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篮球特色课程研究与实践

2018-09-10顾炎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

顾炎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属于一项集体性对抗性的项目,兼具娱乐性与游戏性质,具有非常高的锻炼价值。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适时适当地开展具有特色的篮球课程。本文就在小学体育中实施篮球特色课程,做出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特色课程;以赛促练;篮球技能

在新课改的纵深推进下,小学体育的教学需要发挥篮球的特色,打造新一轮的突破口,以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需求。教师要从传统的篮球教育理念中突破出来,摈弃以往单纯地为了比赛获得好成绩形成的篮球观。让篮球运动变成学生的“快乐篮球”,充分挖掘篮球的特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推广,并在工作实践中对其进行优化,打造具有特色的篮球课程。

一、选取适合并具有特色的小学篮球教材

小学体育篮球特色学科的建设,最基础的就是课堂教学。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并懂得篮球的基本使用技术和战术,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教授,这也是主要的途径。因此,各个小学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恰当地选择小学一到六年级的篮球教材,并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科学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移植。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要依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给予游戏化的改编和运用,开发出具有特色的篮球教学内容。在实际的篮球教材运用过程中,可以让一年级与四年级的教材搭配,二年级与六年级、三年级与五年级的教材搭配进行授课。教材的配合使用,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还能以富有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掌握同年级之外的一些体育基础技能。

二、各年级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特色安排

根据学生对篮球球性的熟悉程度,把学生分为三个阶段的水平,并相应地进行课时授课。

处于水平一阶段的学生,注重对他们篮球球性的熟悉与训练,在学时上设置16课时,占约33%的比例;处于水平二阶段的学生,注重对他们篮球控制的训练,在学时上设置17课时,占约37%的比例;处于水平三阶段的学生,注重对他们篮球简单攻防战术的训练,在学时上设置18课时,占约40%的比例。

教学内容特色课程安排如下:

一、二年级(水平一阶段):(1)原地左右手交替拍球;(2)直线或者曲线运球;(3)侧身跑、滑步、后退跑、后撤跑;(4)行进间往返来运球,适应急停、急起运球;(5)开展熟悉球性的篮球游戏;(6)学会运用简单的篮球理论知识。

三、四年级(水平二阶段):(1)转身、交叉步运球;(2)能够站在原地双手投篮、运球跨三步上前投篮;(3)练习胯下“8”字拍球和270度转身变向运球;(4)两人跑相互传接球;(5)能够使用单手进行肩上投篮;(6)练习简单的三对三攻防传球;(7)开展篮球控制游戏;(8)学会运用简单的篮球裁判知识。

五、六年级(水平三阶段):(1)双手能够各拍一个球;(2)两人跑动传接球并配合上篮;(3)同侧步、交叉步进行突破;(4)三对三攻防练习;(5)全场的人与人互相盯着进行攻防练习;(6)进行3--2或者2--3区域联防小组对抗赛;(7)开展篮球攻防游戏;(8)学会运用简单的篮球裁判规则。

以上的教学内容特色课程安排,需要在篮球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磨合。教师要注意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相结合,进行多样性与个性化的探索。要做到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性和精细化,对于学生喜欢的内容和教学形式,要多给予修补,增强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性探索。

三、实行以赛促练的教学模式,加强实战性练习

想要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用技能,需要结合实战性的练习,实行“以赛促练”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小学体育篮球课堂教学的特色化、多样化与常规化,促进小学体育区域性的教学改革。

(一)班内铁三角联赛。“铁三角联赛”主要是由本班的学生组成的,三对三的篮球比赛。可以设置为每一个学期作为一个赛季,实施循环赛制。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依据本班的人数、篮球掌握熟悉程度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编制出队员名单表和比赛对阵表,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来进行练习。至于比赛项目,可以让每个小组的队长进行协商,决定采用投篮、对抗赛或者是运球等;对于比赛的成绩自行记录,并由每个学期末让教师收回,进行相关的统计。

(二)个人挑战赛。每个学校应该于每学期句型一次挑战赛,并以年级作为阶段,设定好男生、女士组别。分别设置三分钟全场运球投篮区、270度转身变向运球区、一分钟2分区或者3分区定点投篮区,这些比赛要在教师的监控下,引导学生用灵活的步伐进行放手训练,确保做到动作合理、到位。

(三)五人制联赛。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可进行“20人迎面运球接力循环项目比赛”,男生、女生各10人,比赛规则是记名与记时结合,如果得分相等,以总时间少者作为靠前的排名。四、五、六年级进行全场五对五比赛,比赛规则是分四节,男生、女生各计其成绩多少。

四、总结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同时还具有育人功能。学生在学习篮球技巧的时候,能够掌握篮球运動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比赛形成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和谐发展。教师要遵循“小篮球、大体育”的教学理念,组织特色篮球课程,提升篮球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郭雪峰.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打造小学篮球特色[J].新课程·小学,2015 (1).

[2]刘国洪.“小篮球”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实践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 (4).

[3]何凤明,周洁,刘火邻.谈偏远小学篮球特色项目建设策略[J].生活教育,2014 (24):95-96.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
儿童心理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太极拳教学训练活动的探索与分析
浅析“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浅析
对小学体育足球训练教学的点滴思考
关于小学体育业余训练的研究
试分析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如何高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