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的理想结构及其实践逻辑

2018-09-10王柏棣王英杰

北方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孔子

王柏棣 王英杰

[摘要]孔子的理想有怎样的构成,它是怎样的一个实践逻辑,因其历史地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孔子的理想结构和其展开逻辑是统一的。孔子的社会理想是西周的礼制社会;他的职业理想是入仕为官;他的道德人格理想是君子。孔子认为,有君子的修为才能入仕为官,才能教书授徒,进而才能实现社会理想。孔子理想的结构以及其理想的展开逻辑,是值得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借鉴的。有道德人格理想支撑的职业理想、社会理想,才是坚实的也是现实的理想追求。

[关键词]孔子;理想结构;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8)04-0077-05

孔子的理想有怎样的构成,它是怎样的一个实践展开逻辑,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方面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其历史感召力使他的理想值得研究;另一方面,孔子对理想有重要的论述,诸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吾十有五而至于学”等名言,影响着历史和现实中的人们在人生历程中不懈追求。研究孔子的理想结构及其展开逻辑,不能离他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制约着他的理想追求;研究孔子的理想,不能离开孔子的阶级立场,他是殷商贵族的后裔,贵族的家世对他的理想必然有特殊的影响;研究孔子的理想,也不能离开孔子自身人格的追求,他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境界追求。再有,研究孔子的理想,有个客观依据的问题,学界有以《礼记·礼运》篇的大同小康说事的,也有依据《论语》的分析给出结论的。我们认为,以《论语》为主要根据研究孔子的理想结构及其展开逻辑比较合适,其他文献虽然并非一文不值,尽管可以成为《论语》论点的注解,但不能违背《论语》的原意。我们认为:西周礼制社会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理想之魂,人仕为官、教书授徒是其职业理想——理想之核心,成为君子是其人格理想——理想之根。他的理想结构与实践逻辑是统一的。

一、孔子的理想之魂——西周的礼制社会

学界关于孔子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有的用社会理想来标识(赵士孝、冯憬远、孙景龙、颜世安等),有的用政治理想来指称(洪家义、欧阳祯人、郭忠义、杨丹荷等),我们认为用社会理想較为客观,因为政治理想是包含在职业理想之中,现实中人们是通过政治理想来实现社会理想的。

《论语》直接或间接记录了孔子主要生活实践的基本内容,通过《论语》的篇章分析孔子的理想结构及其展开逻辑,这是客观的而非主观臆断。但是,根据什么来判定孔子的理想追求呢?我们认为应遵循三个原则或者依据三个事实:一是孔子的主张,即他追求什么;二是他在实践中做了什么;三是他反对和讨厌什么。

孔子是“志于道”的(《论语·述而》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甚至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孔子追求的是“有道”的社会的。在《公冶长》《泰伯》(宪问》《卫灵公》《微子》《季氏》等六个篇章中的十二处论及天下有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季氏》中的论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与“天下有道”社会相对应的是“天下无道”的社会,在有道和无道之间,显然孔子推崇和主张的是有道的社会。那么,什么是“天下有道”的社会呢?“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这里的“道”是礼乐之道[1](p.208)。可见,他主张的是有“礼乐之道”的社会,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社会。究竟哪个社会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并有“礼乐之道”的社会呢?孔子生活的“春秋末年的社会,自周室东迁,王纲解纽,先是诸侯取代周天子,继而是大夫取代诸侯,终而家臣取代大夫,甚至发生了‘处士横议”[2](p.6)。的社会。在孔子看来,西周的社会是“有道”的社会,也就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并有“礼乐之道”的社会。这一点,孔子非常明确:“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这是孔子主张西周礼制社会的最为经典最为明确的表述。不仅如此,关于西周的溢美之词有多处表述:“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泰伯》)“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泰伯》),“季氏富于周公”(《先进》),“服周之冕”(《卫灵公》),“周公谓鲁公”(《微子》),“如有用我者,吾其为周乎”(《阳货》)。这些文字表述,都是在赞赏西周或周公的,足以证明西周在孔子心中的地位。西周的有道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具体是怎样的,让孔子极力推崇和主张呢?其一,西周是宗法等级制社会,社会是按宗族分等级的。这是符合孔子的理想的,他是奴隶主贵族后裔,他自然维护等级制度,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其二,西周是一个礼制的社会,“礼”成为治国之“道”。礼是社会生活的规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由礼来规范,违背了“礼”要受到刑的处罚。这与后来法家韩非提出的以“法”为治国之道是不同的,但“礼”和“法”都是治国之道这一点是相同的。其三,西周是注重德治的社会,所谓德治,就是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实际上用礼来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西周重德,是吸收了夏商两代不注重修德而导致覆灭的经验教训,强调治国者要“明德、保民”[3](p.24)。孔子看重的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有礼,有耻且格”(《为政)),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尧曰》)。其四,是礼制的功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学而》)“立于礼”《(泰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在他看来,没有礼的规范,社会生活则无以为继。

