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纯正世世传家学渊源代代修
2018-09-10于佳敏曹书杰
于佳敏 曹书杰
[摘要]清代著名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学领域造诣颇深,训诂学成就更为显著。他们父子二人将文字学、音韵学、语法学、训诂学、校勘学等方法融会贯通,且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其训诂实践丰富,方法科学,态度审慎,为学界推崇。然而,关于他们为人与治学等问题的综合研究却少有论及。结合王氏父子的家世背景、成长经历、地域文化及时代际遇,探究其学术成果丰硕的原因。对其父子二人的训诂学主要著作进行考察,发现他们在训诂实践中具有广搜古书,广参众本,注重因声求义,不限形体等训诂特点。从中也可窥见其训诂态度之谨严、训诂方法之精湛、训诂成果之丰瞻,以及对今人进行国学研究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王氏父子;训诂学;成就;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K203,H006[文献标志码]A
清代著名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博学宏识,精通经学,更是训诂学领域的集大成者。父子二人治学严谨,敢于创新,贵于求是。在训诂实践中,他们多方比勘,无徵不信,去伪存真,申明义训。同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方法,对古书中的字、词加以校勘与训释,甚至为证一字,博及万卷之书。可以说,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二人提供了诸多开创性的训诂思想与范例,对推进训诂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王氏父子生平经历及其学术成就
(一)王氏父子家世背景及主要生平经历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是清乾道年间最具影响的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家。父子二人深受家庭环境影响,为人品行高洁,为官正直清廉,治学谨严有方。因二人学术成就卓著,被合称为“高邮二王”。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又作渠),江苏高邮人。高祖开运、曾祖式耜、祖曾禄、父安国四代皆俱学功。(1)1因祖父年过七十,望孙甚切,故为之预名“念孙”。祖父去世后,念孙出生,取名遂如遗命。为纪念祖父,字曰“怀祖”。念孙清癯骨立,自号“石臞(渠)”。他自幼聪颖,三岁时,其母离世,随其父进京,时已识二十余字。四岁时,其父即口授之《尔雅》,八岁(2)4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从小便打好了小学基础。十三岁时,其父请当时盛名远望的宏学硕儒戴震做其私塾先生。戴震精通三礼、六书、九数、声音训诂之学,一年时间授学完毕。十四岁时,父亲去世,念孙因归故里。后跟从夏啸门受举业。为文根底深厚,理法精熟。啸门曾高度评价念孙文章,誉之:“生子当如孙仲谋”。(1)6后高宗南巡,念孙以大臣之子迎銮,献文册,被赐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会试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升郎中,擢陕西道御史,转吏科给事中。嘉庆四年,仁宗亲政,时川、楚教匪猖獗,念孙陈剿贼六事,首劾大学士和珅,疏语援据经义,英明远播。是年授直隶永定河道。王念孙一生为官,却从未忘治学,其治学也为更好为官。《清史稿》记载:“念孙故精熟水利书,官工部,著《导河议》上下篇。及奉旨纂《河源纪略》,议者或误指河源所出,念孙力辩其讹,议乃定,《纪略》中《辨讹》一门,念孙所撰也。”(3)13211在《读书杂志》对古书的校勘实践中,也可略窥其对水利书的精熟。王念孙在任永定河道时,东河总督与山东巡抚以引黄(黄河)利运(运河)异议,被召入京决其是非。王念孙奏曰:“引黄入湖,不能不少淤,然暂行无害”,(3)13211得到皇帝的肯定。但不久后,永定河水又暴涨决堤,王念孙因之降职,巨额赔款,并其子连续还以十余年之久。其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时,始为《广雅》疏证,因公务繁忙,日三字为程,十年成书,共二十二卷。罢官后,王念孙潜心著述,成果叠出。晚年虽得偏枯之疾,其创作热情却未曾衰减。所著《读书杂志》八十二卷,可谓王念孙勘校群书的经典之作,涉及典籍之广博,勘校之精湛在清代罕有可比。