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实现路径研究

2018-09-10李虹

度假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自信文化遗产

李虹

摘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振兴乡村文化,主要方式包括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培育当地乡村文化遗产、大力开展群众性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乡村文化品牌的宣传、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的经济开发、拓宽对外开放交流途径等。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自信;文化遗产;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9-0096-02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习近平指出“山东要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要充分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底蕴”,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推动乡村“文化自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 乡村文化自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乡村文化是农村传统文化和农村居民的精神家园,它包含道德情感、社会心理、习俗、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是乡村在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乡村的物质生活和生活章法等。

乡村文化自信就是指乡村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的一种信心、信念,是乡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和自身理想信念的认可,对乡村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前景的充分肯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要把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作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点举措,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文化支撑。

2 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与原因分析

2.1 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1)社会很多人不再认同乡村价值观。随着社会追求经济利益的风气,传统乡村所尊崇的传统优秀品质与现代市场经济所提倡的利益追逐格格不入。

2)社会很多人不再认同乡村生活方式。现在社会中很多人认为在农村生活、工作没有前途,留在农村没有出息,一概否定,一无是处。

3)社会很多人不认可家乡的历史文化。由于很多传统技艺、民间艺术没有进行市场利益化,致使很多人认为已无存在价值,不具有让社会学习、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2.2 中国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原因,也与现实的乡村的经济发展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在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经济化的进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现是通过消耗一部分农业、农村、农民的相关资源来实现的。

其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城乡经济差距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但并没有有效扭转这种趋势。

同时,大众媒介传播中展现的城市形富有活力和激情,而展现农村的以落后、貧困、愚昧的景象,对乡村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理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乡村文化离原有的自信越来越远。

3 乡村“文化自信”实现路径建议

乡村“文化自信”是顺应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期待,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3.1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水平建设

农村居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清醒认识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真谛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样农村居民就更加清楚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3.2 保护传承当地乡村遗产

广大乡村蕴藏着富含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音乐舞蹈、民间艺术、口头传说、传统戏曲、饮食文化等;物质文化遗产如古代文化遗址、历史名人故居、古建筑等。

3.3 坚强群众性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

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是培育主体自信心的重要手段。要支持文化艺术活动,如表演、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摄影、书法等艺术活动在乡村发展,发挥自身的潜力潜能,提高自信心。

3.4 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乡村文化品牌的宣传

依托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力,赋予乡村文化品牌文化价值;利用新媒体全覆盖、高效率、精准化等传播优势,将乡村文化品牌进行及时深度的传播,使得乡村文化品牌的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3.5 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的经济开发

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具有历史记忆、民族风情、地域特点的特色小镇,形成以农家饭、农家特色民宿、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展览等为特色的旅游衍生经济,形成当地独特风格的系统的旅游产业。

3.6 拓宽对外开放交流途径

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之一,应该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心态, 积极吸收世界上其他优秀的乡村文化,同时也应该将城市文化中先进成分融入其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优化乡村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杨吉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20(1):24-27.

[2] 吴建伟.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乡土文化考量[N].贵州日报,2017-12-16(004).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文化自信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