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驻村扶贫实践与思考

2018-09-10蔡盛华罗旭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宁德乡村振兴

蔡盛华 罗旭辉

摘 要:针对小梨洋村的特点,总结了3年驻村扶贫工作实践,在培养种养能手、建立联动生产模式、整治村庄环境卫生、推进乡村旅游5个方面开展工作,并提出进一步巩固提升的建议:巩固并强化支部领导核心,牢固把握产业驱动发展,加固外部资源投入渠道,稳固扶贫机制保障。

关键词:科技扶贫;乡村振兴;挂钩帮扶;宁德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Xiaoliyang Village, we have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village for 3 years, laying stress on the work practices of training and cultivating the experts in breeding, establishing the linkage production mode, regulating the villag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promoting the rural tourism, and so on. Also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consolidation and promotion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consolid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core, firmly grasping the industry-driving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input channels of external resources, and stabilizing the mechanism guarante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ural revitalization; assistance by linkage with; Ningde

农业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大量资源(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信息、二三产业等)禀赋投向城镇,大量农村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村庄格局也发生深刻变化。毗邻城镇的村庄飞速发展,而许多原来的老村、大村、历史文化名村逐渐衰退成空壳村、薄弱村,甚至是贫困村[2]。如何充分挖掘这些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导入外部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形成新产业,推动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作为一项扶贫工作举措,对贫困村的跨越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4]。根据福建省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笔者派驻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展为期3年的驻村扶贫工作。本文对3年驻村扶贫工作实践以及成效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小梨洋村位于屏南县东南部,距县城13 km,全村辖区11个村民小组,人口264户1 112人,常住村580人,常住乡镇13人,常住县城87人,外出务工432人(图1),党员34人,常住20人。平均海拔730 m,气候宜人,是清代戍台名将、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的故里。全村耕地面积117.73 hm2、林地526.00 hm2,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长期以来,小梨洋村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总人口的38.85%,其中务农人员368人(图2),主要为种菜、种果(图3),收入渠道单一,靠天吃饭,生活清苦。

2 存在问题与帮扶对策

2.1 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针对小梨洋村支部书记长期外出,村党组织长期处于瘫痪状态的现状,2014年驻村上任以来,及时调整村党支部书记,物色推选女经济能人甘毓钦同志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提升党员致富能力,大力扶持和引领致富能手,通过在政策、资金、产业上给以帮扶,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积极探索“强帮带”党建扶贫模式。

2.2 科技支撑提升传统产业

针对小梨洋村长期以来种植蔬菜,科技含量低、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情况,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通过发挥党支部资源整合、群众动员、示范带动等职能,协助成立小梨洋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促进小梨洋村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3 项目带动发展乡村旅游

小梨洋村作为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甘国宝的出生地,但是缺乏有效开发与带动。村两委制定了通过打响“甘国宝”文化品牌以及“梅花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大力发展国宝故居乡村旅游。

2.4 建章立制推进项目实施

針对村级管理散乱的局面,进村以来,按照村党支部“五个好”目标,全面推广“168”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健全完善议事决策日常办事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党支部决策规定、村民委员会表决制定、“一事一议”、民主理财、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听证、三资管理等,提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一是开展民主决策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拟定亟须适合可行发展项目。二是严格资金使用,实行村务公开阳光运作,节本增效,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三是在项目实施上规范程序,从项目申报、公开招投标以及落实责任到位都严格规定程序。四是明确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和时间节点,扎实推动实施。

3 工作重点与实施成效

3.1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显

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示范带动,使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大多掌握了1~2门致富技能,全村涌现出种菜、种果、养鸡等种养能手70多名,广大群众自觉开荒山、种果树,艰苦创业,自我脱贫,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同时,拟定了党员挂钩精准扶贫计划,对17户贫困户全面落实了挂钩帮扶计划,从生产、生活上给予得力的帮助和扶持。目前,已有12户贫困户脱贫,剩余5户2018年底将全面脱贫。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和农村党员成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堡垒和旗帜。