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十九岁的王念孙与世长辞。王念孙一生著作丰硕,除了以上所提《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等著述外,已刊行的还有《方言疏证补》一卷、《释大》八篇、《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二卷、《王光禄遗文集》六卷、《王石臞先生遗文》四卷、《王石臞文集补编》《丁亥诗钞》一卷、《春圃府君行状》一卷。此外,还有未刊稿本《雅诂表》二十一卷等。(部分韵书可参看王国维《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叙录》,刊于《观堂集林》卷八。)
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4)9,3与其祖安国、父念孙皆因名物训诂闻名。王引之天生颖悟,性嗜读书,自幼秉承家学,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次年入国子监,并侍父受教。二十一岁归还高邮,因从事小学诸书,日夕研读经典。二十四岁再度入京,随卢南石习举业,撰成《春秋名字解诂》二卷。三十岁,应顺天乡试,官生中式第十九名,成孝廉。其初名述之,榜后易为引之。三十四岁,考中一甲第三名进士,被授以翰林院编修一职,后晋升為礼部左侍郎,参与编修了《词林典故》,曾任散馆、侍讲、词林典故馆总纂、河南学政、通政史副使、太仆侍卿、大理寺卿、山东学政、礼部侍郎、吏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六十二岁,奉旨勘定《康熙字典》错讹,在父亲的指导下撰成《字典考证》十二卷。王引之毕生专于训诂学领域的研究考辩,不尚虚文,朴实无华,敢于创新,精于训诂。所著《经义述闻》三十二卷与《经传释词》十卷皆为训诂学名著。后人辑有《王文简公文集》并刊行。王引之的著述,除上面提到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等,还有《广雅疏证》卷十上和卷十“释草”以后的部分、《王文简公遗文集》八卷、《石臞府君行状》一卷、《王伯申文集补编》二卷等。
(二)学术成果显著丰瞻,训诂学成就尤胜一筹
王氏家风纯正、家学渊源笃实深厚,又因王氏父子勤学深思,小学功底深厚笃实,加上志于经学考索,父子二人学术成果叠出,尤精于训诂之学。王念孙的训诂专著《广雅疏证》、以校释为主的《读书杂志》,其子王引之训释经义著作《经义述闻》和虚词研究著作《经传释词》可视为父子二人的合璧之著,其主要学术成就也集中于此。学术界将这四部著作编为合集,命名为《高邮王氏四种》,由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初步完成,后由原江苏古籍出版社于2000年9月1日正式出版。
1.王念孙与《广雅疏证》
清乾嘉年间,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尤兴,清儒致力于经学注疏、校勘、训诂。《广雅疏证》是以三国魏时张揖所撰的《广雅》为研究对象的训诂专书,共十卷。据该书自序,末卷为其子引之所作。王氏征引群书订正《广雅》讹误,折中多种经典注疏阐明己意,竭力申明义训,可谓精湛博雅。该书前有乾隆五十六年段玉裁所作序,此时书尚未编成。又有嘉庆元年其自序,此时已完全成书,王念孙在自序里交代了疏证《广雅》的缘由:“昔者周公制礼作乐,爰著《尔雅》。其后七十子之徒,汉初缀学之士,递有补益。作者之圣,述者之明,卓乎六艺群书之钤键矣。至于旧书雅记,诂训未能悉备,网罗放失,将有待于来者。魏太和中,博士张君稚让继两汉诸儒后,参考往籍,遍记所闻,分别部居,依乎《尔雅》。凡所不载,悉著于篇。……靡不兼载。盖周秦两汉古义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其散逸不传者,可藉以窥其端绪。则其书之为功于训诂也大矣。”(5)1王氏肯定了《尔雅》的重要地位、诂训有待后人补益的现实要求,以及《广雅》与《尔雅》的关系及其对训诂的重要价值。
王念孙根据“因声求义”原则,指明同义字群间“声同字异,声近义同”的相互关系。触类旁通,提纲挈领,条理清晰。引用汉以前《仓》《雅》等古训,以通证训诂讹误:“窃以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音同字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今则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5)1对《广雅》一书中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探究语言文字系统内部规律,多为开创之见,在训诂学领域影响深远。刘盼遂对此评论:“《广雅疏证》为先生精心撰结之作,最称精緻。”(1)27张舜徽称:“去检寻《广雅疏证》,果然发现许多地方,经常是通过一个字联系到若干字,错综旁通,说明了不少问题。同时也给循声求义的学者们,以莫大启示。”(6)403-404这部训诂学领域的集大成之作,终得以惠泽后学,为人瞻仰。
