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PI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分析
2018-09-10黄明芳
黄明芳
[摘要]亚健康是大学生心理状态中的敏感区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在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把握这类学生的性格、情绪特点、重要生活事件的影响是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重要环节。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特点和UPI等心理测试手段,为人们有效制定心理亚健康学生的心理监控机制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UPI;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一、心理亚健康的内涵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学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这样定义:“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1]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将健康的大学生心理状态理解为:有积极的环境适应力,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交往;有一定的情绪协调和控制力,意志健全;有一定的挫折承受力,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到目前为止,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界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依据经验标准和数据标准进行判断。所谓经验标准是指依据大多数个体的常态,即相对稳定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为参照进行比较衡量;所谓数据标准是指通过专业心理测验(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获得反映心理特征的数据,以此为参照进行比对。实际上,无论是经验标准还是数据标准所作出的界定都是相对的,大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健康与否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如果将心理健康的比作白色,将不健康的比作黑色,那它们之间就还存在一个灰色区域,这一区域我们将它称为“亚健康”状态。人的心理健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连续状态,亚健康是这一发展过程中除了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外的第三种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类型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年递增已是不争的事实,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数也很可观。以作者所在高校2015级学生为对象,进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调查,结果表明:在4 943人(实测人数)中,一类人员占21.51%,二类人员占27.84%,三类人员占50.66%。其中一类人员是指总分达到25分及以上,即具有的阳性因子数达到了25个,或是回答有过轻生念头的人员,可以是自认为心理有问题的人员。
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属于一类问题和二类问题的人员占总人数的49.35%,即心理状况很差和较差的人员所占比例在新生中有近一半,这是需要被重点关注的心理亚健康人员。由卡方检验表(表2)可知,卡方值为8.423(P=0.015<0.05),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在每一种类型的亚健康状态中,男女性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合表3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主要心理症状与后期跟踪访谈的结果可以将当前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即心理亚健康状态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种:
焦虑型。从临床心理学家的观察中可知,焦虑反应是带有不愉快情绪色调的正常适应行为。[2]可见,初期的焦虑是个体受挫又无能为力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具有某种程度的保护作用。但如果初期的焦虑反应无法得到释放或缓解,就会进一步产生深度的焦虑体验,即个体感觉自我存在感与尊严感的缺失,此时常常表现为“忘性大”“难以作出决定”“容易烦恼和激动”“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当现实威胁出现时,这类学生比常人更快、更易产生焦虑情绪,并且焦虑的症状不易消失。这类学生容易在某些生活事件的刺激下出现情绪异常,并常常伴有失眠、学习精神不振等状态。根据目前的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尊、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最大,是造成焦虑的最根本原因。[3]
强迫症型。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强迫症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类别,依次为:“人格性强迫、疑虑性强迫和精神病性强迫”。[4]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强迫症型主要体现为人格性强迫和疑虑性强迫,具体表现为“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做事必须反复检查”“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这类学生往往有以下行为表现,如固执多疑、思想狭隘,爱钻牛角尖,面对生活事件时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问题,主观性强,容易产生偏激的观点,对别人的意见和劝导置若罔聞。过于偏执的学生往往会我行我素地在偏激观点的诱导下做出偏激行为。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强迫症状在心理障碍中占据首位。[5]
敏感型。敏感一词本身是不含贬义的,具有敏感特质的人在适度范围内对外界事物或事件具有敏锐、快速的反应。而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敏感型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敏感特质是异于常人的过分敏感,通常表现为“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感情容易受到伤害”,这类学生常常会对特定的生活事件、环境表现出强烈异常的情绪,如烦躁、低落、甚至抑郁等。严重者伴随不良情绪可能出现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的行为,成为人们常说的“神经过敏”型。
孤僻型。孤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孤僻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重点观测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征。这类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人际敏感度和很强的自我意识,如“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平时表现为对人缺乏交往,常常独来独往;对事缺少热情,漠不关心,常常敷衍了事,甚至是不予理会。这类学生戒备心理较强,显得有些自我禁锢,针对这类学生的思想引导往往阻力较大,且容易成为心理观测点的盲区。由于这类学生长期缺乏人际交流和社会沟通,在理想与现实两个世界穿梭时,可能会导致孤僻症,并出现抑郁、烦躁等情绪,进而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以上所探讨的焦虑型、强迫症型、敏感型和孤僻型是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比例较高的心理亚健康症状类型,但它们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症候群,它们常常会相伴出现,或是伴随其他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出现。