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博士学位质量标准和监督管理机制研究
2018-09-10孙伟
孙伟
摘 要:博士学位作为全世界学位授予中的最高层次,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国际化,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研究国外博士学位授予发达国家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史(涵盖专业协会认证、政府职能机构认证和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式认证等三种模式),结合我国目前博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我国国情且切实有效的博士学位授予质量保障机制,为培养出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术型人才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3-0011-03
Abstract: As the highest level of degree in the world, doctoral degree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nhancing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n the quality of foreign doctoral degree awarded and the certification history of developed countries (mainly including professional society certification, special functional institution certification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cert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ulture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China, it looks for an education-quality mechanism for doctoral students who ar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effective and effective,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who have high-quality academic talents with strong professional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Keywords: Doctoral degree grant; quality standard; management mechanism
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质量是定义一个国家最高水平教育的重要评价标志,是衡量一个高校是否具备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如何保障博士学位授予的质量,培养出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术型人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受到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一、国外一流大学监督管理机制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期望导致的失望以及理想诉求与现实的困境使人们对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产生怀疑,于是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正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组织大规模的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摸底调查,改革博士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在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评议的过程中,评议的主体和方式广受争议,许多高等教育强国都有各自的监督管理机制。
(一)设立专业协会认证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
美国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极其严格,正常淘汰率可达10%以上,这就导致博士研究生的修业年限往往不尽相同。通常情况下,博士研究生第一年通常用来进行课程学习,课程以多样化、庞大化、竞争性、非中心化为特色[1],一般由导师或学院内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定期检查课程内容;第二年进行资格考试;第三年进行研究和论文设计,美国的博士研究生由导师组进行联合培养,各位导师各有学术专长,相互补充,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第四年完成论文并进行答辩。期间,各类专业协会或委员会是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制定和监督的主体,对参与高校进行评分,联邦政府协调组织,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不同等级的财政援助。
在美国,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主要由联邦教育部(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USDE)和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CHEA)一起制定和执行。州政府通过认证结果使地方政府经费有效地分配到院校和学生手中,不断促使各高校参与到各类认证机构的评价体系中。USDE要求专业认证协会认证内容必须包含学生的成绩和课程完成度、州政府的学历考试、学生的就业率、认证机构的课程资源、教职人员的素质、基础设施配备和资源供应、财政和行政管理能力、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学生抱怨反馈情况、学校招生情况、学位目标和学位标准是否符合要求等。CHEA的学位认证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六个方面[2]:第一,博士学位授予的高校应制定能够满足学生学习要求的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第二,实施问责反馈机制,被评估的院校需提供自身学术成果水平和学生成绩优良率的可靠性信息;第三,被认证机构要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自身学术水平;第四,要建立一套公正、公开、合理的组织政策和实施办法;第五,在评价、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改善认证水平;第六,自身拥有一定维持自身运营的资源,避免受到官方的约束。
(二)官方专门职能机构认证
对于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认证,英国设立专门负责制定与执行教育质量标准的机构:教育标准局(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它是实施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监控的独立部门,拥有直接向教育大臣及国会反映情况的权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同样设立相应的独立部门,包括枢密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AA)与学位授予权顾问委员会(ACDAP)。英国学位授予权批准和审核的主体均拥有独立的专门职能机构,枢密院作为行政机关,代表国家给予达到标准的申请机构授予博士学位授予权力;QAA制定博士学位授予权授予质量标准,全国高校必须参照执行,其次,监察ACDAP提交的评价报告,将监察结果最终反馈给枢密院;ACDAP则按照既定的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全面评估申请组织提供的佐证材料,将审查结果上报QAA[4]。每隔6年,QAA就要对所有参评高校以及学科进行一次的学术检查。QAA不仅仅是统一学位认证标准,还要能够得到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质量保障机构以及学生等主体所认同,自觉遵照执行的。
(三)教育部主导式认证
日本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讲座制度,讲座一般由1名教授、1名助理教授以及2名助教组成,以导师团队带领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该种制度以课程学习为辅,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承担协助指导硕士生科研与论文撰写的工作[5]。日本的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主要由文部省主持制定,首先是由中央教育审议委员会提交议案,然后由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对其进行调研和评价。中央教育审议会下设专门机构——大学评价与全国学位授予机构(NIAD-UE),负责对大学以及学位授予质量标准进行评估与认证。此外,针对未被大学录取的学生,当这些学生在相关的教育机构达到高级水平时,NIAD-UE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行評价,根据其学术成就颁发学位。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学位与在普通大学中获得的学位是同等认可的[6]。
二、我国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管理作为一个国家管理教育、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实质上就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管理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创新性不高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博士研究生对本专业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不够了解自身研究方向的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很少提出新见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缺乏哲学思维,不擅于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探索知识的激情。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匮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学生从小就接受应试教育,期间灌输多、启发诱导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第二,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待遇较低,对于一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博士研究生,生活费的压力很难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工作,更难在科研上有较大创新和突破。
