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18-09-10王福兴王丹
王福兴 王丹
[摘要]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受挫、全球化进程受队。面对传统的反全球化与当前的逆全球化相叠加、传统的恐怖主义与新民粹主义相叠加等严重局面,习近平发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呼吁,提出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可队档趋势,世界经济的大海不能退回到一条条孤立的小河流,要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体系;习近平还倡导“一带一路”、加强金砖国家合作和建立亚投行等实践路径,领导中国政府主动简政放权、采取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措施,形成振兴世界经济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关键词]全球化;逆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8)04-0001-07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乏力,近年来黑天鹅事件频发,种种事件的原因被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由此导致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现象叠加,西方各主要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世界经济前景堪忧。在这严峻时刻,习近平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主旨演讲,立场鲜明地支持全球化发展,呼吁各国在世界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正视全球化历史进程中出现的挑战,明确全球化是不会改变的历史发展规律,号召各国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推动全球化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动荡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习近平“共促全球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2018年6月,习近平在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的知名跨国企业负责人时,集中谈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他指出:“2017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稳定向好态势,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1]他说,殷鉴不远,世界各国应团结互助、共迎挑战。
(一)传统的反全球化与后危机时代的逆全球化相叠加
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指出:“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一个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有很大争议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反全球化思想和运动就一直伴随着全球化的整个进程。1999年,WTO的西雅图会议遭到众多团体组织的大规模抗议,反全球化运动首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各种声势浩大的民间反全球化运动仍然在世界多国频发,例如,2016年德国民众抗议《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同年欧洲数十个国家爆发反伊斯兰教、反移民的大规模游行集会等。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反全球化出现了新的动向:主体从民间上升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党,甚至政府层面,而且反对的矛头明显指向某些受益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使得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某些重要成果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就是“逆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当前,逆全球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欧洲一体化进程受阻。英国2016年6月23日,就是否退出欧盟问题举行全民公开投票,最终结果为赞成英国脱离欧盟的人数比例为51.9%,赞成留在欧盟的比例为48.1%,随后首相卡梅伦宣布辞职,英国开始进入脱离欧盟程序。在2017年大选中,德国和法国主张退出欧盟的政党虽然没有竞选成功,但在竞选中也表现不俗,获得近十年来最多的选民支持。
其次,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失业率上涨,它们纷纷将经济困难的原因归结为全球化,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根据WTO的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进出口总值下降2000多亿美元,是二战以来美国与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增长率的首次下降。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仅为后者的80%,这一现象是15年来的首次[3]。本来全球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合作,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应该团结起来,携手应对,但一些发达国家不仅关闭大门,还企图以邻为壑。贸易保护主义,能够暂时缓解本国企业的压力,但从长远看来,是开历史的倒车,极易导致双输的结果。
(二)传统的恐怖主义与新民粹主义相叠加
恐怖主义本身是一股极端的反全球化力量。其主要信念是捍卫自己所在区域或国家的宗教理念和传统风俗,反对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意识形态和风俗文化冲击他们所世代秉承的宗教信仰和风俗文化。为此,恐怖主义采用极端的手段反对全球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恐怖主义活动猖撅,增加了全球化发展的阻力。由于全球化带来的交通通信便利和人员往来的便利,反而方便了恐怖主义的蔓延,恐怖袭击近年来频发于西方国家。恐怖主义的肆虐让广大民众产生不安全感,对全球化产生抵触情绪。一些国家为了应对恐怖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边境管理、限制移民、削减特定区域难民的申请、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审查等。从长远看,这些措施为地区间的交流设置了更多的人为障碍,损害了全球化的发展。
如果说恐怖主义是反全球化的“助推器”的话,新民粹主义则是将民间的反全球化情绪集中起来,通过民粹主义运动或政治人物,变成政府的逆全球化政策的“传感器”。当前,发达国家的新民粹主义与当年委内瑞拉查韦斯总统反帝反霸的左翼民粹主义不同,除了具有反建制、反精英等民粹主義共同特征以外,主要主张排外、民族保护主义、本国优先等,是一种右翼民粹主义。右翼民粹主义在政治上反对外来移民,强化本土认同和种族认同,往往放大外来移民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激发社会的排外心理。在经济上,右翼民粹主义往往倡导保守的经济政策,认为经济全球化只会让跨国寡头获益,对国内竞争力不强的行业造成较大冲击,导致本国公民失业,因而反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鼓吹设置贸易壁垒。2017年,欧洲多个国家大选中,民粹主义政党发展势头强劲,一些代表人物甚至进入本国政治权力的中心。
(三)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相叠加
冷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全球化,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样得益于全球化。自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多年间经济高速增加,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2%,变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商品贸易的出口和进口额度大幅增长,分别增长近7倍和近6倍。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利用全球化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那么中国则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速度最快,缩小程度最大的国家。同时,中国已经逐渐从边缘化的发展中国家,成长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仅为2.7%,而2013年则升至20.8%,中国制造在全球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接受大量的资金、技术、原材料,与此同时,中国拥有雄厚的制造工业,也在向世界回馈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巨大的内需市场同样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
然而,中国依靠大规模资源、资金和人力要素支持的开发建设模式已经进入倦怠期,几十年的大规模开发后已出现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降低。与此同时,各国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缓慢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4]的特征。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两位数变为一位数,正如习近平所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正从百分之十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百分之七左右的中高速增长。”[5](p.28)“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如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6](p.285)我国无法像曾经高速增长时期那样对世界发挥强有力的引擎作用,在中外经济互动中,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有赖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赖于世界经济的快速恢復。
