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方略研究

2018-09-10王艳峰

宁夏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话语

王艳峰

摘要:進入新的时代,中国面临如何科学有效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课题。思想理论的传播要分别对待,对内传播要凸显聚合,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主流话语传播效力,形成话语传播合力,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外传播聚焦认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而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获得普遍的价值认同。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话语;价值认同;传播方略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8)06-048-006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P10)强国时代的中国面临着发展起来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结构需总体转型升级,利益主体与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多样,主流意识形态容易出现认同危机,亟需整合共识,凝聚力量,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同时,中国发展的强大生机活力在影响国际格局和局势的话语分量在逐渐加大,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站在了独立性、引领性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政府需要加强国际认同,减少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促成稳定、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的形成。因此,科学有效地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描绘人类发展的美好蓝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的重要任务,有必要对其传播方略进行深入研究。首要的是定标,确定历史方位,找准出发的原点;对内传播着眼于聚合,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外传播寻求国际认同,争取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定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正确认识新时代的时空维度。马克思在致斐迪南·多梅拉·纽文胡斯的信中讲到:“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2](P541)当前的“历史环境”就是新时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在时间的横向坐标上,要明确“六个走来”,即新时代的中国从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中走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来,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走来,从近代中华民族由衰而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走来,从中华文明5 000年的传承和发展中走来,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潮500年风云激荡中走来。[3]每一个时间段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基因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1](P8)。我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总体上实现小康,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就是在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的历史性变迁,就是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环境。认清这个时空坐标系,有了明晰的时空感,前进的方向才不会迷失。

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的现实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历史上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变迁过程。党的八大(1956年)明确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这个认识是符合当时中国发展实际的。然而,八届六中全会(1962年)却做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认识,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巨大的破坏。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在深入反思的基础上,把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连续36年作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十九大报告在继八大、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客观现实,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新的研判和表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生产力低下,经济状况薄弱,人民群众热切期望能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对小康生活充满了热切的期望。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奋斗,当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对全球经济贡献率超过30%。人民的生活需要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不仅是对于吃穿住行的要求,而且提出了更多样化的需求,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这是在总体上满足“吃喝住穿”基本需求后的与之同步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的历史活动,用马克思的话来讲就是“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5](P159)。在我国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的同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我国最为基本的国情,相应地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量”的需要转向了“质”的需要。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需要迫切要求有效地供给。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揭示出,从物质文化的需要到美好生活的需要,中间需要补充的首先是精神文化的需要,要求精神文化方面的供给。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只能通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供给来实现。所谓的“供给”就是提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内容和形式,因此既需要有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其中。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是对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改变前提下的阶段性新特征的提炼,是人民群众对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需要的积极回应,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新需要的自觉满足,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的自豪感,同时也表征了对我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伟大历史跨越的美好向往。总的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科学论述,深刻地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伟大情怀。

正在崛起的中國,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奋斗目标,毫无疑问,“强起来”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我们更加坚定地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信地凝聚中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更加明确地担负起为世界和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使命担当。

二、聚合:凝聚民众的共识和力量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世界历史发展表明,任何一个伟大民族的兴盛,除了需要雄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渐趋完善的制度体制外,还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凝心聚力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概莫能外,这项开创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事业同样需要众志成城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需要加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力度,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效度,形成话语传播的合力。

(一)增强主流话语传播的效力

探索政治驱动的长效机制。政治驱动是中国大国治理的特色,即以政治作为发力点带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进步与变革。十九大报告是新时代中国的宣言书,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作用,我们要充分考虑时效性的问题。政治动员下的社会民众处于集体兴奋状态,容易出现大量的意见附和现象。由此带来的“政治认同”往往是外在的、不长久的和不稳定的。特别是在信息来源无限膨胀的时代,随着时间的推延,从众民众势必会从外在转到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当下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不如意的碰撞将再次凸显。在很大程度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与单个人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境遇形成反差,最终将会体现为人与自我的疏离。如何应对这种疏离成为政治宣传教育的关键。“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2](P409),个体作为单子,在社会的框架内结成或真实或外在的整体。这个整体的紧密程度,更多地依凭个体的思想观念和整体素质,而对其产生很大影响的恰是现实与内心的自洽程度。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P422)。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要视为一个独立的我和另一个我的关系,只有当我行动的理由成为另一个人行动的理由而不互相妨害时,才是一个符合实践法则的正确行为。从人与自身的关系到人与人的关系,需要经过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即价值理念与动力机制。理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种源自内心理性认同的深层理念与生活现实的和谐互动。进而言之,一个国家新的理念和愿景,要转化为本国民众的本心认同与现实力量,需要我们积极探索长效动力机制。有学者提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然环境与实然环境对接,让话语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并运用现代媒体将话语的所指和能指顺利缝合”[6],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长效机制发挥作用的一种有益探索。

