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探讨
2018-09-10蒲应秋王萍
蒲应秋 王萍
摘 要: 贵州茶业发展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这是发展贵州茶产业的先天优势。近年来,贵州茶业发展迅猛,茶园面积跃居全国首位。尽管如此,但贵州还不是茶业强省。究其原因,贵州茶文化发挥效应不显著,品牌影响力较弱是贵州发展茶产业的短板。实践证明,茶业与茶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深入挖掘贵州茶文化,以文化引领、保护传承的理念宣传,打造和提升贵州茶业,推动贵州传统茶与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当前贵州茶人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脉络,重点探讨贵州茶文化研究现状,对此研究进行反思,从而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贵州;茶文化;历史;现状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3-0007-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3.002
“茶文化”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众说纷纭,学界难有定论。就其众家之观点,丁以寿先生为茶文化作的界定似乎更全面。他说“茶文化在本质上是饮茶文化,是作为饮料的茶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具体说来,中义的茶文化主要包括饮茶的历史、发展和传播,茶艺和茶道,茶俗,茶文学与艺术,茶具,茶馆,茶与宗教、哲学、美学、社会学等,茶学史,茶学教育,茶類和名茶等。茶文化的基础是茶俗、茶艺,核心是茶道,主体是茶文学与艺术。”[1]从这个层面来说,茶与人文社科相关的学科都是茶文化研究的范畴。从全国来看,贵州茶文化研究起步较早,茶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一些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局部或个案研究,缺乏整体性或宏观性研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较作全面研究。
一、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
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茶文化历史悠久。1980年科研人员在晴隆县和普安县交界处发现一枚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确认为四球茶籽化石,距今至少已有100万年,是迄今为止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籽化石。[2]另,据我国老一辈茶叶专家考证,野生大茶树在黔北赤水河流域和黔西南沿南北盘江及红水河各地发现,这就是黔北大茶树(大茶)和黔南高树茶(高脚茶),但其中也有许多是栽培型的或是栽培后抛荒的大茶树。[3]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记载贵州茶的传世文献资料较少,导致贵州茶文化研究相对滞后。
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的历史来看,它与文人士大夫的倡导和推崇密不可分。自唐宋以来,随着饮茶观念的形成和茶俗文化的广泛传播,文人士大夫介入各种茶事活动,留下无数茶诗文。就贵州古代茶文化研究内容而言,文人士大夫对茶文化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茶为题,用诗词赞美贵州茶。宋人黄庭坚《阮郎归》(其一)描述贵州务川的都濡茶: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腌斗圆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4]
黄庭坚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在这首词里详细描述务川都濡茶采摘、制作和贮存过程,还颂扬都濡茶汤滋味,以他在宋代文人之间的影响力,无形之中把都濡茶的名声向外远扬。
明清时期还有很多文人士大夫留下大量茶诗词。如明代孙应鳌、王尊德、徐世垓、陈文学、冯时可、周瑛、谈亮、谢秀三、越其杰、杨文聪、徐以新、通醉、钱邦岂;清代吴中番、周渔潢、洪亮吉、余上泗、黎庶昌、章永康、姚华等的茶诗词作品,在不同程度上颂扬和描绘贵州茶的特色和文化底蕴。他们不仅为贵州茶文化做出贡献,还为研究贵州茶史留下宝贵资料。
二是地方志记载贵州茶产地和茶俗。清代,黔籍著名学者郑珍、莫友芝编撰《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详细记载贵州产茶情况:
茶: 《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蔎。杨雄《蜀都赋》:‘蔓茗荧郁。常璩《巴志》:‘园有香茗《茶经》:‘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茶谱》: ‘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制于早春。《太平寰宇记》:‘茶生益州山谷,凌冬不萎。三月三日採,干而饮,令人不睡。《明统志》:‘茶,府县俱有。施肩吾《蜀茗词》: ‘欲道琼浆却畏嗔。《仁怀志》:‘小溪、二郎、土城、吼滩、赤水产茶,树高数寻。额征茶课。按: 五属惟仁怀产茶。清明后採叶,压实为饼。一饼厚五六寸,长五六尺,广三四尺,重者百斤,外织竹筐包之。其课本县输纳,多贩至四川各县。圃中间有种者,与湄潭茶同,亦不能多也。又有老鹰茶、苦丁茶、女儿茶、甜茶,皆生山谷。[5]
《遵义府志》还辑录独山、都匀、福泉一带民俗歌谣花灯《采茶调》中的《十二月采茶歌》。其内容如下:
上元时,乡人以扮灯为乐。用姣童作时世装,随月逐家双双踏歌,和以音乐,艳以灯火,抑扬俯仰,极态增妍,谓之闹元宵。其中所唱《十二月采茶歌》如‘三月采茶茶叶青,茶树脚下等莺莺‘二月采茶茶花开,借问情侬几时来,音调清婉,莫详所自。考吴震方《岭南杂记》云: ‘潮州灯节,各坊市唱采茶歌尤妙,有曰‘二月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 大姊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 两头绣出茶花朵,中间绣出采茶人。有《前溪》《子夜》之遗,是知天籁自然,矢口成妙,不可以操土风少之也。[6]
郑珍、莫友芝在《遵义府志》详细记载贵州茶叶产地、制作、销售及茶叶品种,还注意搜集当地茶俗文化,表明他们自觉发掘本土茶文化,有意识研究贵州茶文化。