《广雅疏证》主要版本有:嘉庆初年王氏家刻本,后据家刻本重刊的淮南书局刻本、《皇清经解》本、《畿辅丛书》本、《四部备要》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3年中华书局本、1984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等。
2.王念孙与《读书杂志》
《读书杂志》八十二卷、《余编》二卷,是王念孙晚年读书札记体的学术著作,内容以勘校古书为主,兼具辨伪与训诂,成果丰赡;汇集了其考校《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内篇》《汉隶拾遗》《后汉书》《老子》《庄子》《吕氏春秋》《韩子》《法言》《楚辞》《文选》等先秦至中古时期的重要典籍,内容庞博。其中,自《后汉书》之后几部典籍是其子王引之寻其遗稿,续编而成。王氏依照考校书籍依次分卷,每书分为若干卷,相关考证若干条不等,对文字讹脱衍倒、音训异同、句读纠缪等进行了考辨勘误,指明前人得失,精思博考,不参成见。总结归纳了古书讹误之例六十二种。(7)44-66还把研究声训的心得应用于校勘典籍,辨证详晰,正讹补阙,重视证据,力求恢复古书原貌。其校勘方法精湛审慎,随校随释,并能综合运用多种校勘方法,或根据行文特点、逻辑关系,或根据词义、文义,或通过音韵学知识、语法知识,考证地理、史实,考证其它版本,或考证所校内容的他书记载以证己见。一字之证,博及万卷。论证有理有据,精审核实,谨严不怠,富有开创。《读书杂志》不但为后人更好地研读古代经典,还原史实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提供了校勘、训诂范例与义法,促进了校勘、训诂学的成熟与发展。梁启超曾对王念孙校勘此书给予高度评价:“校法为最精最慎,随校随释,妙解环生,实为斯学第一流作品。”(8)227郭沫若亦称赞此书:“乃清代考證学中之白眉,博洽精审,至今尚无人能出其右者。”(9)26
该书著名版本有:王引之刊刻本(世称“家刻本”),后以家刻本为底本或祖本进行刊印,主要有同治九年金陵书局刊本、光绪年间鸿文书局本、点石斋本、鸿宝斋本、1930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后收入万有文库本、1933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1985年中国书店影印本、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0年9月重印)、1991年中华书局本等。
3.王引之与《经义述闻》
《经义述闻》三十二卷,是一部训诂经文的专著。王引之遍观经文注解,发现多不可通,故起意撰此书。其对《易》《书》《诗》《周官》《仪礼》《大戴礼记》《小戴礼记》《国语》《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尔雅》十二部经书进行校勘和语词考释,勘正前人注解之误,极力申明经义。每条训释、考证都力求证据确凿,判断审慎。
对《经义述闻》作者问题,历来有两种观点,一是说该书出自王引之一人之手;二是指该书为王氏父子的合作。梁启超认为:“这书名为‘述闻,盖伯申自言闻于石臞者,其实他们以父子而兼师友,此书亦可称父子合作也。”(8)204再如,许嘉璐认为:“今察其书,父子之说约各居半,然则虽题为引之撰,直视为父子合璧之著亦可。”(10)547赵伯义也持此观点:“《经义述闻》虽然署名王引之撰,但是从内容上看实际属于他与其父王念孙合撰。”(11)这也是比较普遍的说法,本文亦认同此观点。王引之以“述闻”命名其书,一方面是指述闻其父之说,即其父王念孙关于经义的见解;另一方面,也含意其治学方式出于“庭训”,这也是王引之秉承家学,尊重其父的谦逊说辞。辟如,其在《经义述闻·序》中述之:“引之过庭之日,谨录所闻于大人者,以为圭臬。日积月累,遂成卷帙。既又由大人之说触类推之,而见古人之诂训。”(12)5再者,王引之师承于阮元,从阮元为《经义述闻》所作的序中也可看出该书确为王引之在其父的指导下所作:“伯申……幼奉庭训,引而申之,所解益多,著《经义述闻》一书。……昔余初入京师,尝问字于怀祖先生,先生颇有所授,既而伯申及余门,余平日说经之意,与王氏乔梓,投合无间……”(12)3据以上两则序言可以看出,《经义述闻》的作者虽署名为王引之一人,但究其内容,可视之为王氏父子的合璧之著。
《经义述闻》的影响正如阮元在《经义述闻·序》中所说:“凡古儒所误解者,无不旁征曲喻,而得其本义之所在。使古圣贤见之,必解颐曰:‘吾言固如是,数千年误解之,今得明矣。”(12)3梁启超更是称誉不已:“吾侪今日读王氏父子之书,只觉其条条皆犁然有当于吾心。前此之误解,乃一旦涣然冰释也。”(13)33