孔子是一个懂礼的人,“夏礼,吾能言之……殷礼,吾能言之”(《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孔子懂礼,既因为他的家世是商朝的贵族阶层,又因为孔子居住的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礼在鲁”;更因为孔子好学。孔子不仅懂礼,还严格按照礼的规矩办事。“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子罕》),“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比作,过之,必趋”(《子罕》)。这些说明,孔子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从政的生涯,还是日常生活,都严格按照礼的规定去做。最为集中体现孔子严格按照礼的规定做事的篇章是(《乡党》),在《乡党》篇记述的是孔子如何按照礼的规定办事,如何给人们讲解有关礼的规定的知识。孔子在从政和日常生活中,极力反对不按照礼制做事,这是他坚守的原则也是人格追求的体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齐人归女乐,季桓子收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微子》),“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孔子主张和追求西周的礼制社会,在实践中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事,极力反对不按照礼的规定去做事,这些足以证明孔子主张的理想社会就是西周的礼制社会。

无论西周的礼制社会在客观上是不是最好的社会,但在孔子心中它就是最好的社会;孔子心中最好的礼制社会,一定是按照礼制的设定而完全按照礼制实施的理想性的社会;这个理想性的礼制社会也一定是西周最为鼎盛时期的社会。

二、孔子理想的核心——入仕为官、教书授徒

孔子的社会理想是西周的礼制社会,他清楚社会理想绝不是仅仅靠想就能实现的,要回到西周的礼制社会,必须通过实践,没有实践,社会理想只能停留在想象中,而孔子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原则的,也即在思想上追求什么,就去做什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生活在现实中,总要做点什么才能生存,即便他是贵族的后裔,也要有谋生的手段,况且孔子并不想过寄生式的生活。这两点,决定孔子必须在现实中找到实现社会理想和谋生手段相统一的职业,人在社会现实中总是通过一定的职业,一定的平台才能实现自己的追求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平台,既能是恢复西周礼制社会理想的实践,又能更好地成为谋生手段呢?这一点,我们看看孔子都做了什么就清楚了。孔子在现实中做了什么,这是客观的存在;孔子现实中的实践选择体现着时代、身份、人格特质。

那么,孔子在现实中做了什么呢?我们先看看孔子鄙视什么,然后再看他追求什么,就一目了然了。在农耕社会,人们的主要职业两个,一是种地种菜的农民,一是参加国家管理的仕,这是两个主要职业,而这两个职业一是管理者,一是被管理者。除此之外,还有些小技艺和鄙事以及工匠类的。孔子是做过鄙事,学过技艺,但他鄙视做这些事,他之所以做过这类事,那是在他不如意的时候,是没有为世人所用的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在《子罕》篇,太宰质疑“夫子圣人者与?何其多能也。”孔子回答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云:‘吾不试,故艺。”(《子罕》)在孔子看来,君子是不做这些事的,做这些鄙事和小技艺之类的事,是影响其实现礼制社会理想的。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为政》)樊迟请教孔子种庄稼和种菜的事,他说不如老农和菜农,樊迟走后他说:“小人哉,樊须也”(《子罕》)。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孔子在说,那么多技艺鄙事都不是我应该做的,因为我追求的不是这些。在《子张》篇中,子夏有两段代表孔子心声的话:“虽小道,必有可观之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孔子看来,做那些小事虽然也有价值,但会影响君子实现道,所以君子不去做哪些事,那君子该做什么?君子要通过学习获得治国之道,也就是学习周礼。