清末民国时期是贵州茶业步入现代化茶业的开端,茶文化研究出现新的变化。特别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农业部中央农业试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在湄潭筹建试验茶场,派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刘淦芝出任当时中央农林部湄潭茶叶试验场场长。浙大西迁湄潭办学期间,与中央试验茶场积极合作,浙大以人才和科研器材优势,帮助指导试验茶场开展科学研究。他们联合办学搞科研,浙大聘任刘淦芝兼任浙大农学院病虫系教授,实现合作共赢局面。他们把湄潭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改进湄潭茶固有品质,引进异地优质茶种和杭州“龙井茶”的生产技术,促进湄潭茶叶质量全面提升。竺可桢、蔡邦华等浙大名流和社会各界常去茶场参观、品茶。爱好诗词的教授学者组建《湄江诗社》创作150余首茶诗,苏步青、刘淦芝、江问渔等在此吟诗、品茶、研究形成浓浓的茶文化气息。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夕,国内政治气氛浓厚,文化史研究处于敏感期。受其影响,贵州茶文化研究处于沉寂状态,留下学术空白,实为憾事。
通过梳理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唐宋至明清乃至民國时期,贵州茶文化研究以文人士大夫饮茶赋诗创作活动相关,茶文化研究与文学紧密联系。因此,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贵州茶文化研究,而是贵州茶文化形成时期。清以降,始有学者从审视的目光对贵州茶文化作有意识的研究。
二、贵州茶文化研究现状
(一)茶文化研究机构—科研院所和社团
从我国茶叶市场反馈情况来看,贵州茶叶产值和市场占有率不高,不少茶青依靠外省茶商包装走向市场。这主要是贵州茶叶品牌缺乏文化深度,难以全面发挥品牌和质量效应,贵州茶业发展必须转变单纯依靠扩大茶园面积实现增产增收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的力量引领茶业提质增效,这是做大做强贵州茶业的必然选择。深入挖掘贵州茶文化资源,提升贵州茶文化影响力是当前贵州茶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贵州茶界对此有深刻认识,相继成立茶文化研究机构。贵州现有主要茶文化研究机构有:
1.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贵州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39年9月,原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镇。1940年春,正式成立湄潭实验茶场,隶属中央农业实验所。1950年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军管会农林处接管,更名为“贵州省湄潭桐茶实验场”。1955年1月,更名为“贵州省湄潭茶叶试验站”。1962年,扩建为“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和“贵州省湄潭茶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73年9月,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单独建制,隶属贵州省农业厅。1983年6月,机构改革,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更名为“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2005年,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归属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名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7]它主办的《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该刊物设有综述·专论、研究·技术、经营·文化、其他等栏目,是贵州茶学及茶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
2.贵州茶文化研究会
2005年贵州茶文化研究成立,其宗旨是整合贵州茶资源、宣传贵州茶文化、提升贵州茶品质、打造贵州茶产业。其业务范围:组织、协调有关茶叶方针、政策、规划等的研讨、论证;有关省内外茶业团队、茶界人士的茶事联谊活动,开展茶文化培训工作;深入研究贵州茶餐饮及独具风格的茶食品;发掘黔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体现广泛的地域性、资源的优势性、民族的特色性,谋求茶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宣传普及茶知识、引导茶消费;有关茶文化的咨询服务;设立茶文化之家,营造茶业舆论阵地、繁荣黔茶文化。[8]显然,贵州茶文化研究会的宗旨和目标说明它是一个重要的茶文化研究社团。
3.贵州大学茶学院
2016年贵州大学茶学院成立,茶学院起源于原贵州农学院园艺系茶学教研室,1989年招收茶学成人大专班(二年制);1993年,招收茶叶经济贸易专业(三年制);2007年,在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设立茶叶方向;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茶叶方向本科生;2012年招收茶学本科专业学生。学院现有茶生物学系、茶叶工程系、茶文化系等三个系;附属设置茶学本科实验教学中心、茶文化传播中心、茶叶审评与检测中心等三个中心。[9]学院设置茶文化系、茶文化传播中心是茶文化教学和研究的机构。
上述科研院所和社团是当前贵州茶文化的主要研究机构。其中,尤以贵州茶文化研究会的成果较多,有文学创作、歌曲、专题片、电视剧,很多名人也加入到贵州茶文化建设队伍当中,让贵州茶文化逐渐被世界所知晓和认同。2017年贵州茶文化研究会举办“丝绸之路·黔茶飘香”贵州茶推介活动,让贵州茶文化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10]
(二)茶文化研究的领域
综观学界在贵州茶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其研究视野主要在以下六个领域:
1.茶业史研究