探索传播途径的具体多样性。当前的政治信息传播以“整体性获知”为主要的特征,认为“传达到了”“会议开了”,宣传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样的情况,在实践上是懒政怠政,在实质上就是形式主义,思想根源是形而上学。政治信息传播的渠道是具体多样的,从传播学理论上讲,组织、人际与大众传播三种渠道中,任何单个渠道都无法完成宏大的基于沟通的传播。人是社会性动物,交往与生产都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总在影响他人和被他人影响。组织传播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纵向的组织传播的有效实施,需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向度。也只有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下,才能形成上下互动,从而有效地克服信息失真或丢失的现象。人际传播能弥补组织传播反馈不够迅速的缺陷,是一个双方关系不断协调的过程,有益于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大众传媒具有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传承、娱乐大众等基本功能。一个国家重大事件的传播,往往是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共同合力的结果,三种传播样态的耦合程度,决定了整个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因此,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就其内在逻辑而言,基础理论之“真”是基础,实践后果之“善”是关键性因素,传播方略之“效”则是重要保障,三个方面有机衔接,不可偏废。相对于宏观形式的宣传方法,我们更应关注“微观”的效果,针对持有不同倾向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分类施策,精准传播,这就需要综合运用科学、民主、法治的方式,构建一套合理、开放、高效的传播机制,让社会上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迸发出来,提升人们的共识。也只有依托这样的体制机制,才能有效地不断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形成话语传播的合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凸显党作为主流思想传播的主导地位。近代以来,中国由衰落走向强大,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引导力。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时刻带领广大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时期逆风上扬,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保持了社会主义的旺盛生命力。当前,我们在对社会主义运行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清晰认知的基础上,全面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因此,党作为思想的引领者是历史地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5](P413)共产党人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其作为传播主导责任的基础要求。习近平讲,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因此,增强全国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文化发展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

实现政府话语与社会话语的良性互动,形成话语合力。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在描述帝国的滑稽剧中讲到,“法国农民一旦对拿破仑帝制复辟感到失望,就会把对于自己小块土地的信念抛弃;那时建立在这种小块土地上面的全部国家建筑物都将会倒塌下来”[5](P769)。历史警示我们,从话语权的角度看,抛开体现人民意愿的社会话语是不明智的、很危险的。当前,社会利益主体和需求表达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政府话语是传达公共政策、发布权威信息的主渠道,它具备鲜明的政治目的性和严谨的规范性,而以社交媒体、自媒体及各种人际传播为载体的传播渠道,与政府媒体或并行或交叉地传递着信息。社会话语不仅是表面的语言和交流活动,而是与政府话语博弈的社会权力的争夺。这种“争夺”,显然不是意味着“官”与“民”的对立,“主导性言论”在政府话语和社会话语之间的流动与博弈恰恰是有益于我们的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进而促进政治文明的进步。正如政治传播研究的鼻祖卡尔·多伊奇提出的公共舆论的“瀑布模型”所描述的:一条政治信息的传播,犹如一条瀑布从高处流下,要历经经济、政治、社会精英、大众传媒、舆论领袖、人民大众等每一个层面的打断、改造和反馈,才能形成最后的舆论。在这种全新的传播机制和舆论环境中,若政府话语不顾及社会舆论的传播过程,在多音齐鸣、众声喧哗的话语场中,只能陷入“自话自说”甚至“被”社会话语言说的尴尬境地。为提高政府话语权以谋求社会的支持,政府话语应放低身段,积极主动。[7]有学者提出,要把无产阶级伟大革命领袖成长的过程做成卡通片,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做成漫画,以图片的形式讲述中央文件精神,这种融声音、文字、图片于一体的做法值得借鉴。[8]

三、认同:中国“强起来”如何被理解与接受

相较国内话语传播的角度,国外的话语传播因地缘文化、知识背景、接受对象等的不同,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韬光养晦”“和平崛起”是表述中国自我身份的主要叙事框架,其思维特征是,尽可能地弱化“强起来”理念,认为一旦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比较强硬或彰显实力,就会引起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媒体炒作,这势必会恶化中国的外部发展环境。因此,我们的传统做法是对外来质疑进行被动解释,尽力避免引发带有刻板偏见的“中国假想敌”“争夺全球霸权”“中国强硬论”的恐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12年以来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上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然而,当前的现实是,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与经济的成就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相比,在整个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仍然较弱,仍然是“西强我弱”的局面,我国在“中心—边缘”的传播模式下仍处于边缘地位,仍然存在着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尴尬境地。在世界政治格局和政治话语体系中,中国没有应有的 “定义权”和 “设置议程”的机会;中国国家的政治形象更多地被“他说”“他塑”,甚至被歪曲和丑化,理论话语权的核心概念和议题仍然受到西方思想资源的强烈影响,比如,福柯的“权利话语”、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约瑟夫·奈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划分,都强烈影响着学界的话语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只有招架之功,单一进行反驳性宣传,不能有效化解国际社会的疑虑,给国家形象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人类文明是生成的,而不是预成的,生成就要有一个动态的过程。西方一些国家的民众长期浸润在“主流媒体”的话语环境中,逐渐成为卢卡奇笔下的“物化”的人。由于科学技术理性的盛行,人们丧失了个人的主体地位;人屈从于物,人的命运受制于物。马克思在《新的对华战争》中讲述,英国侵略者在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的报纸极力地为当局辩护,突显了政治倾向,以至于“现在要对这里所谈的事件的真实情况作出最正确的判断,不能根据帕麦斯顿派报刊上登出来的东西,而要根据这些报刊在最初刊登上次大陆邮班带来的消息时故意不登的东西。”[5](P830)西方主流媒体的倾向性宣传,加之西方喪失主体独立性和判断力的民众,使得中国所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形成需要较为长期的过程。中国作为政治上负责任的大国,其“参与者、合作者、遵循者、塑造者”的国家形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足够的耐性和心理预期。我们的大国外交要想取得成效,就要既符合人类文明生成的客观规律,又积极开展细致具体的长期工作。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构建中国话语传播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表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中国获得了独特的存在形态,社会主义中国在全世界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举世瞩目。因此,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等话语的传播不仅要站立在概述中国创新性发展的高度,更要讲好中国故事,肩负起“反哺”世界文明的责任,为人类贡献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财富,最终实现“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P59)的世界“大同”梦。