(二)缺乏学术道德意识
学术道德是指从事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及结果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时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7-8]。它是保证学术活动正常进行、学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9]。在实际科研探究过程中,国内更重视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对于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氛围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偶尔出现过分追求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但缺乏学术道德的现象。
(三)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国内高校对研究生导师需求量增大,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的门槛相对放宽,同时,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考核制度以及激励制度尚不健全,逐渐形成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存在个别高校突击提拔部分还未达到博导水平的教师担任博导,以弥补由于博士研究生扩招而带来的博导不足的问题。此外,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考核以及激励机制,主要通过科研成果来进行评价,这往往导致广大博导们为将大部分精力用在申报课题和科研结题上,忽视自身知识及时的更新拓展和对博士研究生的关心与指导。
(四)缺少专门监督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认证机构
目前,国内对博士研究生的评估集中体现在结果评估上,主要以学习成绩、论文发表和毕业论文作为评估博士研究生的标准,尚缺乏经过严格资质认证的机构对高校进行认证,尤其是第三方认证机构来制定一套具有高质量、高标准的博士学位授予质量标准以及认证评估指标体系。
三、对我国建立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监控机制的启示
(一)不断完善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标准
国内一般学校都以学术论文的发表作为评估博士研究生的基本指标,因而为了达到毕业条件,许多博士研究生一入校就集中精力发表文章,学习急功近利,本末倒置,根本没有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也没有心思学习规范的研究方法。为此,要真正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必须注重博士培养的过程评估。博士研究生的成才与发展主要发生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完善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标准,根据时代的发展、学校能提供的硬件基础以及能力不同的博士研究生,因地制宜,设立培养过程中与博士专业质量相关性最强的指标。
(二)实施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淘汰制度
发达国家的博士研究生教育都具有“宽进严出”的特点,而我国目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课程学习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学位论文答辩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化,无法保证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的质量。高校应当针对这种缺乏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加以改革,实行淘汰制。淘汰才能充分激发博士研究生的竞争意识,有竞争才能不断挖掘出博士研究生的热情与创造力。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开始逐年增长,研究生淘汰制的实施显得更加必要[7]。一方面利用考试淘汰制度,引起博士研究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从而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期的科研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考评制度,保证有一定的淘汰比率,通过淘汰的压力促使博士研究生学习产生动力。
(三)以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形成有效的内部评价、管理机制
借鉴国外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必须充分发挥导师梯队的作用,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法,较好地克服导师个人负责制的不足和缺陷。设立专业内部评价机制,专业内部评价是一种持续进行,以提出反馈意见,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估方式,是美国提高博士专业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发挥评估改进功能的最佳手段。因此,我国博士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积极鼓励专业内部的核心要素,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参与评估,通过将评估标准渗透到日常管理中,以促进组织变革为目标,开展持续进行的内部评价,充分利用评估反馈,促进专业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道德意识
良好的学风建设是提升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有利于培养出学术水平过硬且恪守科学道德的科研创新人才。学校应将科学道德与学风教育贯穿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并通过组织学风宣讲、学术成果交流、“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必修课考试等多种形式,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理念规范渗透给广大博士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博士研究生严谨踏实的科研精神。
(五)加快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第三方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认证机构
建立第三方的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认证机构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多角度收集最客观数据,在对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反馈意见。最后由国家通过评估机构的认证结果承认其资质,确立其权威性。筹备与建立符合具有我国特色的、专门的、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与认证机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专业认证机构或学位认证中心的性质,使其在财政与权力隶属上与政府剥离开来,独立运作,客观行使学位认证的职能。认证的职能主要包括如下[8]:第一,提出有效的反馈意见;第二,针对反馈意见推进专业改革;第三,坚持评估中的伦理道德,培育健康的评估文化。
参考文献:
[1]Frank Scott, Jeff Anstine. Critical Mass in the Production of Ph.D.s: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2(21):31.
[2]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CHEA Recognition Standards and a List of CHEA Accreditors[EB/OL].http://www.chea.org,2010-10-20.
[3]潘家禎.我国与美英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比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4]刘丽华.浅谈英国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17.
[5]王留栓,小柳佐和子.日本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与回顾[J].日本问题研究,2001(1):37-41.
[6]郭朝红,林江涌.日本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探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4):40.
[7]江新华,陈新松.学术道德的本质初探[J].理论月刊,2004(2):68-69.
[8]杨艳.学术道德失范与学术伦理构建[D].太原科技大学,2012.
[9]吕淑珍.关于学术道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J].现代情报,2007,27(1):213-215.
[10]英配昌,安桂清.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弊端及改革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83-85.
[11]赵立莹.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12]高娜,高全胜,张雷生.提升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路径探索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