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9-10褚萍

中国商论 2018年19期
关键词:民营经济局限性发展现状

褚萍

摘 要:众所周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民营经济,近些年来在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创造财富、活跃市场经济和维护国家稳定方面的贡献不容小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日益壮大了起来,但仍然有很多企业在经济危机的洗礼下,被迫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什么会屡屡出现这种状况呢?探析其原因,除了外界因素,民营企业自身就存在很多的局限性。那么,本文的宗旨就是剖析在新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民营经济 局限性 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7(a)-104-03

1 关于民营企业的研究

1.1 民营企业的产生背景

我国民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和发展。第一阶段从20世纪1949年建国以来到1980年,我国一直处于改革的阶段,国家提倡公有制运动,当时所谓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势必会降低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得国民经济每况愈下;第二阶段是从198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私人创办工厂和作坊等开始,一些失业青年开始寻求出路。于是,个体私营开始盛行,发展个体、私有增量并改革原有的公有制存量。再加上之前的公有制存量改革,这两部分就构成了早期民营经济的基本形态。

1.2 民营企业的概念

民营企业,即民间的自主经营的企业,是指民间私人进行投资并经营,享受投资利益并自负投资亏损的法人经济实体。在经济学界,民营企业的定义可以从两种层面解释,从广义上来说,非国有独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从狭义上来说,民营企业仅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为主的联营企业。

从作用上来看,首先,民营企业无可厚非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一些特殊领域,民营企业起到了支柱性作用;其次,民营企业以其独特的优势实现了社会财富的集中分配,促进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缩短了贫富差距;最后,民营企业也吸收了大量失业人口,提升了当地的就业水平,维护了社会的安定。

1.3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特点

从行业分布来看,由2015年度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开展的调查,制造业企业占比较大,并且目前民营企业有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转变的趋势。与此同时,新兴行业如商务服务业、通讯业的收入规模与传统行业如煤炭开采业的分化加剧。

从地区分布的角度来说,东部的资产规模和收入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的总和。据统计,2015年度东部地区的收入和资产规模分别是130569.31亿元和129351.07亿元,而中西部的总收入和总资产为26218.6亿元和32453.41亿元(数据来源于北极星电力网),很明显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总体实力和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从转型升级速度的角度来说,有关资料显示有明显加快升级速度趋势的企业占五百强企业的7成以上。同时,2015年有98家500强民营企业加入到了“PPP项目”,占总体比重的19.6%。

从企业平均寿命的角度来说,以企业健康的程度来划分,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创立期、成长期、稳定期、衰败期。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曾发表文章有抽样调查公布数据,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远远短于发达国家,并且民营企业的寿命不超过3.7年。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企业在经历创立期后,在处于成长期到稳定期之间就会被市场淘汰。

1.4 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推行多种所有制并存化市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使得民营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加。民营企业的发展可谓是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如:国家官方统计出截至2017年底我国私营企业285.9万家,比上一次调查增加92.3万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2017年度我国达规模以上的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53亿元,增长11.7%。而2016年度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总额达到7995.7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加了24.53%,占全国税收比重的6.13%。又如:网易新闻报道中指出民营企业500强员工人数为888.17万人,同比增加7.40%,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的1.14%。由此,不难看出,民营企业近几年来在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資源配置和吸纳就业人员等方面的诸多骄人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2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

民营企业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后,经济实力和整体规模都有了显著性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法制的不健全、文化底蕴不深厚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管理体制和创新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了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国家政策扶持不到位,市场准入条件较为苛刻

在我国现行市场体制机制下,使民营企业进入“瓶颈期”的因素除了自身的局限性,另一个制约其发展的动因就是政府政策。第一,计划经济在中国虽然已经彻底废除,但是其造成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干预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第二,民营经济的国民待遇远远劣于国有企业,虽然在法律上不断强调要一视同仁,但是,国有企业作为党政机关的“直系亲属”还是会更受重视。当经济形势上行时,民营企业就会一路绿灯,而当经济形势较为严峻时,首先就会淘汰部分民营企业。此外,在投资范围方面对民营企业有着一些“不得进入”和“限制经营”的硬性规定;在涉外经营方面条件极为苛刻,大多数企业都很难达到。由于这些客观原因,民营企业不能同其他企业公平竞争,也就造成了今天举步维艰的局面。

2.2 企业规模偏小,融资较为困难

钟朋荣教授就曾经指出过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解决融资难这一最棘手的问题。首先,抑制其资金运转灵活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局限性。张捷曾经指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应该归因于其规模“小”,这是有道可循的。根据信贷配给理论,大银行更倾向于向能够提供充足的抵押物的企业进行放贷,而民营企业通常缺乏合适的担保物和抵押物,所以目前民营企业在银行能筹集到的资金期限不超过一年,这样也就使得民营企业的非流动资金缺口无法弥补。另外,由于民营企业科学决策不透明和战略定位不明晰等自身原因,使得民营企业根本很难从外部筹集到资金。