该书版本众多,初刻于嘉庆二年,凡四册,只五经义,共四百七十页,不分卷;重刻于嘉庆二十二年,增补二百数十条,分为十五卷;三刻于道光七年,增补五百余条,编为二十三卷;后又刻《尔雅》《太岁考》《通说》《春秋名字解诂》,凡三十二卷,至道光十年完成。《清经解》刊成于道光九年,所收无《太岁考》二卷与《通说》二卷。故共二十八卷。及三十二卷本形成,学海堂又增补《通说》二卷,舍补《太岁考》二卷,故为三十卷本。此为该书版本大致形成源流。今据家刻本刊印的有1936年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4.王引之与《经传释词》
《经传释词》十卷,王引之撰,是一部专门训诂虚词的经典著作,其对虚词的分析释义达到了新的高度。王引之从九经、三传以及周、秦、西汉之经典中择选虚词进行训诂,以声音为线索,参互比勘,讲求语法,因声求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全书共释一百六十词,按古声钮喉、牙、舌、齿、唇为次编排,体现了“以声为纲”的新思维方式,颇为谨严,便于巡检。其系统性的编次排列和准确性的训释方法超越了前人的研究高度。“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14)5这是王引之提出的精准训释词义的重要准则。《经传释词》为后人提供了诸多卓越的虚词训诂理论与方法。钱熙祚在《经传释词·跋》中,将此书中涉及训释虚词的方法归结为六种:“有举同文以互证者”“有举两文以比例者”“有因互文而知其同训者”“有即别本以见例者”“有因古注以互推者”“有采后人所引以相证者”,并附之以大量例证。钱氏对此评价较为公允:“凡此旁通曲尽,皆卓有依据,非宋、明诸儒师心自用妄改古书者比也。虽间有武断,而大体淹贯,不失为读经之总龟。”(15)239-240虞万里在《经传释词·整理本序》中评论:“清晰显示音暌秦越所用之假借,韵变古今所代之转注,而使读者醒悟有得,此《释词》所以卓越前人者也。”(16)3
《经传释词》版本众多,清代已刊四种版本有:清嘉庆三年的《经传释词》十卷(前有王氏自序一篇)、嘉庆二十四年重刻(加有其师阮伯元序)、道光九年广东学海堂刊《皇清经解》本、道光二十四年钱熙柞《守山阁丛书》刊刻本。后有鸿文书局、成都书局等多据钱本翻刻、影印或排印的本子。目前通用的版本是1984年湖南岳麓书社刊行的以中华书局1956年本为底本的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以家刻本为底本的校点本。
二、王氏父子主要训诂思想与方法探微
王氏父子凭借深厚的经学底蕴,笃实矜慎的学术态度,极富创见的理念与先进独到的方法,取得了丰富的训诂学学术成就,为时人惊叹,为后人敬仰。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赞道:“然则诸公曷为能有此成绩耶,一言以蔽之曰:用科学的研究法而已。试细读王氏父子之著述,最能表现此等精神。”(13)33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试对王氏父子的主要训诂思想与理论方法析之。
(一)实事求是,不尚拘守的开创精神
王氏父子首要的训诂思想,是实事求是,力辨旧说,不囿于门户之见。汉儒长于训诂考据,而清代的一大批汉学家笃信汉儒,治经多拘于门户之见,援古证之而已,所得皆断章零句,惠派学者即为典型代表。王氏父子则敢于破旧立新,重材料与观点相结合,择善而从。王引之《经义述闻·序》表明了其求是开放的治学理念:“大人又曰,说经者期于得经意而已,前人传注不皆合于经,则择其合经者从之。其皆不合,则以己意逆经意,而参之他经,证以成训,虽别为之说,亦无不可……故大人之治经也,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字有假借,则改其读。盖孰于汉学之门户,而不囿于汉学之藩篱者也。”(12)5王氏父子敢于质疑圣贤之说,运用语言文字学方法实事求是地训诂文义,辨证旧说,于其未备,申明义训。梁启超认为:“如高邮父子者,实毛、郑、贾、马、服、杜之诤臣,非其将顺之臣也。夫岂惟不将顺古人,虽其父师,亦不苟同。”(13)32肯定了王氏父子实事求是,不尚拘守的开创精神。试举例以证明之:
例1.《广雅疏证》卷六上《释训》:“诡随,小恶也”(745-746页)
《广雅疏证》指出,此为毛诗之义。次即引《大雅·民劳篇》:“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毛传》云:“诡随,诡人之善,随人之恶者。以谨无良,慎小以惩大也”,孔颖达《正义》云:“无良之恶,大于诡随。诡随者尚无所纵,则无良者谨慎矣。”王念孙认为:“诡随”叠韵字,不得分训“诡人之善”“随人之恶”。“诡随”即“无良”之人,亦无大恶、小恶之分。“诡随”谓谲诈谩欺之人也。
例2.《广雅疏证》卷二上《释诂》“纟閻……续也”条:“纟閻,续也”(211页)
《广雅疏证》引《方言》:“纟閻,续也。秦晋续折木谓之纟閻”,又引《淮南子·氾论训》云:“緂麻索缕”,《人间训》云:“妇人不得剡麻考缕”。王氏给出判断:“緂”“剡”并与“纟閻”通。从而指出高诱注训“緂”为“锐”是错误的。
