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准脱贫路径创新研究
2018-09-10李明珠王雪梅
李明珠 王雪梅
[摘要]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精神文明建设、经济持续发展、共享新发展理念为精准脱贫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基层干部脱贫任务繁重、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脱贫可持续性不够的问题仍然突出。因此,当前精准脱贫的主要任务就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逐步减少贫困人口;加强基层干部素质建设,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严把质量关,有效防控脱贫户的返贫风险;升级社会保障制度,构建长效脱贫机制。
[关键词]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精准脱贫就是对精准扶贫的强化,既要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使他们自主走出贫困,还要使贫困人口具备防止再次走入贫困的能力,达到永久脱贫。”[1]新时代下,全面从严治党、精神文明建设、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等为精准脱贫开辟了新局面,但是要实现精准脱贫还面临着众多的挑战,我们要适应时代需求,適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创新精准脱贫模式,保证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这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为实现精准脱贫提供了新的条件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党和国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全面从严治党为精准脱贫创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精准脱贫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新发展理念为精准脱贫提供了新思路。
(一)全面从严治党为精准脱贫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执政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营造出了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各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立场坚定、纪律严明、忠诚纯洁的党员干部是精准脱贫的生力军。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党员干部下乡进行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可以解决贫困地区扶贫人才缺乏的现状,并且为贫困村的发展带来新思路、新创意。首先,思想政治建设为精准脱贫筑牢思想基础。各级党委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积极做工作,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有序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十九大精神宣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着力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为民意识,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与活力,让党员干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其次,始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精准脱贫提供了坚实支撑。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基层党员干部是脱贫攻坚战的前锋。脱贫工作的实际执行在基层,基层党组织的扶贫脱贫工作组织能力直接影响着地方的脱贫成效。当前,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良好态势,为脱贫工作提供了便利。最后,严格的反腐态势催生了扶贫过程的清正严明,保证了扶贫资金和扶贫的精准到位,有效杜绝了“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二)精神文明建设为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改善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过程,更是改变群众精神面貌、规范乡风文明、改善群众生活习惯的过程,经济条件、物质生活的改善,需要有自立自强的新风正气作为精神上的支撑。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需要精准到每家每户,甚至精准到人,需要干部、群众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倘若大家在思想上达成一致,那么扶贫工作就很容易做了。首先,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贫困地区的文化基础明显增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越来越重视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政府的扶贫政策抓住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将文化建设与脱贫工作相结合,大力改善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开发文化富集地区的文化产业,以丰富农村人口的文化生活。当前几乎每一个贫困村都有了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文体广场和宣传文化科普长廊,这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满足贫困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其次,多彩多样的文艺活动,有效激发了贫困地区群众的内生动力。政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群众追求美好生活,通过开展送大戏、送精神、送技能活动,激发群众的生活热情,让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干劲。将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和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创作一大批顺应时代要求、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送技下乡活动,让群众学到了技术和才艺,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经济发展为精准脱贫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
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新动能、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强劲有力的经济发展势头势必为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提供资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首先,运输业的发展壮大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的产品销售、人员出行的难题。铁路、高速公路的贯通极大地便利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和人口的出行,如兰渝铁路途径甘肃兰州、渭源、彰县、岷县、哈达铺、陇南等地,极大地促进了甘肃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产品贸易渠道逐渐拓宽,打开了甘肃农产品的销路。其次,网络强国、数字强国建设为贫困地区的通信、物流、融资开拓了新平台。目前,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在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持续开展远程电商培训,为农村电商创业者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贷款优惠政策,鼓励农村能人返乡创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最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针对农村的好政策,让农村人口愿意回乡生活、创业。在新时代下,农村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美丽乡村建设给农村创造了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精准扶贫政策为贫困人的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贫困人口有更多的机会去致富。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能人返乡创业,开办当地土特产品销售店、发展种养殖产业、兴办特色农家乐,等等,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贫困户持续脱贫。
(四)共享发展新理念为精准脱贫凝聚了广泛的社会共识