其次,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在企业资金的运动中优先考虑使用自有资金,当自有资金出现缺口时,绝大多数企业会考虑从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的过程中,多数企业不约而同会先使用债务融资再去选择权益工具。因此,银行这一间接融资主体成为众多企业眼中的焦点,而对融资渠道有限制的民营企业来说,发展不完善的现有金融体制不管从观念还是体制上,其都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很难享受到优惠条款。因此,金融抑制也是限制其融资的因素之一。

2.3 忽略企业文化建设,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企业文化是为了完成公司总体目标构想,由内部群体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自发形成的被广泛认可和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形成一个核心文化,那么这个企业必将会是杂乱无章的,这样的企业也很难成为“百年企业”。当前,我国提出21世纪是一个以文化致富的时代。在我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无一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例如:华为、苏宁、联想等企业就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核心竞争力,督促和培养员工养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的确,一个有着优良文化的企业可以在无形中增加团队成员的凝聚力,从而能够激励员工、提高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但是对于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民营企业来说,决策不透明、管理不科学、企业文化名存实亡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期以来民营企业都是企业主特立独行,一些人才没有得到尊重和信任,提出的决策建议也往往石沉大海,而且因为企业文化缺失造成的上下级间沟通障碍,都使得员工很难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障碍。

2.4 盲目求大,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民营企业由于创业初期的艰难,再加上民营企业的企业主文化程度不高,对自主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使得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绝大部分企业不注重自主研发,而是一味地去模仿引进别的企业已经形成的优秀成果,没有形成主观的能动性。然而,创新就像是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只懂得一味去模仿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像百度、华为这样的企业能获得今天的成功就在于其对研发的大量投入,在2015年数据显示他们的研发强度分别高达15.45%和15.09%,而其他民营企业500强研发人员超过3%的企业数量仅仅只有299家。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就是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可是对于不重视自主研发能力的民营企业来说,很难从根本上转变态度并以此来提升所处行业的产业链位置,拓宽自身的生存空间。所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是关键。

3 民营企业主要问题的对策探究

根据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曾经提出的民营企业发展的六大通病即好大喜功、官僚主义作风、缺经验、缺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资本外逃。接下来,针对林毅夫先生提出的观点和本文之前所提出的四个民营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3.1 政府要尽快落实平等国策,放宽市场准入机制

为民营企业更好发展,建议必须及时清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平等的政策法规,并且及时出台一系列保护民营企业的法规,对有关限制和干预的企业或个人必须严厉查处。拓宽民营企业的投资范围和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从简化投资程序、提供融资支持、提供人才培训和有关信息服务等方面彻底解决民营企业“上市难”问题。同时,在融资方面,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区域银行、商业银行、农村银行,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提供专有部门或单位对其提供信用评级,以政府担保的名义而不是企业自有资产作为抵押物和担保物,争取到更多的金融机构为其融资。

3.2 建立新形势下的现代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式

对于目前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来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決策盲目、风险经营,这是由民营企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很多企业主在公司决策方面往往大权独揽,且民营企业从很大一部分程度来说都是家族企业,民主性几乎很难实现,就算很多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置了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还是这些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设置职业经理人,虽然现在有很多公司已经设置,但是如何去实现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是个需要去摸索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民营企业必须以一个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自身状况相适应的模式去发展,形成企业主和经理人之间相互制衡的委托—代理关系。

3.3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留住优秀人才

企业文化是核心命脉,也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民营企业停滞不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其决策失误,使得很多的优秀人才被埋没在不会选人用人的企业中,因此开发员工的潜质,用最小的成本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就成为了如今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难题。首先,企业高层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才当作是一种资源而不是成本,学会激励和尊重员工;其次,要完善薪资体系并适当授权,激发员工潜能并做到岗位与人才相匹配原则,做到能者多劳;最后,积极组织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分层次的培训,也可以增加集体出行,增进上下级间的交流,消除沟通障碍。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建立一系列的激励机制,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自主、创新和团结的良好氛围,从而能够用优秀的企业和光明的前途来留住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3.4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是第一驱动力,对民营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他们的落后不仅体现在体制机制上,还体现在一些核心技术和一些生存基础上,非关键性因素可以买到,但是那些关键性的只能通过企业自身去积累沉淀,使得企业的能力和基础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在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方面,首先是要建立反馈机制,以自评和客户信息反馈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来把握方向,引导开发新产品。领导人员要有进取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时时考察战略规划,对于不合适的要及时调整,并且对于有市场前景的或是计算出的净现金流大于零的项目加大投入资金。其次是借鉴和利用外部力量,一是要及时掌握领先企业的动态,把握科技信息;二是要利用与高校或专业科研机构合作,投入资金定向研究项目,在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节约了投入成本。

4 结语

总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虽然民营企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只要民营企业改变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消除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其未来的雄厚实力还是指日可待的。政府也应该给予大力扶持和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及时出台相应政策并切实提升民营经济总体实力,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唐志丹.马晓琳.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及发展新思路[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4).

[2] 刘其林.浅析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消费导刊, 2012(12).

[3] 李海泽.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J].学术展台, 2015(3).

[4] 熊春华.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经贸,2014(16).

[5] 许晓明,吕忠来.民营企业生命周期[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5).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局限性发展现状
滴水藏海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基于微课视角的国内翻转课堂的理论探索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东辽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