(二)因声求义,不限形体
王氏父子在训诂实践中,重视探讨语言文字内部规律,时刻以声音贯穿训诂,熟练地训释古籍,纠正前人牵强误释,解决了训诂学中的诸多问题。根据“音近义通”这一特点,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诂理念,这可说是王氏父子训诂学中最富开创性的成就。王念孙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运用声韵通转规律,建立了关于意义形成的“义类”理论和意义变化的“义通”理论,对词语孳乳规律和词义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探索。(17)175研究连绵词时,认为连绵词理应“义存乎声”,说明联绵词的词义与字形并无关联,不能望文生义;提出了“破其假借之字而读本字”的训诂方法,指出可通过字词的声、义间的内在关系探究假借现象。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十二条》:“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顷: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是以汉世经师作注,有‘读为之例,有‘当作之条,皆由声同声近者,以意逆之,而得其本字,所謂好学深思,心知其字有意也。”(18)1269相对前人研究,王氏父子的理论更显全面透彻,运用得更准确得体。试举例证明之:
例3.《广雅疏证》卷一上《释诂》“道……大也”条:“夸、訏、芋,于大也”(6页)
《广雅疏证》引《说文》:“夸者,奢也。从大,于声”;《方言》:“于,大也”,以证“夸”之义为“大”。次则指出:“夸”“訏”与“芋”并从于声,其义亦同。
例4.《广雅疏证》卷八上《释器》“柤……距也”条:“樘,距也”(1023页)
《广雅疏证》引《说文》:“歫,枪也”,指出:“歫”与“距”同;“枪”与“樘”声相近。又引《仪礼·少牢馈食礼》:“长皆及俎拒”,郑玄注云:“拒,读为介距之距。俎距,胫中当横节也”,故王氏判断:是“距”与“樘”异名而同实。
例5.《广雅疏证》卷一下《释诂》“顉……动也”条:“撼,动也”(135页)
《广雅疏证》谓:撼之言感也,以声训指出“撼”“感”意义相通。证之以《诗·召南·野有死麕》:“无感我帨兮”,复引《毛传》云:“感,动也”,《释文》云:“感,如字,又胡坎反。”证明“感”“撼”读音和意义相同。
例6.《读书杂志·史记第一·秦始皇本纪·翟景》“齐明,周冣,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条:“《索隐》曰:‘翟景,未详。”(15页)
王指出,翟景,盖即《战国策》之翟强也。《楚策》曰:“魏相,翟强死。”《魏策》曰:“魏王之所用者,楼痹、翟强也。”又曰,“翟强欲合齐秦,外楚以轻楼痹,楼痹欲合秦楚,外齐以轻翟强。”是翟强固为魏相,而合齐秦外楚者也。“景”字,古读若“彊”,声与“强”相近,故“翟强”或作“翟景”。《白虎通义》:“舜重瞳子,是谓元景。与光为韵。”《春秋考异郵》:“景风至,景者,强也。强以成之。”《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杜衍彊侯王郢人。”徐广曰:“彊”一作“景”。是“景”“彊”声相近,“景”与“彊”通,故又与“强”通也。
王念孙认为,不能凭连绵词的字形来释其字义,并强调不能将连绵词拆分解释。他在《读书杂志》中强调:“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说者望文生义,往往穿凿而失其本指。”(19)31例如,颜师古注“魁梧”:“魁,大貌也;悟者,言其可警悟。今人读为吾。”王念孙认为,“师古以‘梧为警悟,则义与‘魁大不相属,故又加一‘可字,以增成其义,其失也凿矣。”念孙指出,“魁”“梧”皆大也。“梧”之言吾也。引《方言》曰:“吴,大也。”复引《后汉书·臧洪传》:“洪体貌魁梧。”李贤注曰:“梧,音吴。”从而推断:盖旧有此读。“魁梧奇伟”四字平列,“魁”与“梧”同义,“奇”与“伟”同义。(《读书杂志》第七册《汉书第十六·连语》35页)
(三)谙文例,重虚词,探究语法规律
首先,王氏父子在训诂实践中,重视古书文体义例,善于把握古书修辞条例与用字习惯,订正前人注疏之不当,附之以正确训释。试举例证明之:
例7.《读书杂志·史记第一·五帝本纪·西陵》:“黄帝居轩辕之邱,而娶于西陵之女”(2页)
王氏根据文中用例对应中的意义同对应断定:“西陵”后脱“氏”字,下文昌意娶蜀山氏女、帝喾娶陈锋氏女,皆有“氏”字。《太平御览·皇王部 皇亲部》引此并作“西陵氏”。《大戴礼·帝系篇》亦作“西陵氏”。
例8.《读书杂志·史记第一·五帝本纪·小大》:“动静之物,小大之神”(2页)
王氏根据注释与正文承接对应关系断定:“小大”当从宋本作“大小”。写者误倒耳。《正义》先释“大”,后释“小”,则本作“大小”明矣。《群书治要》引此正作“大小”。《大戴礼》同。