贵州茶业史研究,学界关注茶叶科技史和茶叶生产贸易史。茶叶科技史研究时段跨越贵州中古时期到近现代,涉及内容有茶叶科学研究历程、茶园发展状况、茶叶加工工序及茶类、制茶机械的发展进程、茶学专家名录、茶叶外销情况等,学者对贵州茶叶科技史的系统搜集、整理与研究,为研究贵州茶叶科技史提供借鉴,但这类文章侧重解放前后贵州茶叶科技史的梳理,对明清以前贵州茶业发展史讨论较为简略,缺乏史料支撑和印证。茶叶生产贸易方面,学界依据贵州各地方志对明清时期贵州茶叶产地做了整理,同时探讨当时茶叶生产和贸易。同样,这些文章在考察明清时期贵州茶叶生产和贸易时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对此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资料,以便充分说明明清时期贵州茶叶生产和贸易。纵观贵州茶业史研究,学界不管是茶叶科技史研究,还是茶叶生产贸易史的探讨,主观推断多,客观论述少,结论值得商榷。
2.古茶树资源调查
古茶树是一种珍稀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能为地方茶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贵州古茶树资源丰富,省内各地遗存不少古茶树群落。这引起茶学界关注,不少茶学专家和学者对此做了大量考察,发现贵州古茶树资源丰富,全身各地均有分布,他们对贵州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利用提出很多措施和策略,很有参考意义。这些保护古茶树的措施和策略受到政府的重视,促进我国省级层面第一部关于古茶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颁布。该《条例》对贵州省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法律责任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
3.名茶历史溯源贵州名茶品种较多,名茶历史悠久。茶学专家及茶学爱好者对贵州名茶的历史做了考察。这类文章追溯贵州名茶发展的历史,对贵州名茶分布、发展作了概述,提出贵州名茶发展的各种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这些文章不足之处在于对贵州历史名茶缺乏严密考证,尤其是明清时期贵州名茶考察,语焉不详,结论主观化,有待商榷。
4.茶文化与旅游融合研究 学界在探索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研究,其探索领域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全省的视角考虑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研究;这类文章综合考察贵州发展茶文化和旅游业融合的意义和条件,分析贵州茶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对加快贵州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二是县域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思考;此类文章认为茶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必将取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迅速带动地方脱贫致富。三是少数民族茶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的探讨;关注少数民族茶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作者认识到贵州茶文化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美,红色文化深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旅游业与民族茶文化有机结合,实现茶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毫无疑问,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但如何挖掘贵州茶文化的历史底蕴,将茶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需要做进一步探索。
5.茶业发展战略与建议近年来,贵州茶业发展成就显著。学界对此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以促进贵州茶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他们的研究视角:一是从贵州茶业政策实施角度思考;这类文章从贵州近年实施的茶业政策、茶业发展现状、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讨论茶业政策对贵州茶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贵州茶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措施。二是茶业人才队伍建设;这类作者认为贵州茶业发展急需打造具有创业开拓、管理、技术、茶文化等各类人才队伍,为贵州茶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储备人才。不难看出,茶业发展战略与建议类文章主要从贵州茶业现实状况出发,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并未探讨贵州茶业历史轨迹,也就无从谈及汲取贵州茶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6.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研讨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饮茶习俗多姿多彩。学者重点考察少数民族群众饮茶习俗。一是介绍少数民族茶饮冲泡过程及茶礼习俗;这些文章侧重少数民族饮茶个案调查。如贵州黔西南苗族的擂茶面和黔南苗族的打油茶制作过程以及黔西南、黔南布依族的饮茶习俗。二是概述贵州各民族饮茶习俗,对开发贵州少数民族茶文提出比较可行的建议。学界对少数民族饮茶习俗探讨的文章侧重当前各少数民族的饮茶习俗的记述,对其饮茶历史的源流研究很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入发掘。
不难看出,学界对贵州茶文化研究停留在事物现象表面,没有深入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各种成因。有的研究存在自言自语之嫌,缺乏文献资料支撑,难有远见卓识的观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贵州遗留下的茶文献资料较为匮乏,论证不够严谨;另一方面是研究者视野不够开阔,论述比较肤浅,以致研究成果没有深度。