二、习近平“共促全球发展”的思想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全球化进程受阻的困难局面,习近平明确提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的论断,提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包容性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等思想,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一)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7](p.31)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坚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坚信“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6](p.977)面对对全球化的种种质疑,习近平做出明确的回答:“经济全球化进入阶段性调整期,质疑者有之,徘徊者有之。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8]他说:“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6](p.478)习近平指出:“从哲学上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是不全面的,因为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全面的。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6](p.478)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在世界经济遭遇挫折时,一些原本存在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主要有两个问题:
1.全球财富分配不均衡。近年来,发达国家中下层社会群体之所以拥护新民粹主义,要求政府采取逆全球化政策,很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利益归于社会少部分人所有,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富人越来越富有,而穷人则愈加贫穷。习近平指出:“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收人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全球仍然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6](p.524)“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不仅难以持续,也有违公平正义。”[6](p.480)这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2.国家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与边缘化国家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掌握核心技术,将生产加工等低端工序转移到国外,使成本降低,赚取更多的利润。与此相对照,一些边缘化国家,由于种种原因,在全球化发展中获益较小甚至利益受损。二是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间题。一些发展中国家借助全球化使自身获得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逐步上升,推动世界格局朝向多极化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让曾经独占鳌头的发达国家很不适应,认为自己的利益被新兴经济体瓜分,主张重新制定符合自己最大利益化的新国际规则。特别是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与新兴经济体的矛盾更加突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的美国和世界上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之间就体现了这种矛盾,但这种矛盾只能通过协商合作加以解决,而不能通过一方力压另一方来解决。2017年4月,习近平与特朗普在海湖庄园会晤时表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6](p.488)同年9月,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说道:“两国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9]
(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局势日益复杂、各国竞争愈演愈烈情况下,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0]。全球化时代不再是国家间充满侵略与控制的殖民时代,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新时代,在谋求本国发展时,也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增加本国与其他国家利益汇合点。中国一直在为推动全球发展做出积极努力,中国不仅向世界提出“中国方案”,还分享中国成功的经验。习近平强调:“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中国没有这种想法,也不会这样做。”[11]中国倡导“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1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共促全球发展”思想的本质体现。
2.反对保护主义,发展全球贸易。纵观历史,每当全球化经济遭遇困难之时,保护主义都会重新抬头。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在经济乏力之时,开始保护本土产业,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开始增多。据WTO贸易政策审议机构(TPRB)2016年7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10月15日至2016年5月15日,WTO成员每个月都会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平均数量为每月22项。”[13]习近平对此持鲜明的反对态度,他说:“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6](p.481)“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6](p.473)
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最关键环节、最大的中间制造国,给世界贸易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国一直坚定的支持全球自由贸易、多边贸易的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6](p.481)“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14](p.811)。习近平在2018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还表示:“中国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真诚希望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15]
(三)推动包容性发展
1.以人民为中心,让世界人民共享全球化成果。全球财富分配不均,贫富相差悬殊,是当前困扰整个世界的普遍难题。习近平呼吁推动包容性发展,夯实共赢基础。习近平在国际国内都倡导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全球化成果的思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习近平也在国际上积极呼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习近平说,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政府“1950年至2016年,在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本国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其中成套项目近3000个,举办11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6](p.484)。习近平承诺:“通过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提高能源可及性、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青年创业等方式,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6](p.473)
2.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实现国家间的机会平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借助全球化的发展大潮迅速崛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女士曾经说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但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些新兴经济体在世界上缺乏话语权,就是说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及时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充分。国际组织主要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贸易规则有利于发达国家,这是造成不平等重要原因。习近平“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14](p.682)。“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要赋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6](p.481)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6](p.59)