既然种地种菜的鄙事不能做,射箭驾车的小技艺不能做,剩下可供选择的只有人仕为官了。孔子既追求人仕为官,也曾经人仕为官。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罕》);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无论是对希望的慨叹,还是对没人请自己出山的疑惑,抑或对识货人的期盼,都说明孔子是渴望人仕为官的。孟子形容孔子人仕的急迫心情:“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4]周霄认为三个月没当官就悲伤,有点太着急啊。孟子解释说:“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应该说,孔子追求人仕为官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问题在于,孔子人仕为官没有?是不是有了在官位上实践“天下有道”的机会。肯定地说,孔子是人仕为官了。这不仅从《论语》中可以体现出来,《史记》也可以辅证。《微子》篇说,齐国向鲁国赠送歌舞女,季桓子三天不行朝礼,于是孔子离开鲁国,不当鲁国的官了(孔子担任鲁国司寇期间)。《宪问》篇说,陈桓杀了齐简公,孔子朝见鲁哀公,报告给季孙、叔孙、孟孙三位大臣,请求出兵讨伐。孔子说自己朝见鲁哀公报告三大臣,就是因为自己曾经是鲁国的大夫,报告此事是职责。《乡党》篇多处描述孔子上朝如何如何,下朝如何,甚至是“君命召,不俊驾行矣”。据《史记》记载:“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史记·孔子世家》,中華书局2011年)。显然,孔子人仕为官也是客观实在,这既符合他的追求,也符合他的身份。但是,孔子人仕为官的时间并不长,一共也仅有三个月的时间,原因是孔子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的“道”。孔子坚持什么道?他坚持的是按照礼制规约运行的社会,一切按照礼的规定去办,当不按照礼的规定治理国家有悖礼的规定的时候,他就离开。孔子人仕为官是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也就是以礼为“道”的社会。孔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在有道的国家做官去实践道,当不能为官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实现礼制社会的理想,不过他采取的方式则是通过教书授徒,培养实现礼制社会的人才,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教书育人上面。不仅如此,孔子还通过周游列国来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在有闲暇的时候则整理古典文献,以另外一种方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的礼制社会,他实践其社会理想的手段则是人仕为官。即便因为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官的时间不长就离开了官职,但他也没有放弃对“有道”社会的追求,或教书授徒,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向学生讲自己的主张,回答学生的提问,指导学生的人生,这是他教书授徒的主要内容;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他到过齐国、卫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见《史记·孔子世家》);抑或对古典文献的整理“述而不作”(《述而》)“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

孔子选择人仕为官,既是为了实现社会理想,也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尽管时间很短,但他认为为官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最佳选择,因为为官可以使自己的“道”得以实施。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以贯之”:一直追求礼制社会的实现,无论受到什么挫折都不放弃;他所有的实践都是服务于自己心中的礼制社会的,坚定不移。尽管他也追求“谷”,但他坚持在有道的前提下去获得,并且是在先付出再图回报。孔子为了实现社会理想的实践,无论为官还是为学,抑或周游著述,都是他理想的核心内容。没有实践体现不出追求的目标,没有实践,实现不了追求的目标。

无论孔子人仕为官的时间有多长,都不影响他把人仕为官最为实现理想社会手段和平台的意义价值;孔子的其他实践活动都是围绕实现礼制社会这一目标而进行的,这既是一种人仕为官的补充,也是一种为了人仕为官有备无患的准备。

三、孔子的理想之根是成为君子——人格理想

无论是理想结构完整的角度,还是为实现礼制社会的实践平台和手段,都要涉及做什么样人的问题,也即人格理想。孔子思考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修养,才能担负起实现“有道”的礼制的社会责任。在《论语》的诸多篇章中,孔子不仅对论述最多的是君子,而且也特别推崇君子,认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在孔子的话语中,君子有两种含义:一是人朝为官者,他称为君子;另一种是道德人格中的君子,即精神境界追求的崇高者。作为道德人格中的君子,实际上也是比照人朝为官的君子的要求而修为的,并且修为的目的虽然主要是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但隐含着人朝为官的追求。孔子要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他要人仕为官、教书授徒,就必须使自己成为君子。也就是说,只有君子的修为,才能担负起人仕为官、教书授徒,实现天下有道的社会理想。那么,君子该有怎样的修为?或者什么是君子之道?抑或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呢?

能力是君子的根。其一,孔子认为要想成为君子,必须有胜任能力。他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他最担心的不是自己不为社会所用,而是担心自己没有立足社会、没有被人任用的资本。有了立足社会的资本,就会为社会所用,而没有立足社会的本领,就没有人选用。其二,孔子认为君子的能力是治理国家的能力。他主张君子不能做鄙事不能学小技艺,而要学习治理国家的“道”。这个道不是别的什么,就是“礼乐之道”[1](p.230),孔子论述“天下有道”“邦有道”都是与“天下无道”“邦无道”相对应的,而天下无道的体现都是不遵循礼、违背礼的行为。无论是“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还是“季氏游于泰山”,“禘自既灌而往之”(《八佾》),都是无道也是违背礼的行为;“治有大小,而其之必用礼乐,则其为道一也”[5](p.164)。其三,孔子认为获得君子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获得。他认为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是学而不厌的人,是唯恐在学习上赶不上别人。他要“学以致其道”(《子张》),通过学习获得治理国家的能力,获得“礼乐之道”。孔子虽然没有直接说君子与小人在能力上的不同,但不学小技艺的主张实际上把君子的能力和小人的能力做出了区别。同时,通过君子与小人能力的差异,透视出君子和小人在精神追求上的不同。