其次,辩正地分析词义,探求语法规律。如,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十二条》,提出了十二条训诂规律:“经文假借”“语词误解以实义”“经义不同不可强为之说”“经传平列二字上下同义”“经文数句平列上下不当歧异”“经文上下两义不可合解”“衍文”“形讹”“上下相因而误”“上文因下而省”“增字解经”“后人改注疏释文”。并辅之以大量例文解析,(18)1277-1320便于学者理解。
再次,王引之训诂重视虚词,强调虚字不可以实义解释:“经典之文,字各有义,而字之为语词者,则无义之可言,但以足句耳。语词而以实义解之,则扦格难通。”(18)1277王引之在训诂实践中尤为重视虚词的训释,纠正了大量前人误释。试举例证明之:
例9.《经传释词》卷三:“洪”(73页)
引之指出:“洪”,发声也。引《大诰》曰:“洪惟我幼沖人。”又引《多方》曰:“洪惟图天之命。”证明之,从而指出解者皆训为“大”之失。
例10.《经传释词》卷九:“爽”(209页)
引之指出:“爽”,发声也。引《康诰》曰:“爽为民,迪吉康”“爽惟天其殛我”证明其说。由此而指出,某氏传训“爽”为“明”,义不可通。又指出,凡《书》言“洪惟”“爽惟”“丕惟”“诞惟”“迪惟”“率惟”皆为虚词,而解者皆失之。
除上述几点,贯穿王氏父子训诂实践始终且较为卓著的训诂思想与方法,还有注重语言的时代性、重材料与观点相结合、用例归纳法、校勘四法的综合运用,等等。当然,王氏父子的训诂也存在不足之处。如,章太炎曾指出王引之训诂虚词存在的问题:“骤聆其说,虽宿儒无以自解,而鲁莽灭迹处亦多。肆意造词,祖为习惯,且有旧解非误而以强词夺之者,亦有本非臆造而不能援古训、比声音以自证者。”(20)51许嘉璐针对《经义述闻》一书,指出了几点不足:一是轻言假借,遽改古书;二是以今律古,失于破碎;三是执偏概全,略欠融通。(10)555-558张其昀也指出了《广雅疏证》一书的不足:其一,某些词或词义应疏证而失其疏证;其二,某些术语概念含混或重复;其三,不够重视文字学手段的运用;其四,少些地方论述显得牵强、武断或无理。(21)575-581学者们在指出王氏父子训诂存在过失的同时,也承认微瑕不掩美瑜。纵观父子二人在训诂学领域作出的贡献,可谓千虑一失不足为怪。尤其是龚自珍,极力推崇王氏父子:“一脉灵长四叶貂,谈经门祚郁岧峣。儒林几见传苗裔?此福高邮冠本朝。”(22)523孙诒让对王氏父子更为肯定:“乾嘉大師,唯王氏父子,郅为精博,凡举一谊,皆确凿不刊。其余诸家得失间出。”(23)2由此不难推断王氏父子在清代训诂学领域的显著地位。
三、王氏父子终成士林楷模的原因及影响
高邮王氏父子能在同时代的学者中脱颖而出,且《高邮王氏四种》始终为训诂学、音韵学、经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品行方刚、治学严谨的家风
王氏家族世代为人正直,志行卓绝,家学渊源深湛。高祖开运,州学生,治尚书有声。曾祖式耜,康熙戊午副榜贡生,博通五经。祖父曾禄,雍正癸卯选拨贡生,理学深湛,学者从游甚众。父安国,雍正甲辰殿试一甲二名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安国为人率直不阿,为官清廉勤勉。王念孙三岁丧母,其父安国已逾知非之年,却拒绝续弦纳妾,将大量精力用在教授念孙学习,使念孙得以拥有良好的启蒙教育。王念孙为人做官正直如父,治学刻苦谨严亦如父。特别是其晚年休致后的20多年里,不问世事,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创作。王引之生来羸弱,但自幼颖慧,又勤于治学,成果叠出。跟随其父终生致力于传统小学和经学研究,尤精于声音训诂之学,引之一生仕途坦荡,一世学术辉煌。
(二)人杰地灵的地域文化,群才蜂起的时代际遇
高邮自古就属历史文化名城,桃红柳绿最能孕育灵动思想,绿水青山最易陶冶心志情操。王氏父子超凡的创造力也得益于身处这样得天独厚、人杰地灵的人文与自然环境。父子二人皆生于名门望族,得享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层次的教育水平,皆曾受教于当时京都的经学大家。所谓名师出高徒,父子二人的学术基底尤为笃实,学术视野尤为广阔。清代考据学大兴,凭借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精神,诸多有学识的人专心于古代典籍的整理研究。为了正本清源,必将用到校勘、训诂等考据方法,这也营造出了浓郁的学术氛围。这一时期的著名学者有惠栋、全祖望、卢文弨、庄存与、江声、王鸣盛、戴震、纪昀、钱大昕、余萧客、段玉裁、桂馥、任大春、章学诚、崔述、邵晋涵,等等。这些人皆在经学领域造诣颇深。父子二人的学术成就与当时这些经学大家的出现有着必然的关系,其卓越的訓诂成就深受时代因素影响。简言之,纯正的家风、深厚的家学、专业的师资、良好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以及时代际遇等因素,成为王氏父子品学兼优的催化剂。
(三)勤学笃实、敢于创新的学术品质
