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课堂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9-10黄崇杏许树沛吴敏

高教学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黄崇杏 许树沛 吴敏

摘 要:当前,在高校中推行创新科学技术制度改革,为今后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创新型人才,是近年来高教领域的重要话题,高校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为此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高校学生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需要科学指导、构建合理第二课堂的内容组成、教学方式,只有如此才可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能力;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3-0024-0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ystem reform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provision of enough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It is imperativ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Therefor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second cla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nov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scientific guidance, to build a reasonable content structure and teaching form of the second class.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 second class real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Keywords: second class; innovation ability; higher education

2012年,十八大会议顺利举行,该会议第一次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着重强调了科学技术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与提升综合国力的推动力,还要将科学技术创新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2015年,国家颁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其中也提出要将人才当作创新的首要资源,重视培养、吸引各式各样的人才,使人才能够科学流动、合理配置,优化培养方式。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应对该发展态势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手段。

当前世界范围内,技术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技术逐渐替代了旧的技术,智能型技术也逐步替代了劳动密集型技术。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中国的经济进步通常伴随着成本优势和众多的资源浪费,但是在最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传统粗放型的模式已不再适用。在新时代下,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将人才培育、科研、社会服务等多个工作集于一体的高院承担着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在高等教育范围内进行创新科学技术制度改革,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是近些年高等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此外,因为国际竞争较为激烈,我国社会更加需要创新人才,所以高等院校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十分迫切。在中国现如今的发展思想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知造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高校的第二课堂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第二课堂的很多活动,例如社团、暑假实践等广受欢迎,学生的参与兴趣较高。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一直是较为被动的,他们单方面地接受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和知识传授模式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发挥和提升,更为严重的是,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磨灭,墨守成规、不敢冒险等不良情况将会愈演愈烈。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源泉。它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础。若是高校一直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将无从获得或是不可能得到全面、系统的提升。高校毕业生是具有知识、信息和思想优势的高素质人才,是最适合自我就业的人群,在教学课的整体压缩下,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探索和创新学习,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法和适当的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第二课堂在培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

第二课堂的开展能够很好地重塑学生自力的人格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队互助等方面的意识,点燃他们追求成功的动力和念头。因此,大學人才培养体系往往涵盖了三个方面: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校园文化。

(一)第二课堂是拓宽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学生们不仅可以接受正规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还不断进行着社会交往和交流。具体分析来看,正规的课堂教学活动由第一课堂所承接,在第一课堂上,学生们接受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以打好知识方面的根基。而在第二课堂上,学生的个性、积极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因为第二课堂具有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补充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

广泛的知识量,是确定创新能力程度的关键条件,是达到学术创新目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首先,第二课堂活动的类型较多、较为新颖,能够被学生认可。另外,第二课堂对参与人员的身份要求通常较第一课堂宽泛。第一课堂通常以班级等单位上课,但第二课堂活动通常不需要设定活动参加者的专业、年级、数量,只要兴趣相同都可以参与其中。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力。参与各项活动的同学,不但能够向他人展示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能够从他人那里学到很多自己不了解的内容,彼此交流,彼此学习进步,使得学生开阔了视野。另外,第二课堂的很多活动并非只在学校里举行,还可在社会中,甚至是公司里,并且相应的组织机构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更加灵活、自主。这些优势鼓励第二课堂的众多活动走出课堂,进入社会中,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性,重视和社会及公司的沟通。因此,高校学生通常会被第二课堂的各种内容和独特的形式所吸引,并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二)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不能缺少第一课堂教学的系统训练,也不能缺少第二课堂活动带来的技术培训,将学习内容用于第二课堂的实践里,灵活使用,用实践验证真知。第二课堂开展的校企业合作、校政合作形式的活动,使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能力环节,学生们不仅巩固第一课堂的知识,同时还能将两者紧密结合,对第一课堂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三)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创新水平与高校学生的个性密切相关,学生的兴趣能够使其主动求知,充满学习的动力。第二课堂的各种活动形式均由学生自行选取,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及性格特征,自发参加各种活动、参入到各类社团中。并且,这些活动的类型非常丰富,符合时代的发展,将枯燥的课堂讲课转变成新颖趣味的活动方式,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得以发挥。如在第二课堂的科学研究项目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开拓眼界,接触最新的科技,掌握学科的发展进程,把握创新机遇,如此学生便能够极大的提升学习兴趣,产生研究及学习的良性循环。第二课堂的活动与课堂授课相比,使用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灵活,学生不受传统课堂的约束,并且在选择课程时也更加自由。此类课堂活动是依据学生的爱好或者科学研究的具体课题而设计的,其把爱好一致的学生集中起来,有助于其爱好的产生与维持,有助于其学习积极性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第二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渠道

为完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二课堂的开展也必须经过合理安排、科学引导,既要在内容安排上丰富、合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也需要灵活便利、形式多样。