仁德是君子的魂。其一,孔子认为能力虽然是君子的根,没有能力就不能成为君子,但能力仅仅是成为君子的基础,能决定是不是君子的要旨是看有没有德。他拿千里马为例,“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意为人只有能力只有才,没有德,也不能称其为君子。其二,君子不能离开仁德。孔子认为最高的德是仁。他认为:“好仁者,无以尚之。”(《里仁》)君子如果没有了仁,就不能成为君子。君子一刻也不能缺少仁德。认为人如果没有仁德,就不能遵循礼,“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而有了仁德就不会作恶。“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其三,仁就是按照礼的规定做事。“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具体到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于人”(《公冶长》)。这种换位思考,从自己的角度体会别人的感受而决定行为取舍的主张,既是孔子仁德的基本原则,也是君子仁者爱人的具体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如果能够把这个原则贯彻到底,就能形成和谐有序的局面。其四,君子的仁德不能脱离现实。尽管“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仁”的最高体现,但即便尧舜这样的圣人都难以做到,君子能如此坚守这个原则已属不易。因为圣人“不得见”,“得见君子者”“得见有恒者”(《述而》)就不错了。

“义然后取”是君子的标尺。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必然会面对义利的取舍问题,如何面对义利问题,是衡量君子与小人的标尺。在孔子的字典里,“义然后取”(《宪问》)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君子履行完自己的职责再获取利益。君子既可以指身在官府中的人,也可以是把君子作为目标追求的人,他们都有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履行完自己的职责获得利益,这是符合义的精神内涵的,这里的义就是指义务“先事后得,非崇德与”(《颜渊》)。二是指以践行道义为根本追求。君子是担负国家社会责任的人,是担负天下道义的人,他所做的和所考虑的不是小人的技艺以获取利益为取向,他从事的活动事关国家大业、社会大业和江山社稷,因而在行为中不能追求自我利益,追求自我利益是非君子的行为。这就相当于现在的公务人员不能利用公权力获取自我利益一样,你的职责要求你必须如此,“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三是君子有所得,但必須符合道义的要求。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要生存,但他的所得必须符合道义的规定,也就是礼的规定。即便以官职为谋生手段,也不能违背君子之道义去获得利益。一旦违背道义的规定追求利益,就不称其为君子。“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喻于义,”“义之于比”(《里仁》)“见利思义”(《宪问》)“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里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君子的底线是守道。孔子具有极强的原则性,这个原则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天下无道”则不为官。不可否认,孔子是积极追求人仕为官的,他人仕为官追求的是实现君子之道义担当,是使国家能够恢复到等级分明礼乐制度得以实行的西周社会中去。但他坚持的底线是,天下有道则仕,天下无道则不仕。甚至是“危邦不人,乱邦不居”“贤者避世”(《宪问》),“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鲁国的君主违背礼的规定,天下无道的时候,他就离开了鲁国,去教书育人,去周游列国。这一点,被人指责为逃离社会的“避人志士也”(《微子》)。另一方面,他坚持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无友不如己者”(《学而》),不与不讲道德的人交往,甚至做事不够填密的人都不愿意与其共事(《述而》)。孔子在这一点上是矛盾的,有道的社会没有必要他这样的有识之士,无道的社会需要他,他却不如危城,这与柳下惠形成鲜明对比(见《微子》)。

另外,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仅要有好的本质,还要有良好的仪表,要庄重威严;君子要朴实不能花言巧语,不能语言超过行动,要先做后说;君子要诚实守信,不能不讲信誉;君子要团结不搞小团体;君子不能想和做不该自己想和做的事。

孔子认为,有君子的修为才能人仕为官,才能教书授徒,进而才能实现社会理想。孔子的理想结构及其展开逻辑,是值得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借鉴的。有道德人格理想支撑的职业理想、社会理想,才是坚实的也是现实的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陈晓芬,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冯憬远.孔子的社会理想[J].郑州大学学报,1991(5).

[3]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孟子·滕文公下[M].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孔子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你好,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建设的导向与实践逻辑
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