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情况下,共享发展理念为贫困地区的建设凝聚了广泛的社会共识。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而一边却有几千万的贫困人口,这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小康社会的满意度”。贫困地区的发展需要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而共享发展理念可以破除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赢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争取到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多的人员和技术支持。首先,东西部扶贫协作为西部地区的脱贫提供了人才、技术、资金的支持。改革开放之初,西部支援东部发展,而在东部实现全面发展的今天,也应该以最大的力量来支援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论是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上,都要支持西部的发展。当然,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是推进西部地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对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作出了重要安排部署,如《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东西开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資金支持等作了重要部署,为东西扶贫协作指明了方向。其次,“百企帮百村”活动为贫困村的建设和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湿地广阔的新县陈店乡胡子石村,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县工商联、县委党校的亲情帮扶下通过招商引资、到户增收等方式,在巩固水稻茶叶种植的基础上,向发展特色养殖业和手工加工业转变,让远近皆知的贫困村变成了家喻户晓的致富村。最后,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为农户提供了技术支持。按照《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的通知》,在贫困地区建设“一百个”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等科技平台载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贫困地区建立“一千个”科技帮扶结对,最终实现“一万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的任务。这一工程将极大的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新时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发展,为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开创了新局面。把稳时代脉搏,抢抓有利机遇,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指日可待。
二、新时代我国精准脱贫面临的挑战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急剧减少,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贫困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但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艰巨任务,深刻反思贫困人口脱贫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一)贫困人口依然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重
截止2017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3 046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1 28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脱贫成效显著。但是要使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因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更大,无论从资金、技术、能力上都需要外部支援。在脱贫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每年至少脱贫1 000多万人的目标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来攻克贫中之贫、坚中之坚。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传统的煤炭、钢铁、水泥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的工作岗位减少,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增收效益下降。[2]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出务工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成本越来越高,而贫困人口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较少,因此,贫困人口的务工收入呈下降趋势。况且外出务工活动具有季节性、兼业性、间接性,也就是说外出务工人员兼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务工,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贫困人口的收入就会大大减少,家庭生活条件也会大不如前。农村人能在政策的鼓励下纷纷返乡创业,而贫困人口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自己创业致富。从贫困程度上来讲,当前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最深,深度贫困地区受地理环境、历史积累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文明程度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3],往后的脱贫难度会越来越大,脱贫成本也会越来越高。相对而言,深度贫困地区实现 “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较容易,而实现“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基层干部扶贫任务较重、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愈来愈重。在中央统筹,市、县抓落实的机制下,基层政府的扶贫任务愈加繁重。压倒性的扶贫任务使得基层干部为完成既定目标而走捷径,搞一系列的面子工程来达到短期的目标,既浪费了扶贫资金又辜负了群众的信任。而且政府系统中一直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4]的组织悖论,使得内部考核的准确性大打折扣。部分地区在脱贫硬性指标的压力下,给基层干部下了硬性脱贫任务,基层干部为了完成目标,整天在诸多的表格中穿梭,使得扶贫工作变成了“表上来,表上去”,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得到保障。部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思想觉悟不够,特别是少数村干部受知识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制约,会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属谋利益,直接占用了贫困人口的扶贫资源,损害了贫困人口的利益,贫困人口的情绪比较大,群众内部矛盾凸显,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而对于贫困人口而言,要实现脱贫致富有诸多的困难:一是“不愿”,缺少主动脱贫的意愿。政府大包大揽的扶贫活动助长了贫困人口的懒惰心理,抑制了脱贫主体的积极性[5],他们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自己不想奋斗,等着政府给钱、给物来脱贫;二是“不敢”,受各种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贫困人口不敢突破限制去创业致富;三是“不能”,贫困人口由于缺乏资金、技能、资源等生产要素,脱贫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不会”,贫困户找不到致富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不知该如何脱贫。地方政府为了省事,通过大包大揽、送钱送物的方式扶贫,养了许多懒汉,有的贫困户安于现状,不想工作,也不愿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致富,依赖政策不想脱贫。如若不发挥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脱贫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三)部分地区扶贫脱贫不够精准、存在返贫风险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长期的惠民政策,在具体的执行中,可能會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障碍,有些甚至是不可预见性的。如在异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搬迁对象的生计安排是一个十分艰巨的挑战性任务,要兼顾方方面面的事情,难免会出现一些扶贫脱贫不精准的问题。具体分析扶贫、脱贫过程,可以看出,当前部分地区扶贫、脱贫不精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硬骨头”还没有完全精准瞄准。