(一)第二课堂内容的具体分类

现如今,高等院校一般通过组织学术活动、志愿公益类活动、党团活动及兴趣爱好类活动来进行第二课堂创新活动教育的开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极为重要。其中,党团活动主要包括党章学习小组组织的开展党团活动,如开展“中国梦”讨论,开展“两学一做”专题讨论,学习十八大报告、大学生诚信教育专题讲座等。学术类竞赛,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学术类参与性活动,如“学术创新论坛”项目,该项目培养过程中以论坛方式为主,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主要培养环节包括文献阅读与汇报、讨论、课程与讲座等;文体类竞赛,如运动会等;文体类参与性活动如迎新活动等;文体类的知识宣传例如形体培训、艺术鉴赏等;志愿和公益性工作例如支教、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等;兴趣爱好类竞赛活动如学生烹饪大赛等。

从当前第二课堂开展活动来看,文体娱乐型仍为主体,专业的理论研究、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面也不广,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育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尽管很多第二课堂的活动,例如社团活动、暑假实践等,在学生中广受好评,学生参加的兴趣很高,然而从总的方面来讲,第二课堂中各项活动的开设不存在针对性,尤其是一类学术性活动,学生的参与度还是比较少的;此外,还存在学术类活动和竞赛类活动类型不多、覆盖面不够、产生影响微小;学校层面缺少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激励全体教师对第二课堂的指导等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优化第二课堂内容和形式

第二课堂活动是一个系统的项目。需要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虑与设计,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和组织的操作,从制度、创新基地建设、资金、人才安全方面进行规划和科学设计,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踐能力的高质量实践创新人才。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设计较为新颖及充满挑战的项目,使学生们感受到创新的趣味,最终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比如,在组织科研活动时,可开展一些学科比赛,科技活动,尽可能为高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及创新环境,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氛围。

1. 组织科研活动

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精神培育的重要渠道和方法之一便是参与到各式各样的科研实践活动中。采取多渠道、多种方式鼓励高水平教授参与创新实验教学、形成由专业带头人等各类人群组成的实验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参与到实践过程中,鼓励他们进行科研项目的申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提供老师给予他们一定的科研指导。在科学研究项目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开拓眼界,接触最新的科技,掌握学科的发展规律,抓住机遇,身体力行的去承担创造性工作。第二是设置创新学分。第三是执行学生科研导师制,导师会指导学生选择一些想法,进而申请科研立项,完成实验研究,写论文或申请专利,最后发表论文。四是让学生担任老师的助理,参加相关的科研活动,积极接触新的科研成果,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大学生参与到各式各样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可以让他们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最大程度展现自己的天赋,从而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2. 组织各类学科竞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安排自主选择科学技术竞赛,通过不断参加各种比赛,在训练、竞赛过程、竞赛后总结等不同阶段中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学习,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最终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均显著提升,运用团体的竞争方式,能够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彼此激励,运用不同的思维创新。

3. 组织课外科技活动

外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各类高校学生的课外科学技术竞赛在培养复合、创新人才,加快高校合作,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发挥着积极作用。

4. 创新类学术社团

创新类学术社团之所以可以培育出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主要原因在于该社团是课余活动的有效载体,能够为学生的各类活动提供一定的平台和资源,学生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得到改善,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批判和创新的形式来探索事实和真理。

5. 校企合作

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渠道中还有学校和企业合作,学生能够通过这一途径参观公司,感受公司文化;完成暑假实践,以使自己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还可以深入企业进行毕业实习等,最终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在新时代下,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将人才培育、科研、社会服务等多个工作集于一体的高院承担着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高校教育领域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原因在于高校的学术研究氛围浓厚、学术资源充裕、学术精神自由,学生能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资源进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在高校,正规的课堂教学活动由第一课堂所承接,学生们接受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以打好知识方面的根基,而在第二课堂上学生的个性、积极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因为第二课堂具有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补充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由于第二课堂的开展能够很好地重塑学生自力的人格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队互助等方面的意识,点燃他们追求成功的动力和念头。因此,第二课堂的开展必不可少,高校为了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需要科学指导、构建合理第二课堂的内容结构、教学形式,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进行系统、全面的考虑与设计,实现标准化的管理和组织的操作,从制度、创新基地建设、资金、人才安全方面进行规划和科学设计,才能有针对性的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实践创新人才。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第二课堂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邹晓东,等.科教融合:高校办学新常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6(01):43-50.

[2]马海泉.科教融合与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J].决策与信息, 2016(04):93-98.

[3]陈彦武.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对大学生“三创”能力的影响及管理创新研究[D].南华大学,2011.

[4]邓力,刘和平,郑群英,等.结合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11-12.

[5]杨志清.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的创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0):111-112.

[6]谢相勋,杜理才,李同果.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1):134-137.

[7]熊红斌.基于第二课堂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95-96.

[8]許志山.第二课堂建设与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高等教育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