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传承与创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8-09-10钱镇

宁夏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钱镇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传承与创新,是理论、政治与实践三重逻辑的有机统一,蕴含了发展的基本立场、依靠力量、价值目标与价值评价等丰富的思想内容,它们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这一思想赋予了党执政宗旨的时代新内涵,适应了新时代人民需求的新变化,拓展了“人民”内涵的新维度,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新境界。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8)06-080-006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的价值红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当代中国“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与“由谁享”等基本问题,是我们党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党的执政宗旨的继承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全新诠释,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成的三重逻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秉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属性,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理论层面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目标,在政治层面宣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執政理念,在实践层面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指向,建构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成的三重逻辑。

(一)人民梦想的理论阐释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奋斗目标是一个政党立场与情怀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说:“制定一个原则性纲领,这就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可供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1]中国梦正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个原则性纲领”,也是我们党的崇高奋斗目标。“中国梦”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核心要义,涵盖了国家、民族与个人三个不同层面,但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这是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对人民在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多方面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动阐释,是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宣誓词”,吹响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冲锋号”。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国梦”概念,并指出:“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3]这是从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党的奋斗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4]。这段论述立足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思想内涵与精神实质上完成了对党的奋斗目标的升华。总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对党的奋斗目标的宣示、明确、升华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人民立场的政治宣示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了政治条件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作了强调,多次对领导干部对人民肩负的责任做出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5]这是对党的执政立场的庄严宣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6]这里提出了政党性质的检验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论断。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形势产生新问题,新问题催生新实践。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更深的改革力度把改革发展事业推向前进,势在必行又迫在眉睫。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势必要动真格、啃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毫无保留地表明观点,坚决亮明身份、宣示态度,站稳人民立场。总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为新时代的党建和治国理政实践注入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灵魂,坚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执政立场,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创造了政治条件。

(三)人民导向的实践要求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阐明了实践指向

作为一个秉承“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政党,为了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目标,必然要求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国梦”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夙愿,一经提出便带有强烈的实践性。“中国梦”在国家层面谋求的是综合国力的增强,在民族层面谋求的是世界影响力的提升,在个人层面谋求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带着强烈的现实诉求。纵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实践,无不是围绕“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而展开。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从而把“以人民为中心”从理论层面落实到实践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思想政治、新闻舆论等工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总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涉及广大群众核心利益诉求的民生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成阐明了实践指向。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含的多重意蕴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创立之前,个别英雄决定历史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大行其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对这一观点进行批驳并指出:“历史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7](P286)“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P287)。这是对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地位的充分肯定。毛泽东也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创造者地位体现在:首先,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民群众在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和享有者的双重身份中成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作为社会生产力体现者的身份中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者。其次,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创造为精神财富的生产奠定基础,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精神财富,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源自群众的实践。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动力与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革命实践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作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当代理论形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当代新发展,内含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切成效由人民檢验”的全要素,体现在发展的基本立场、根本力量、价值目标、价值评价的各方面,它们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环环相扣,构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1. 基本立场:一切为了人民

为了谁发展,是发展所持的基本立场问题。在立场、观点与方法的三者统一中,立场是最基础、先决的因素,立场决定所秉持的观点以及所采取的方法。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根本立场和鲜明特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表明人民才是发展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

一切为了人民,要求我们在谋划发展、制定政策、推进改革时,始终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坚定维护者、积极实现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9]。一切为了人民,要求我们把一切从群众实际问题出发作为发展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最重要的方法论。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切实为人民谋利益。一切为了人民,要求我们把人民的向往和期待作为发展方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是今后推进发展的根本方向。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应新时代人民需求的新变化,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

2. 根本力量:一切依靠人民

依靠谁发展,是发展依靠的根本力量问题。人们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一切依靠人民,是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人民群众是主要依靠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历史方位上,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人民群众仍是必须紧紧依靠的主要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6]

一切依靠人民,要对人民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让人民首创精神得以充分的发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即是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10](P697),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

