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分析
2018-09-10马骞吕妮张燕
马骞 吕妮 张燕
摘要:该文从“互联网+”内涵入手,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应当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三个维度进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9-0054-02
1 “互联网+”内涵
长期以来,不同专家、学者、行业专业人士基于不同的专业视角、不同的教育背景、经验积累认知对“互联网+”内涵与外延给予了差异较大概念界定与诠释。本文经过对当前我国学术研究成果归纳,以及自身经验认为“互联网+”是基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基础上互联网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与延伸,是互联网发展史之中历史发展崭新阶段。“互联网+”,并不是将互联网简单的与传统行业、传统专业的简单相“+”,而是将传统行业、传统专业紧密集合于互联网发展、深化、优化过程之中,尤其是依托互联网发展之中相对应的资源优化、合理、科学配置基础上的深度融合。传统行业、传统专业在此发展进化过程之中,不仅仅是借助互联网的工具性特征,而是在整个互联网发展过程之中,达到内在行业、专业发展优化与升华,进而逐渐过渡到一个新层次。各传统行业、专业在“互联网+”时代呈现不断优化、螺旋上升的态势,并在此过程之中逐渐筛选,进而演化成新的行业与新专业,抑或传统行业、专业新形态。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能力构成
2.1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从高职旅游专业教育与“互联网+”层面来看,“互联网+”时代对于旅游专业教师教育理念、学生学习理念、教育资源集中、分配、传播,等均产生了较大影响。“互联网+”将传统高职旅游教育资源通过教师、教育媒介单向传递进程,重塑为旅游教育资源星形散射式传递过程,并且在整个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过程之中,教育者、学者之间界限日益模糊。在传统高职旅游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往往通过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教学实习、具有较强训练目标的单项训练等教学实践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高职旅游教育资源具有一定垄断性与独特性。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许多知名高校旅游专业教育资源跨越了学校校园围墙,依托于网络而遍布互联网世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能力提升途径与传统教育相比,更为丰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学校提供的旅游专业资源各不相同、品质各异,这就需要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必须有能力,并且能够细心甄别、遴选、归纳、总结。新时代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要结合自己长期教学经验、自己的学习经验,通过各种途径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旅游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兴趣,例如,通过在学校课堂教学之中设置有趣问题,引导学生去自己查询资料,形成小的论文成果;再如,和学生打成一片,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按自己兴趣去组建旅游专业知识团体,形成专业知识数据查询资源库,等等,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2.2 专业学习能力培养
与自主学习能力相比,专业学习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职旅游专业学习的成败。任何专业的形成与发展,并非一朝一夕。虽然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出现了大量新鲜事物,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各类计算机、互联网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教育内容、教育呈现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动。但是,从一个具体学科专业发展层面来看,任何发展都是基于专业发展基础的再度延伸。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一方面要具有充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時也必须下定决心努力夯实专业素养。单纯希望依托互联网时代大量旅游专业教育资源,不深究旅游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忽略学校专业课教师长期以来对于本专业知识、技能总结、积累、研究成果,则很难达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基本目标,是不现实也是不理性的。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高职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结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构建、重塑当前专业学科课程能力,并具有使学生进一步深造的专业能力。例如,在高职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具备中西方旅游资源分布、旅游专业发展差异性分析,增加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讲解能力,等等。
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在校学习所得的旅游专业学习知识与技能,最终都会在实践之中得到强化与反馈。无论是传统旅游专业教育,还是“互联网+”时代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育,都是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培养具有专业旅游知识与专业技能的高效实践性人才。“互联网+”时代,从高职旅游专业教育来看,其以高职旅游专业课程设计为设计基本理念,对于与之相关的旅游专业课程资源进行整合、重塑之后再次形成“被加工”过的旅游专业资源。“互联网+”时代旅游教育资源与高职旅游专业教育相比,由于其制作者,很大部分并非专业教育者,其内在的理论性、逻辑性往往较为欠缺。因此,在高职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各种途径所得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进行实践验证,尤其是对互联网之中充斥的伪科学旅游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纠正,通过不断的“纠正”训练以及具有较强训练目标的单项训练、实地考察,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曾晓花.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才智,2015(14).
【通联编辑: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