3.2 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

通过开展造血型产业扶贫,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工作模式,利用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参与市场竞争,建立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发展机制,使农民的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由原始简单走向组织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推动了农村产业集约化发展,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建立了长效机制。2014年、2015年、2016年村民人均分别为6300元、8800元、12000元,预计2017年人均收入可达1.7万元。2014年之前小梨洋村是空壳村,通过努力建设福建省扶贫两会支持的农产品储存冷库、乡村旅游农家屋旅馆等项目,2017年村财收入实现8万元。

3.3 基础设施发生明显变化

通过扶贫开发,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使扶贫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两年多来,基础设施总投资521万元,先后投资210万元用以小梨洋村到省道202线村道1.8 km拓宽改造,并对道路两侧绿化;中桥建设68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25万元,桥尾桥建设66万元,旅游配套防洪堤工程20万元,幸福院修缮14万元,自来水改造工程18万元,修建贯穿芹山自然村12 km的竹山便道(表1)。同时,投资50多万元用于河溪整治与水尾廊桥建设,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切实改变“脏、乱、差”的面貌。

3.4 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

2年多来,美丽乡村建设总投资686.3万元,具体建设项目:河道一期生态防洪96万元,外墙立面改造、平改坡123万元,旅游公厕2座45万元,生态停车场25万元,国宝公园建设135万元,环境整治77万元,生活污水处理78万元,村内周边绿化25万元,沿河商业街改造13万元,甘国宝后门路修整26万元,沿河一期路灯建设5.5万元,路口村标建设12.8万元,村内旱改水厕补助8万元。

3.5 乡村旅游初见端倪

小梨洋村旅游开发2年多来,给本村发展注入了生机,已经初步显示喜人的局面。2016年,小梨洋村日车流量在40部以上,日客流量约200人,在水果盛产季节,民俗活动节日,游客最多可达1500人,由于聚集了人气,给村民增加不少收入。据不完全统计,自助采摘水果、蔬菜超过2.5万kg,价格是市场收购的2倍;农家乐、民宿也引来许多游客,总接待近3万人次,其中,接待北京、上海、福州、宁德客人4批58人,北京、上海客人还有意向联手搞候鸟式养老,目前正在洽谈中。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已落实,开业后拟招收贫困劳动力5人,建设自助采摘园辐射贫困户3户,并与贫困户签订农家乐食材供需协议等。

4 巩固提升建议

4.1 巩固并强化支部领导核心

支部是领导村庄发展的核心,党员是中坚力量。村支书、村主任的视野要从小组格局提升到整村推进格局,進一步激发党员的战斗力,发挥表率作用,形成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

4.2 牢固把握产业驱动发展

产业是村庄发展的引擎动力。当前,在抓好传统种植业的基础同时,围绕乡村旅游“六要素”,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用强有力的产业带动,加快实现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确保扶贫攻坚取得实效。

4.3 加固外部资源投入渠道

村委应积极主动与挂钩帮扶单位汇报沟通,争取帮扶单位继续稳定投入,并加强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

4.4 稳固结对扶贫保障机制

继续严格实施项目经费使用程序、手续,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同时逐级推动整村脱贫的计划,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实施帮扶,增强造血功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参考文献:

[1]王亚楠.中国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2]陈烨烽,王艳慧,赵文吉,等.中国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及贫困类型划分[J].地理学报,2017(5):1827-1844.

[3]杨芳.驻村“第一书记”与村庄治理变革[J].学习论坛,2016,32(2):52-55.

[4]王亚华,舒全峰.第一书记扶贫与农村领导力供给[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1):82-87.

(责任编辑:林玲娜)

猜你喜欢

宁德乡村振兴
宁德再启阻击战
宁德时代为何是新“股王”
宁德时代新技术或使电动车续航超800公里
宁德车里湾锂离子 动力电池基地已开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