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更需要精准,深度贫困人口的生活最需要保障,而深度贫困地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贫困发生率高[6],这就增加了脱贫的难度,要有效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需要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第二,工作中仍存在不严谨的问题。地方实践有时会与顶层设计发生冲突,导致脱贫工作中出现不严密、不精准的问题,部分地区犯了“急躁症”“拖延症”等毛病,部分政策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甚至有些地方把扶贫工作“文件化”“会议化”“表格化”,把大量的扶贫资金用在了制作精美挂图上。有些驻村干部思想认识和业务素质不够,存在不驻村、加驻村的现象,甚至与村干部串通一气,在考核评估中弄虚作假,导致“算账脱贫”“突击脱贫”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三,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不严密、不精准的问题。扶贫资金被贪污、挤占、挪用的现象在乡镇尤为突出,2016年中纪委监察部通报的扶贫领域325起突出事件中,有86%涉及乡村干部[7],在扶贫领域资金闲置、滞留等问题逐步凸显。随着扶贫资金投入的加大,扶贫权力的下放,乡镇干部的权限增大,但是干部的能力未能及时跟上,就会导致权大于责。政府的项目规划不够合理,导致项目接不着、整不动,资金使用不公开不透明。另外,贫困人口具有脆弱性,在外部力量的支持下脱贫,而在面临灾难、患病等突发因素时极易返贫,脱贫持续性不高。因此,农户的脱贫可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关注。
(四)针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自2007年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之后,国家贫困治理体系形成了开发式扶贫与兜底式扶贫共同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顶层设计更加规范,保障力度逐步提升,为地方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应予以重点关注和有效解决。第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针对性有待提高。贫困人口因病、因学、因灾、因残、缺技术、缺劳动力等因素致贫,单一化的保障模式难以满足贫困人口个性化的需求。第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明显不足。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能够为扶贫提供极大支撑,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为扶贫拓宽资源渠道,还能以专业的服务方法弥补政府和市场手段的缺陷和不足,并为贫困人口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但是,当前的服务主要是物质层面的保障,专业性的精神文化服务发展十分有限,尤其在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各种基础设施服务建设相对滞后,服务能力十分有限。
三、新时代我国精准脱贫的路径创新
关于如何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做过重要论述,概括而言,就是通过“绣花式”精准扶贫,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决战决胜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巩固脱贫成果,保证长期稳定脱贫,防范化解脱贫攻坚风险,提高扶贫综合效益,探索脱贫新经验。而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要真正做到精准脱贫,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重点要在攻克深度贫困、提高扶贫干部素质、培养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上下功夫。
(一)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逐步减少贫困人口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有效解决深度贫困地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的问题,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较弱,教育、科技、人才等的不发达,仍是制约脱贫的重要因素。农户没有稳定的致富渠道,未脱贫人口主要集中在孤寡病残等弱势群体,可见,今后的脱贫难度较大、任务加重,必须采取实措施、硬办法。第一,制定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补偿建设、水电等资源开发的倾斜性政策。第二,搭建防范致贫、返贫的安全网。恶劣的自然环境、贫乏的基础设施、落后的教育、较少的财政收入等,共同制约着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脆弱性也时时刻刻影响着脱贫的可持续性,必须织就一张严密的风险防护网,着力保障脱贫人口不再返贫,使未脱贫人口迅速脱贫。第三,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脱贫致富。在极具潜在资源优势的秦巴山区,蕴藏着品种多样的矿藏资源、丰富的林草资源、特色土特产品、珍贵的中药材资源以及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资金不足和市场支持的缺乏,捧着“金饭碗”受穷的状态一直在持续。[8]如若合理有效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特色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新能源等产业,便可将此地区的“金饭碗”端稳放平,实现可持续脱贫。
(二)加强基层干部素质建设,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
基层干部是扶贫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和思想认识直接影响到扶贫、脱贫效益。在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压倒性的扶贫任务倒逼基层政府部门给基层干部下达硬性脱贫任务,部分干部迫于压力,犯了“急躁症”“表上来,表上去”等毛病。因此,必须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合理规避扶贫的人为不精准风险。脱贫的最终依靠力量是人,包括基层干部、贫困群众,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有后劲的脱贫。首先,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到基层主持扶贫脱贫工作。当前,扶贫、脱贫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在实践中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老干部缺乏干劲、保守、不敢闯、求安稳,将那些群众基础好、品行素质高的回乡务工青年、退伍军人、地方成功人士、大中专毕业生吸收进入基层组织,发挥他们头脑灵活、敢闯敢拼的聪明才智,可以为基层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技能培训。分批次组织基层干部进行党课学习、产业转型学习、网络信息知识等常识教育培训,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成为忠诚、有担当、有作为的农村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再次,加强对基层党员的廉洁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干部上廉洁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谈话,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推进基层党务、村务公开,激发和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最后,提高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农村基层干部面临多重压力,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待遇却不高,适当的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有利于激发基层干部的干劲。而脱贫最终依靠的力量还是贫困人口自身,故而要积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通过“扶志”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主动性,破除贫困人口“不愿”“不敢”的观念;通过“扶智”增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能力,各方参与解决“不能”的问题;通过“扶技”开拓贫困人口的致富门道,通过教育培训、农民大讲堂等形式解决“不会”的问题。
(三)严把质量关,有效防控脱贫户的返贫风险
