计和制造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传媒娱乐业,这些产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都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利润率也高。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些产业能否实现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

参考文献

[1] 迟福林.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7(12).

[2] 2017年《财富》世界排行榜[EB/OL].财富中文网,2017-07-20.

[3] 王凤霞,田也壮.中美企业制造业战略的比较研究[J].学术交流,2005(6).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