(四)以创新驱动新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反复强调创新的极端重要性。2015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17]。从国内发展来看,我国只有依靠创新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难题。从国际竞争来看,只有依靠创新发展,才能牢牢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九大报告50余次提到创新,并且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谈到世界经济时,习近平也多次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习近平在2017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世界经济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增长动力不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以往历次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指数级而非线性速度展开。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习近平指出:“要以创新为重要抓手,挖掘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我们要创新发展理念,超越财政刺激多一点还是货币宽松多一点的争论,树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思路。我们要创新政策手段,推进结构性改革,为增长创造空间、增加后劲。我们要创新增长方式,把握好新一轮产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带来的机遇,既应对好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挑战,也化解掉信息化、自动化等给就业带来的冲击,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过程中注意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让各国人民重拾信心和希望。”[6](p.542)2018年4月,在中国海南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主题凸显了创新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五)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党的十九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同时把“美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海、绿水青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宏伟蓝图中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同时也呼吁各国政府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018年6月,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企业家,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将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各种措施,从理念到行动,保护地球家园,使天更蓝,水更清,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的生存环境。”[1]从1997年《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议定书》,再到2015年的《巴黎气候协定》,整个气候谈判持续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并为推动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做出巨大的努力。2016年4月,中国率先发布了《落实2030年可持续议程中方立场文件》,7月参加了联合国首轮国别自愿陈述。作为2017年G20主席国,中方推动G20制定了《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三、习近平“共促全球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受益大于受损的发展中国家。今天全球化发展面临低潮,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不仅积极贡献了自己的思想,还在政策上采取了实际行动。
(一)倡导全球化发展新路径
1.“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球化新高潮。“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顺应全球化、推动全球化、共促全球发展的新路径。“一带一路”倡议包含“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在内的交流合作,各種“通”实质上就是一种打破边界的尝试,就是要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新格局。2018年6月,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充分挖掘各方潜力,造福沿线各国人民。‘一带一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我们鼓励跨国公司同中国企业开展合作,达到互利共赢,取得更为务实成果。”[1]该倡议实施以来硕果累累,中国已与八十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完成战略对接,签署中长期合作规划方案等成果。2018年5月,由“南方研究中心”(SRM)主持完成的第五版《意大利海洋经济年度报告》在那不勒斯公布,该报告预测:至2020年,依托“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将同相关国家实现7800亿美元的出口额和5700亿美元的进口额。
2.加强金砖国家合作和亚投行建设。推动全球化进程,共促全球发展,需要构建全球经济新的治理体系,加强金砖国家合作和亚投行建设,顺应了当代国际潮流,推动着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前进。2017年9月,在厦门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上,习近平指出:“随着我们五国同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没有我们五国参与,许多重大紧迫的全球性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我们就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共同发声,共提方案,既符合国际社会期待,也有助于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他宣布:“中方将设立首期5亿元人民币金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计划,用于加强经贸等领域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向新开发银行项目准备基金出资400万美元,支持银行业务运营和长远发展。”[6](pp.491-492)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深化战略对接,正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为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开启金砖国家合作的第二个“金色十年”。
亚投行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结果,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亚投行的融资平台已经成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强有力的金融保障。截至2017年12月,亚投行成员总数由最开始的57个扩至84个,许多非域内经济体纷纷加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以往传统大国为主导的全球治理格局中发挥了全球治理的核心作用,开创了多边开发融资的新路径。中国会继续致力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3.捍卫《巴黎协定》,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2015年12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100多个国家一致通过了《巴黎气候协定》。在《京都议定书》签署多年后,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气候协定。《巴黎协定》在当今全球合作难度加大的情况下,经过艰苦谈判最终达成协定的结果为全球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对全球治理有着重要意义。然而,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总统突然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退出协定短期内可能达到刺激本国经济的目的,但长期来看将对美国产生负面影响。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一直积极参与、推动并签署了《巴黎协定》,是最早通过立法程序认定《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别方案的国家之一。这不仅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承担的国际责任,还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国将继续履行承诺与各国携手向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扎实迈进。
(二)简政放权,主动扩大对外开放