三、贵州茶文化研究的建议
针对上述贵州茶文化研究存在问题,贵州茶文化研究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加大贵州茶文化的历史资料搜集、整理力度。整合贵州茶文化研究资源,全面系统深入挖掘贵州种茶、制茶、饮茶历史,形成一套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蕴并被大众所认知的贵州茶文化符号。具体而言,在茶与文艺、茶与民俗、茶与宗教、茶与礼仪及饮茶器具的历史沿革与变迁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研究空间。特别是茶与宗教、饮茶器具研究十分薄弱,茶文化学者必须加大这两方面的研究,全面反映贵州茶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二,深化贵州少数民族茶俗风情研究。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封闭的地理单元,造就“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风,形成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饮茶习俗,这是贵州茶文化最具特色之处。茶文化学者应当深入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区,对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做全面调查,结合苗、侗、仡佬、彝、水、土家和布依族等民族的日常饮茶习俗和婚丧嫁娶用茶礼仪,形成富有民族风情的贵州茶文化。
第三,加强贵州茶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研究。贵州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发展,一些产茶区未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存在重视短期经济利益,忽视长期发展规划,一些古茶树资源,茶文化遗迹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茶文化研究者,应当针对这些现象开展研究:一是深层次探讨茶文化资源亟待保护的原因及对策,形成茶文化资源保护的完善机制;二是贵州茶文化的传承研究,既要重视茶文化的学术性,又要注意茶文化传承的普适性。
第四,关注茶文化研究前沿动态。当前,茶与旅游融合研究成为茶文化研究者关注的领域。茶文化旅游是以茶业资源及茶文化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认识和欣赏茶业资源,感受、品味茶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亲身参与、亲身体验茶事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放松身心、品味文化、感悟人生为目的,集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11]贵州自然生态优越,茶文化资源多种多样,许多茶区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如何将茶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是茶文化研究者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结 语
茶文化是综合性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茶文化是茶业的生命,没有茶文化,茶业发展就会失去灵魂。贵州茶文化研究总体来讲取得重要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其不足有三:一是茶文化研究缺乏“论从史出”,特别是明清以前贵州茶文化研究似有人云亦云之嫌;二是茶文化研究有真知灼见的观点少,研究方法单一;三是治学态度不够严谨,茶文化研究有急功近利的趋向。 贵州茶业只有具备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才能发展更好,走得更远。贵州茶文化研究要立足贵州本土文化,加强本土茶文化资源的挖掘,提炼茶文化的核心内涵,丰富和完美展现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推进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茶文化传播,普及茶文化知识,以此增强贵州茶文化的创新力和生命力,从而更好为贵州茶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丁以寿.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学科定位和研究队伍建设[J]. 农业考古,2006(05).
[2] 游红.世界最古老茶籽化石将在贵阳首次公开亮相[N].贵阳日报,2011-07-07
[3] 陈椽.茶业通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23
[4] 唐圭璋,王仲闻,孔凡礼,等.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503
[5] 郑珍.郑珍全集(三)[M].黄万机等点校.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12-613.
[6] 郑珍.郑珍全集(四)[M].黄万机等点校.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80-681.
[7]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介.http://cys.gzaas.org.cn/dwgk_47119/dwjj_47120/201707/t20170709_1908814.
[8] 聂毅. 贵州省成立茶文化研究会[N]. 贵州都市报,2005-08-23.
[9] 贵州大学茶学院简介. http://tea.gzu.edu.cn/9887/list.htm
[10] 周芸吉,刘彦青. 茶载文道·文润茶香—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谈贵州茶文化[J]. 贵茶,2017(5-6):26.
[11] 白美丽.对茶文化旅游概念及相关问题的认识[J].福建茶叶,2017(8)
(责任编辑 赵广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