脱贫攻坚战从2013年开始,按计划到2020年结束,这一过程时间跨度大、社会任务重,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大,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党员干部来说都是一场持久战。长期在高负荷、高压力下工作,难免会产生疲劳症,难免会有少数地区和少数干部产生抵触、厌倦、逃避进而出现敷衍的现象。为了有效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对扶贫全过程进行监督,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对贫困户的信息进行监管,制定符合农户个性化口味的脱贫方案。如借助微博、微信等软件,适时交流种植、致富知识。然而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支持政策对低收入农户所产生冲击的情况下,精准扶贫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风险将会更高。[9]面对如此的困局,应该尽快做出应对。第一,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低收入群体的发展,必要的时候用政策措施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为低保、五保户建房、养老等;第二,为低收入者提供就业和创业培训以及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就业;第三,将现行的农业产业化扶贫和就业扶贫政策的受益对象适当延伸到低收入者,虽然,低收入者没有资金、技术,但可以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分红。
(四)升级社会保障制度,构建长效脱贫机制
要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不少地区需要加快脱贫的速度。这一方面要求创新扶贫方式,另一方面要求有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兜底。第一,需要严把政策识别精准关。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救助的识别精度都有了较大程度的跃升,多数省份已经达到96%以上,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还有一部分急需保障的贫困人口需要救助。保障中的“优情厚友”现象,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因此,要有效调动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用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去帮助困难群众,也要实现对兜底保障的动态管理,通过“有进有出”来维护政策的权威性和公平性。第二,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兜底保障。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特别是兜底保障扶贫,需要不断地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公益项目的开发、公益产品的建设,并为“互联网+公益”等新型公益模式提供基础的信息支撑和平台支撑等。第三,夯实基层服务能力。兜底的对象主要是独居老人、孤儿、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他们资本积累少、无人看護、生活环境清苦、精神生活单调,很难通过外接帮扶和自身努力脱贫,必须在财政力量的支持下,保障其基本生活。可以通过各类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借助“农户+社会企业”的模式,来提升服务的品质,如在尊重服务对象意愿的基础上,用“财政奖补”的方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人群的服务。另外,要构建长效脱贫机制,预防返贫。脱贫人口长期富裕才是扶贫的最终目的,要通过教育扶贫等文化扶贫模式,提高贫困人口素质,达到“扶贫”“扶智”和“ 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积极性,创新自身生产方式,实现长期富裕。
四、结语
精准脱贫对于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的重大理论创新,经过五年的伟大实践,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巨大的成效。贫困人口急剧减少,贫困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贫困人口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依目前的形势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但是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仍然艰巨,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任务更加艰巨。虽然有完善而严密的顶层设计,但是各地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在实际的操作中面临不少困难,新时代要实现精准脱贫,必须有效的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进而实现可持续性脱贫。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举全国之力打赢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在提升基层干部素质、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织就一张严密的防范返贫安全网的基础上,将电商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相结合,实现全面脱贫与“扶智”“扶志”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虞崇胜,余扬.“扶”与“脱”的分野: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的战略转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1):41-48.
[2]易棉阳.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2016(5):139-144.
[3]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01.
[4]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8(6):1-21+243.
[5]陈文胜.脱贫攻坚的战略机遇与长效机制[J].求索,2017(06):90-95.
[6]陆汉文,黄承伟.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9.
[7]陆汉文,黄承伟.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40.
[8]邓正琦.山地区域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思路——以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0-15.
[9]李培林,魏后凯,吴国宝.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60.
[10]胡善平,杭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64-73.
[11]卜红双,王太明.精准扶贫思想的精神实质及实践路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35-42.
[12]易显飞,苏东扬.习近平科技创新观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4.
Research on the Path Innovation of the New Era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LI Ming-zhu, WANG Xue-mei
(College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730050, China)
Abstract:The new era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strict elimination of poverty from the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 the building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haring of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However, the probl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the remaining poor, the heavy lifting of poverty alleviation for grassroots cadres, the lack of endogenous motivation for poor people, and the lack of sustainable poverty alleviation are still outstanding. Therefore, the main tasks of current poverty alleviation are: focusing on deep poverty areas, gradually reducing poverty population;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grassroots cadres, stimulating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the poor; strictly controlling quality, effectively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ris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of poverty-stricken households; upgrading society Safeguard the system and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Keywords:precisely get rid of poverty; fight poverty and fight hard; comprehensive well-off; path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