一切依靠人民,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就是要坚持“相信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树立群众观点是世界观,走群众路线是方法论,一切依靠人民,就是要将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起来,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彻到党的全部治国理政活动中。一切依靠人民,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打铁必需自身硬”,只有以人民为师,做人民的小学生,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获得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本领;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作风、克服错误倾向,才能汇聚民心、凝聚人民力量。一切依靠人民,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东南西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法论,二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 价值目标: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成果归谁享有,是发展的价值目标问题。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创造者的人民群众,必然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一切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要体现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上,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根本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11]。

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首要的是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共享发展理念倡导全体人民共同发展,致力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以实现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为目标,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精髓,必须始终贯彻。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致力于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就内涵和要求而言,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一致,二者最终的旨归都是为实现人民幸福,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必须始终坚持。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要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效卓著,但表现在收入分配、公共服务供给、教育就业机会等领域的不公问题仍较为突出。当前,公平正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建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公平正义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维护。

4. 价值评价:一切成效由人民检验

发展成效谁说了算,是发展的价值评价问题。作为社会历史发展主体与社会财富创造者的人民群众,也必然成为价值评价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发展问题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是这个标准的直接体现。只有依靠人民,让人民来监督和评判,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人民。

一切成效由人民检验,首要是保证人民的评价权。要使发展符合人民需求,让发展经得起人民检验,必须以人民群众的评价权作为检验一种思想是否具有人民性的试金石。从改革开放成效的评判,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效的评判,再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与执政成效的评判,都必须由人民说了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0]一切成效由人民检验,还要把能否给人民带来利益作为发展成效的检验标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使发展符合人民利益,让发展满足人民需要,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发展工作的晴雨表,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0](P698)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的时代价值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党执政宗旨的时代新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了整个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便提出著名的“宗旨论”。1939年2月,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一封信中首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命题。1944年9月,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纪念大会上以《为人民服务》发表讲话,从理论上对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做了深刻阐释。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做的《论联合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至此,我们党首次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予以确认。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更加注重人民的现实生活,在充分发展毛泽东“宗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群众利益至上”等理论,提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江泽民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高到事關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群众观,对新时期党的宗旨作了新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胡锦涛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确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利益无小事”等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与建设“服务型政党”的执政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近百年之际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形成了著名的“初心论”。他要求党员干部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实现了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提升,赋予了党的执政宗旨新的时代内涵。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了新时代人民需求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卓著、举世瞩目,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获得了巨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历了温饱到整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九大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相比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无论在人民需求方面,还是在社会生产方面,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人民需求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即将达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再停留在物质层面,还表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非物质”需要,人民需求不再只是量的增长,更体现为质的提升;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诸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现阶段的主要问题不再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不足,更为突出的问题已经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形成与适时提出,正是适应了这个关键历史时期人民需要的新变化,为更好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价值与方法论的指引。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拓展了“人民”内涵的新维度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的“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从质上说指的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以人为本”思想中的“人”与“物”相对,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的“人民群众”一脉相承。然而,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还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人为本”,二者在关于人民的界定上均立足于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有政治活动权利的社会人群,即当代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接继承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全内核,相比于“以人为本”侧重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强调生态环境对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从纵向时间的角度看,“以人民为中心”中的“人民”既包括了当代人民,亦包括了后代人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前途的深邃思考。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就是要让当代人民共同享有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不剥夺后代人民享受成果的机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纵向时间的维度,拓展了“人民”的内涵。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辟了当代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中国化。所谓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奋斗目标,也正因如此,才得到人民支持,获得今天的执政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吸收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合理内核,结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际,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最终形成了系统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不仅以全新的视野、理念和思维贯通与延伸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逻辑,继承并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视域下回答了“为谁执政”和“靠誰执政”的重大问题,而且丰富并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了群众史观的深刻内涵,开辟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的新境界,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的为民情怀与执政担当。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5.

[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12.

[3]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9.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7-2.

[6]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9]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10]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97.

[11] 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4.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