王氏父子博闻强识,精通文字、音韵、训诂和校勘。厚积才能薄发,父子二人自幼勤学笃实,知识储备系统、全面,故识见精深,思维缜密。梁启超曾对此评价:“吾尝研察其治学方法,第一曰‘注意,凡常人容易滑眼看过之处,彼善能注意观察,发现其应特别研究之处点。”(13)33古书流传至清,因讹脱衍倒,义理难寻,难以还原史实原貌。有鉴于此,父子二人凭着深厚的知识素养做了大量训诂考校工作,广征博引实证资料,勘定前人成果是非优劣,探究讹误历史和致误原因,揭示文字讹误规律。在训诂实践中,他们父子二人根据古籍行文体例与句法结构,利用古今音变规律,不限形体,因声求义,敢于创新。其成果主要表现在校正文字、分清句读、训释词义、总结方法等方面,做到了训释词义实事求是,多方比勘,态度谨严,方法科学。
《清史稿》曰:“论者谓有清经术独绝千古,高邮王氏一家之学,三世相承,与长洲惠氏相埒云。”(3)13212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评论道:“经学训诂,以高邮王氏念孙、引之父子为最精。”(24)242王氏父子求真务实、极力求证、敢于创新的学术风格,是其能够独成一家之学的最为主要的因素。后人为纪念王氏父子,特在其故居之地建造了一座宏伟壮观的纪念馆。
四、结语
笔者从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家庭背景、生平经历、理论著作、方法思想等方面对二人的训诂学成就进行了简要探讨。总的来看,王氏父子能够在训诂学领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除了得益于其纯良的家世背景、深厚的家学渊源、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文献学高度发达的时代际遇等外在因素,更在于其天资聪颖、自幼笃学的良好品质和严谨求是的学术态度。这些主客观因素共同促成了王氏父子广博精专的知识架构,严谨求是的学风,方法多样的学术创作,以及对学术问题的敏锐性。王氏父子在训诂工作中往往蒐求古书以证其义,广参众本,论据坚实;注重因声求义,不限形体;疏证详密,成果颇丰。他们留下的训诂学的科学方法和精湛思想,对后世学者进行古汉语教学工作,以及涉及古文字、标点、注释、翻译等古籍整理工作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性价值。
[注释]
(1)主要参考王云五主编,刘盼遂辑.清王石渠先生念孙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注释中书目版本只列首次出现者,后同首次,不再出注.)
(2)清王石渠先生念孙年谱:“十岁……诵毕十三经.”
(3)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四八一)[M].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清王石渠先生念孙年谱:“公讳引之,字曼卿,号伯申.”《经传释词·高邮二王著作集出版说明》:“王引之,字曼卿,又字伯申.”
(5)[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张舜徽.清儒学记[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1991.
(7)读书杂志(第十五册)·淮南内篇第二十二[M].北京:中国书店,1985.
(8)[清]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9)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0)许嘉璐.未辍集 许嘉璐古代汉语论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赵伯义.<尔雅述闻>臆说[J].河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12)[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3)[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4)经传释词·自序[M].
(15)经传释词·跋[M].
(16)经传释词·整理本序[M].
(17)李建国.汉语训诂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18)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十二条[M].
(19)读书杂志(第七册)·汉书第十六[M].
(20)上海人民出版社.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续编[M].黄耀先,饶钦农,贺庸,点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1)张其昀.<广雅疏证>导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9.
