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选育报告

2018-09-10王毅董云靳丰蔚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选育

王毅 董云 靳丰蔚

摘要:甘蓝型春油菜陇油杂2号是以自育不育系101A为母本,以C11为父本组配的三系杂交种。在2016 — 2017年甘肃省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262.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56%。该品种生育期114 d左右,株高147.97 cm,有效分枝节位47.29 cm,千粒重3.56 g。蕾薹期长势强,整齐一致,抗倒伏,对菌核病和病毒病抗性较强。籽粒含油量为47.02%,芥酸含量为0.8 g/kg,硫苷含量为10.28 μmol/g。适宜在甘肃省海拔2 400 m左右的春油菜产区及新疆、内蒙古等地无霜期短的类似生态区种植。

关键词: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种;陇油杂2号;高含油量;选育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12-0001-03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2016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0.14 138亿hm2,其中油菜播种面积为0.07 331亿hm2,占油料播种面积的51.85%。甘肃省2016年油菜播种面积为16.23万hm2,单产2 109 kg/hm2,高于全国平均单产(1 984 kg/hm2)[1 ]。油菜在甘肃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培育早熟、高含油量、多抗的油菜新品种,对于油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多年选育油菜品种的基础上[2 - 8 ],选育出了含油量高的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杂2号,于2018年8月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   不育系和保持系选育

2007年以“富试油1号”(甘肃富农科技有限公司)为父本,以自育材料(组合编号为2000BN25-5)为母本进行杂交。2008年用富试油1号回交,收获BCF1。2009年种植BCF1并套袋自交,在湖南秋播BCF2,并与富试油1号的不育株测交。2010 — 2012年通过BCF2与富试油1号不育株连续回交进行不育性鉴定及品质分析,选择双低、含油量高的株系作为下年的亲本,最终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彻底、稳定且不育株率达100%的不育系101A及其保持系101B。

1.2   恢复系选育

2007年以“秦杂油1号”为父本与会川C进行杂交(组合编号为C11)。2008年种植F1代,套袋自交收获种子。2009 — 2011年连续多代进行育性、品质及抗逆性选择。2011 — 2012年,与不育系101A单株成对测配,从中筛选到使不育系恢复率达到100%、整齐一致的恢复系材料6份。2012年通过配合力分析,筛选出配合力表現最好的恢复系确定为C11。2013年组配杂交种并命名为GW2013。2014年参加品鉴试验和品比试验,2015年参加甘肃省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预备试验,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

2   产量结果

2.1   品比试验

在2014年甘肃渭源县、和政县,青海互助县进行的中早熟组品比试验中,陇油杂2号3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 203.4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3.65%,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

2.2   区域试验

在2015年甘肃省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预备试验中,陇油杂2号4点(次)平均折合产量      3 683.8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8.35%,居9个参试品种(系)的第4位。

2016 — 2017年甘肃省春油菜早熟组区域试验中,陇油杂2号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262.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7.56%。其中2016年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133.2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6.23%,居1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0位。2017年5点(次)平均折合产量   3 391.50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7号增产8.81%,居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

2.3   生产试验

2017年依托甘肃福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在内蒙古海拉尔拉布大林试验站、新疆昭苏县进行了生产试验。陇油杂2号在内蒙古海拉尔拉布大林试验站折合产量3 400.35 kg/hm2,较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6.90%,居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在新疆昭苏县折合产量3 195.00 kg/hm2,比对照品种青杂5号增产4.90%,居5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陇油杂2号是利用胞质互作核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的三系甘蓝型油菜杂交种,该品种苗期长势一般,蕾薹期长势强,表现整齐一致。抗倒伏,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较强,落黄整齐。春播生育期114 d左右。株高147.97 cm,有效分枝节位47.29 cm,一次有效分枝约5.1个。主花序长度约59.34 cm。全株有效角果数137.65个左右,每角粒数约27.55粒。千粒重3.56 g。

3.2   品质

2017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测,陇油杂2号含油47.02%,芥酸含量为0.8 g/kg,硫苷含量为10.28 μmol/g,品质达到国际双低标准。

3.3   抗病性

2017年8月1日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和政县城关镇三谷村试验点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鉴定,陇油杂2号菌核病病株率为14%,病情指数为5.33,表现低抗。

4   适宜区域

适宜在甘肃省海拔2 400 m左右的春油菜产区及新疆、内蒙古等地无霜期短的类似生态地区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精细整地, 施足底肥

一般施农家肥20 000~25 000 kg/hm2、尿素150~210 kg/hm2、磷酸二铵150~200 kg/hm2、硼砂10~15 kg/hm2作底肥。

5.2   适时早播, 合理密植

春播一般以3月中旬至4月下旬播种为宜。播种量6 kg/hm2左右,条播,播种深度3~4 cm。及时间苗定苗,5叶期定苗,留苗37.5万株/hm2左右。结合间、定苗追施尿素约120 kg/hm2。

5.3   防治病虫害

苗期及时防治黄条跳甲、茎象甲,现蕾后注意防治露尾甲。花期注意防治油菜菌核病,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和油菜角野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2] 庞进平,王    毅,聂战声,等.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J].  甘肃农业科技,2014(10):3-4.

[3] 庞进平,聂战声,王   毅,等.早熟优质丰产春油菜杂交组合819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2(4):53-54.

[4] 王   毅,董   云,靳丰蔚,等.  种植地区对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品质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7(8):10-15.

[5] 王   毅,董   云,靳丰蔚,等.  春性甘蓝型杂交油菜配合力与遗传效应[J].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11):1623-1628.

[6] 王   毅,董   云,靳丰蔚,等.  基施氮量对旱作区春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2017(7):60-64.

[7] 王   毅,庞进平,董   云,等.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2011,7(30):99-101.

[8] 王   毅,董   云,漆燕玲.  引大灌区甘蓝型春油菜品比试驗简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08(9):26-28.

(本文责编:陈   伟)

猜你喜欢

选育
粳稻新品种临稻16号的选育研究与应用效果
豇豆新品种镇豇2号的选育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早中熟豇豆新品种绵豇8号的选育
线椒雄性不育系金椒2A的选育
松花菜新品种鹿松90天的选育
魔芋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