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流域民族教育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2018-09-10杨军昌杨蕴希
杨军昌 杨蕴希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明史的重要承载物,凝集着一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印迹与智慧,是文化遗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教育文化遗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软实力,乡村旅游是乡村教育文化得以发掘、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形式,是教育文化遗产价值及其功能得以發挥的有效载体。清水江流域是我国苗、侗等族聚居的核心区域和民族文化“富矿区”,有着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育文化遗产,并具体表现为物质教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方面,其中的教育物质文化遗产表现为清水江流域先人在各种教育活动中创造或者与先人教育活动有关的、不能再重新创造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各种历史遗存,如古教育遗址、建筑、碑文、石刻、代表性建筑、艺术品、工艺美术品以及教育历史上各时期重要的教育文献资料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指流域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教育过程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关于建校兴学、教师学生、教学教法、教育故事、教育词联、教育世家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社会办学兴学习俗等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多样性的形式体现。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是文化传承、精神陶冶、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是进行多种教育的天然课堂,也是民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清水江流域民族乡村旅游近10年来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新的时期,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整理、打造,促进其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充分发挥其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不失为一项拓展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的行之有效的选择路径,有利于实现乡村旅游 “树形象、提品质、增效益”的目标,并达到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