(22)[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王佩诤,校.北京:中华书局,1959.
(23)[清]孙诒让.许嘉璐,主编.札迻·自序[M].雪克,陈野,点校.北京:中華书局,2009.
(24)[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
[参考文献]
[1]郭明道.王氏父子的训诂思想和方法[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7).
[2]袁正兰.高邮王氏父子与《高邮王氏四种》[J].新世纪图书馆,2013.
[3]郭灵云.高邮王氏父子训诂思想探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4]单殿元.高邮王氏的学术成就和学术风格[J].文史杂志,2012(2).
[责任编辑]李献英
Analyses of the Achievements of Wang Niansun and Wang Yinzhi's Exegesis
YU Jiamin,CAO Shuji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Ancient Book Finishing Institute,Changchun,Jilin China,130024)
Abstract:Wang Niansun and Wang Yinzhi are the famous scholars in the Qing dynasty,they both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y integrated the methods of the philology, phonology, grammar, exegesis,and textualism, they had high attainments in the field of classics, Exegesis was more remarkable of them. their exegesis was rich in practice and they had scientific method and prudent attitude, which were highly regarded by academia.But there are few comprehensive studies on the problem of their spiritual character and study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auses of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amily background, upbringing, reg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encounters of the wangs. According to the main works of their exegesi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ir characteristic of exegesis features of trying to broaden scopes to find ancient books, broaden scopes to refer to multiple versions,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sound of words to discuss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doing not limite to the form of a word.In order to meet their rigorous exegesis,superb methods of exegesis,the success of exegesis and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ies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for scholars today.
Keywords:Wang's father and son;exegetics;achievement;reason;influ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