在对外沟通中,首要解决的是立场和出发点的问题。话语权从来不是空洞的,归根结底表现为我们为人类提供解决自身各种问题的更优方案。对外传播首先就是要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急切需要解决的矛盾与问题的成功经验和方案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必须坚持中国立场和国际表达的原则。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9](P639),人类不分民族种族都有维持和发展个人生命的权利,人类也面临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共同挑战。各个民族、国家由于历史、环境等原因,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样态。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6](P251)因此,在坚持话语自信、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依托共同价值的理念的前提下,我们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效传播。以世界梦的基本价值观为内核构建中国话语传播体系,应在武术、围棋、民族音乐、纪录片等基础上拓展传播内容,重点传播中国的“和合”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并以精彩的故事、丰富的内涵,阐释中国的民族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重视文化取向的吸引力维度。政治宣传和刻板内容容易给接受者造成一种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让接受者本能地抵触或防卫,不利于信息的接受。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人类通过共同的切身的体验形成的“通感”,这是跨域种族、肤色、语言等之上的人的“类”的根本身份认同。这种认同不需要任何强制力,恰恰相反,是文化认同的吸引力使然。实际上,这种吸引力是对人性和心灵的呼唤,是同为类存在的人所共通的情感。“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9](P128),才能让渡自己的认同,获得别人的认同。基于这种心与心的交流和回馈的文化认同是无形的,却具有无限的力量,它可以让人潜移默化地喜欢上一种文化形态、一种价值理念,并将其上升为一种基于既有经验基础之上的观念认同。在新媒体时代,应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与治理,把新媒体打造成传播主流文化的利器。尽量以语言、教育和风俗等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论。进而言之,解构国际话语霸权,淡化零和博弈和对抗色彩,消除国际误解,寻求国际共识。

强化多元表达,实现精准传播。只有多元的表达才更真实,更有故事性。对外交流中,在坚持政党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自觉培育“社会”和个体作为主体的传播功能,形成三者互补良性互动的多元主体格局。政党主体,是从宏大的、整体的、抽象的逻辑层面开始,而社会与个人则以最近的、微小的、具体的认知作为兴趣点。后者传播的内容更具接近性,更易让原有的观念演变为开放的话语认同,这将是我国在不均衡的国际传播中的重大突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工程,就是要推助主体多元,使得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五彩斑斓的文明样态所构成的共同体。各种文明与价值理念的国际认同既依赖于其内容的普适性,又依赖于其形式的“扩散”和 “广泛传播”。只有当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国际社会广为传布并得到普遍认同的时候,文化软实力才算是真正提升了。在这个意义上,传播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关键所在。就一国而言,文化软实力就是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和结果。破解中国受偏见的形象和国外媒体的刻板标签,就要让国外民众认同中国的发展将惠及全世界,进而达到润物无声地影响到其他国家民众和精英阶层的思维框架、价值理念和立场观点,从而真正赢得国外民众的广泛认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质上是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关于大国成为强国,即强国时代中国的理论,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自信”和“定力”。党的十九大報告是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价值论上更加注重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观相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坚持立足中国实际、把握时代趋势,推进与优化中国话语传播体系的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内外传播,必将更好地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徐伟新.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方位[N].学习时报,2018-05-21.

[4]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朱文婷,陈锡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建构的三个维度:观点辨析及路径探讨[J].理论与改革,2015(04).

[7] 荆学民,苏 颖.不同话语的身段与博弈[J].人民论坛,2013(05).

[8] 李 伟.网络宣传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J].宁夏党校学报,2014(06).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话语
画与理
中国美术评论话语多元谱系和当代重构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话语特征分析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向日葵
博弈
苍茫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