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2018-09-10汤曼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汤曼

摘要:小学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体育课堂承担着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角色。不同于文化课程,体育课程是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内完成,强调互动和实践的课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以培养学生体能为主,忽视了他们对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小学体育教育的经验,从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结合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探讨如何将其在体育教学中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开始提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其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中。体育课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关系着小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对培养其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

小学生的年龄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通过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为将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鼓励小学生形成锻炼的意识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从课程安排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必须达到锻炼身体的目标,也不超出其身体承受范围。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如果课程乏味就会使他们失去兴趣,达不到锻炼的目的。灌输课余时间继续锻炼的意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需要将课堂知识融入到课余时间,增加锻炼的机会。

(二)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全面技能

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门新出台的课程标准执行,每节课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上贯彻执行,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对实施效果进行测评,对不合理之处做出修改。教师通过系统的教育课程,确保小学生在体育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全面。

(三)在体育教学中实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

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是核心素养最根本的要求,体育教师为小学生设置的体育锻炼项目,必须充分发掘小学生的运动潜能,按照正确的锻炼方式,使他们从小打下正规方法运动的良好基础,减少运动损伤,同时提升体能。

二、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问题

(一)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实际

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仅仅会按照教学任务,按部就班的进行授课。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符合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身体发展素质。一般说来,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往往存在差异,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时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可是在当前的体育课堂课程设置上,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采用都是同一标准。

(二)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的体育课堂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的步骤都是先由教师做指导和示范,再由学生自行练习,最后由教师考核评价。课堂内容和时长都是固定的,教师没有进行创新,只是单纯按照教学计划机械地完成。教学模式的单一根本上是因为教学内容枯燥,无法完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和方法不适应现阶段小学生的需求。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堂缺乏兴趣,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很难提高。

(三)体育教学器材缺乏

在体育教学中,需要许多种类和数量的器材来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当前许多学校对器材的采购工作不够重视,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学,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在器材的选择上捉襟见肘。器材缺乏出现的结果就是多名学生共用一件,导致他们在体育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教师在师范讲解时也无法即时领会,教学效果不佳。

三、按照核心素养要求,小学体育教学需改进的措施

(一)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氛围。受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影响,当前小学生接受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对于过去落后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感兴趣,教师应多选择学生感到新鲜的课堂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多增加一些趣味游戏板块。教师可以将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将趣味性十足的游戏应用于体育课堂中,教学可以实现寓教于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做游戏时,锻炼了身体,无形中也掌握了体育项目的规则,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体育课堂如果仅仅有教师的讲解,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将失去了体育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可以给予学生做出示范,但是更重要的是鼓勵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比如,在体操课程教学中,将规范的动作由教师示范后,由学生来进行编排完整的动作,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指导和修改,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讨论,对动作的完成质量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

(三)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小学生了解的知识有许多,体育课程的设置不应仅仅局限于此,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开拓小学生的眼界更为关键。学校应更加重视体育教学,加大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丰富教学器材。作为体育教师可以借用互联网平台,发掘教学资源,创新适合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多观摩学习,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素质。

(四)根据教学实际,建立教学反馈

实现核心素养要求,需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的定量评判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才能掌握。教师要设计科学的教学评价问卷,在每堂课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实际来评判教学效率,教师根据反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根据某一时间段内的反馈情况,及时总结。将这些教学理论进行梳理,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教学。

四、结语

小学生虽然阅历和知识储备较少,但是对知识学习的速度很快,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这个年龄段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部门也要鼓励体育教师,在培养其核心素养工作中可以创新并拓宽各种渠道,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善学生的锻炼意识,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廖仁海.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 (04):62-63.

[2]贺妍颖.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 (31):3-4.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