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8-09-10沈秀梅
沈秀梅
摘 要:为了更好地优化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高职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劣势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1(c)-188-02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后发现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存在一些优势,也存在一些劣势。
1 优势
1.1 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对学生创业意向有一定影响
问卷数据显示,部分高职的学生明显感知学校的创业氛围,学生创业意向很强烈。部分高职的学生感觉不到学校有创业氛围,学生创业意向很弱。由此可见高职努力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产生创业意向。
1.2 大二学生创新创业的意向很强烈
问卷数据显示,从大一到大二年级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人数在逐渐增加,大二学生的创业意向最为明显,从大二到大三有创业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长而逐渐削弱,大三则最低,这也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在大二最强,而随着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减退。
1.3 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创新创业相关理论课程的开设对创业有很大的帮助
问卷数据显示,受访学生都普遍认为在人才培养方案里开设创业类的理论课程对进行创业活动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于正在创业的学生口述访谈结果显示,创业过程中需要掌握创业相关理论、沟通、管理学、营销、财务、法律、税收等知识。
1.4 部分高职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问卷数据显示,在调研的25所高职里有7所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2 劣势
2.1 高职大部分学校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问卷数据显示,很多高职并没有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打造,导致学生创业意向不是很强烈,甚至有学生对创业没有概念。
2.2 高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
问卷数据显示,部分高职创业知识结构单一,只开设一门创业理论课程,开成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创业是需要对很多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全面权衡。要让更多的学生具备创业能力,目前的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或者重构。
2.3 高职校级创新创业指导队伍构建的薄弱
问卷数据显示,受访的学生普遍反映学校是开设了创业理论课程,但教学内容偏向于创业计划书的编写。一些创业意向很强的学生想进行创业活动,希望在创业过程中,学校有一个独立的创新创业教师指导部门供他们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遇到的专业问题。然而问卷数据显示只有少部分学校有创新创业教师指导队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政策解读不够详细;大部分高职是没有独立的教师创新创业指导队伍。
2.4 高职对于学生管理方式缺乏弹性,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
问卷数据分析显示,很多高职没有实行学分制,创新创业相关成果并不能抵扣学分,导致学生可支配用于创新创业活动的时间缺乏,影响了他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5 高职对学生创新创业搭建的平台不够多元化
问卷数据显示,部分高职提供了大学生创业园,部分高职没有给学生提供任何创业平台。大学生创业园里由于面积的限制,实现不了很多学生的创业计划。同时受访学生觉得申请创业园的竞争很激烈,影响了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他们希望学校可以搭建更多的创业平台。
3 高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江苏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策。
3.1 高職院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十三五”工作规划
高职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学校“十三五”工作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纳入改革发展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构建;积极落实促进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营造积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3.2 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为了让更多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真正去进行创业活动,单单一门《创新与创业管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是不足以帮助学生成功创业的。创业过程会有很有繁杂的信息要进行综合判断、全面权衡。要让创业者达到以上要求的前提就是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辅助技能,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高职院校要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首先把《创新与创业管理》《沟通》《管理学》开设成必修课;其次利用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网络学习平台、慕课、微课等开设《营销》《财务管理》《法律》《税法》等选修课;最后一定要增加创新创业的实践课时,在实践环节让学生掌握如何编写创业计划书,同时将创业计划书实施出来。这些课程最好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两个学期和大二的第一学期。教学方法多样化来培养学生,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自由讨论等,这样为创业意向最为强烈的大二学生做好知识准备。
3.3 构建校级创新创业指导队伍
为了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高职要建立独立的校级创新创业指导队伍。创新创业指导队伍应该主要由行业企业专家、成功创业校友、培训机构讲师、本校专职教师等组成。首先创新创业指导队伍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宣传,可以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杰出校友讲座论坛和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建立健全的创新创业辅导教师制度。为创新创业的学生找到合适的辅导教师,加强这支辅导教师的管理,对辅导教师进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基于考核等级发放辅导费用。再次为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进行政府政策解读、创业中难点解惑,献计献策,最好能够打造线上线下同步的咨询平台。最后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进行收集,形成资源库,学生可以自主查阅,自主学习,从而对创新创业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
3.4 加强创新创业学生的弹性管理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高职院校也要对学生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可以实施弹性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实现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另一方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累计与转换制度。高职院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成学分。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
3.5 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
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高职就要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首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园的功能,加强对创业园的宣传,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顾客,帮助学生提高销售业绩,从而实现赢利。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营销方式创新和管理流程创新,让自己的创业项目有特色,有亮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创业园受面积的限制,并不能提供很多的店铺给学生进行创业,学校就要搭建新的创新创业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和政府、企业三方联动为学生搭建各类创业实习平台,提供创业所需要的货品资源、政策信息和市场行业信息等各种社会和行业资源。最后高职可以整合校内资源,让教师们付出心血、耗费国家经费的科技成果能够孵化出真实的产品,让想创业的学生来商业运作。
参考文献
[1] 丁俊苗.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2).
[2] 黄琴诗.创业意识的影响因素及培育策略[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6(1).
[3] 约翰·贝赞特.创新与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