1.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外商到我国进行投资,为外国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实现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习近平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讲话中指出:“今年,我们将推出几项有标志意义的举措。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在制造业方面,目前已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19]
2.完善投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数据显示,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十年来,各国出台贸易保护措施不下3000项[20],然而,中国坚定地支持多边贸易自由制度。2015年9月,中国做出接受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决定,中国支持尽快实施该协定。据专家估计,协定生效将会增加1万亿美元的贸易额,对全球经济复苏有重要作用。2016年7月,G20领导人杭州峰会达成《G20全球投资之道原则》,该文件明确提出G20成员制定投资政策时,一定要摒弃保护投资主义;所有投资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包容增长的原则;既要对外资给予保护,也要给予东道国足够的政策空间,对外资行为进行规范。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政府正通过一系列政策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吸引鼓励外企到中国投资参与中国经济发展。2018年3月,中国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新机构,这是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的重要举措,同时还完善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工作,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尽管在2018年世界银行商业投资环境排名中,中国并不靠前,排在第78位,但中国表示将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投资政策,为各国在中国投资提供更好的环境。
3.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打造自由贸易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遭到世界许多国家的抵制和质疑。中国一直坚定地支持与维护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在2016年杭州G20峰会上,中国呼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构建开放性世界经济,提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建议。中国积极支持世界贸易组织,推进多边贸易体制机制改革,推动APEC与“一带一路”沿途自由贸易区建设,还在国内率先扩大自由贸易区实验范围。2017年3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言人宣布,我国国内自贸试验区第三批计划正式启动,共11个,分布在7个省市,与此前的上海、天津、福建、广东4个自贸试验区,共同形成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2018年4月,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最近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地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三)坚持改革创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打造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
当前,中国经济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加强自身的改革,推动自身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世界经济的引擎作用,为全球经济贡献更大的力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6](p.521)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中国经济质量。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中国将致力于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第一,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增长质量为主攻方向,以质量第一为目标,加强质量监管,宣扬工匠精神,以提高竞争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二,培育新动能,建设制造强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结合产生新经济增长动能;第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国际标准为目标提高水平;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铁路、公路、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有利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打造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形成基础设施平衡发展的格局,以达到基础设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2.发扬工匠精神让中国经济进入新台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6](p.30)通过发扬工匠精神,让中国经济进入质量时代。第一,积极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向制造强国转变,注重产晶质量,淘汰落后低端产业,推动中国经济进入质量时代。只有拥有核心技术与提升品质,才能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升至高端。第二,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从国货入手转变消费者消费观念,传承国货的优质品质,加强质量监管,让消费者对国货放心。同时,国产品牌要注重创新,在传承中创新,承接现代消费需求,产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品质的产品。
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国内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对世界经濟的发展预期,来自各方的判断普遍不乐观,专家们普遍认为,国际市场需求将持续减弱,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在需求减弱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竞争必然加剧,对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和使用效能的要求必然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以稳定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同时,我国人口资源丰富,每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扩大就业渠道,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总之,人类总是在探索前进中不断克服困难。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不仅是因为中国通过全球化获得快速发展,还因为中国坚信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不但能为世界经济的未来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而且能够发挥更加有力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特别圆桌峰会外方代表并座谈会交流内容[N].人民日报,2418-06-22.
[2]张利丽.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
[3]高柏,草苍.为什么全球化会发生逆转——逆全球化现象的因果机制分析[J].文化纵横,2016.(6).
[4]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
[5]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8]习近平.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的发言[N].人民日报,2016-11-22.
[9]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EB/OL].新华网,2017-09-30.
[10]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EB/OL].人民网,2017-12-01.
[11]习近平.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9-23.
[12]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6-09-04.
[13]王耀辉,苗绿.全球化VS逆全球化政府与企业的挑战与机遇[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7.
[1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5]习近平.中国真诚希望扩大进口[EB/OL].新华网,2018-04-10
[16]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7]纪良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N].河北日报,2015-04-01.
[18]意大利对接“一带一路”推动海洋经济迈上新台阶[N].光明日报,2018-06-20.
[19]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邓18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EB/OL].新华网,2018-04-10..
[20]傅志华,等.从“逆全球化”看2018年国际经济形势[J].财政科学,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