当个体原有的隐性焦虑、敏感或孤僻没有得到缓解或解除时,就会伴随其他症状发展成为稳固的症状,进而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三、心理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健康与否是发展变化的,促使亚健康心理形成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学界的很多学者专家已有相关的研究,观点主要集中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此本文将不做赘述,本文将探讨和分析的是促发心理亚健康发展成为心理疾病的主要诱因。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他将人的社会心理发展划为八个阶段,分别为: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基本不信任感;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感而避免“自我专注”;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大学生正是处于十七岁至三十岁的人生心理第六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心理需求和矛盾正是“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这是基于人际交往关系而形成的心理需求。处于这一阶段中的人往往会面临特殊社会心理任务或心理矛盾,顺利完成和解决是人格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对于心理亚健康学生而言,某些生活事件是引发他们发展为心理疾病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阻碍他们顺利解决人生阶段特殊心理矛盾的生活事件。因此,对这类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关注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干预工作和心理健康排查工作的前提。
(一)情感事件
感情需求、异性情感是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与他人建立亲密心理交流,摆脱孤独感的需求之一。但由于大学生还未具备足够成熟的心智与条件来对待和处理爱情矛盾或失败,一旦出现男女情感矛盾甚至决裂时,偏执型的学生往往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严重者容易产生消极影响,抑郁症或焦虑症。加之网络虚拟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现实与虚拟的穿梭间难以自拔,这期间有人或失去自我,或沉迷幻想,导致形成扭曲的恋爱观,并用以指导现实恋爱事件,在情感受挫时产生情感障碍心理。目前两性情感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首位诱因,特别是在一些突发性的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的案例中。
(二)宿舍矛盾事件
对大学生而言,宿舍关系是他们所面临的所有人际关系中最敏感,且最易产生矛盾的地方,因为“舍友”这一种人际关系对很多大学生而言是全新的,此前从未体验过的。并且宿舍生活的“朝夕相处”特性也决定了这是一个敏感地带。对于90后,同时又以独生子女为大多数的学生群体而言,与非亲人关系的同学在同一屋檐下和睦相处是他们入学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针对入学新生所做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显示“人际关系敏感”这一因子分值异常的学生较其他项多,另外通过对心理测验结果异常新生的谈话调查结果显示,引发学生产生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情绪状态的因素很大比例是源于人际关系,尤以舍友关系为多。
(三)违纪事件
近年来,大学生违纪、违法事件频发,有学者将大学生违纪分为三类:学习性违纪、生活性违纪和心理性违纪。[6]116一方面,违纪行为出现而导致的处分会引发心理亚健康学生进一步出现人格或心理障碍。如有些学生因考试作弊而导致校级处分时,会产生以死或自我伤害行为来胁迫学校放弃对他的处分,或是因此加重焦虑情绪,进而产生焦虑症。另一方面,一些偏执型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偏激的认知和偏执的性格而出现违纪行为。严重者会继续出现心理性违纪,即“因心理人格障碍、失常,在病態心理或变态心理情况下发生的违纪行为”。[6]116因此,违纪事件的发生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家庭变故事件
对心理亚健康学生家庭变故事件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三种类型:一种是家庭结构是单亲或父母离异后重组型。成长于这类家庭结构中的心理亚健康学生较常人更易出现心理或思想的异常和障碍。第二种是至亲或本人出现重大疾病类的事件。对生老病死的认识和接受也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接受的心理考验之一,对于敏感型或孤僻型的学生而言,这一类的家庭变故会增加他们的孤独感进而出现心理、精神障碍。第三种是家庭至亲中出现异常死亡事件,尤其是至亲如兄弟姐妹等出现自杀或其他的自我伤害行为。现实中有不少学生个体自杀的案例显示,学生的家庭中如果有至亲出现自杀行为,其在短期内紧随出现自杀或自我伤害行为的概率比较高。因此,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试筛查和后期跟踪访谈中,对“心理咨询史”“家族史”“服药史”的选项情况需要进行密切关注和跟踪。
四、关于大学生心理状态监控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预警体系的建立,就是要通过对某一组织系统或过程模式的信息和现象的反馈、分析,监测其偏离目标的程度,并对其可能发生的后果发出预先警示,以达到预防、调整或补救效果的系统机制。[7]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学生是引发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高危群体,因此,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体系是避免一些潜在心理风险的必要措施。目前,学界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构建的研究已比较成熟,高校普遍也都具有针对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但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云时代的到来,海量的数据资源和成熟的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手段必将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设带来新的启示。
(一)预警信息源的定位
“当事人个体遭遇的危机事件的性质及强度、个体的背景资料(性格特征、家庭情况、心理普测档案等)、个体既往应付危机的能力、外在的支持系统,危机事件对求助者在情绪体验、认知反应、思维方式、行为改变和躯体症状等方面的改变情况”[8]是需要掌握的关于预警对象的重要信息。当前,自媒体的兴盛逐渐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在线模式”成为大多数人的存在形式。在网络大数据的背景下,更多的云数据记录保存了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模式,这其中不仅有直观的行为和思想状态,如朋友圈和空间的各种“生活晒”、网络日志等,另外还包括间接的、折射式的思想行为表达,如对特定人、事的传播与评论等。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的上述有关特定对象的重要预警信息已不仅仅来自心理测评、心理档案、心理咨询或学生朋辈的信息反馈,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数据平台,如QQ空间、签名、博客、微博、微信、网站贴吧、网络BBS论坛等等,也将成为我们监控、观测心理亚健康学生情绪变化、心理动向,收集预警对象重要信息的主要切入平台。
(二)信息采集手段升级
随着预警信息源和载体的多样化、虚拟化,如何采集和甄别有效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是否获得有效的信息,关系到我们能否从信息中获得一个“完整的预警对象”。维克托·迈尔·舍恩伯在其专著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理念上应有三大转变: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9]即我们要全局的去认识数据,不能局部的去认识数据,而抽样是局部的,因此不要抽样才能避免出现盲人摸象的问题。从求解的时间效率上而言,由于数据太大,如果和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一样,追求绝对精确的话,将会非常耗时,而实际上很多问题都是讲究实效性的,所以应该在保证一定的精确上,追求效率。另外,基于大数据的特殊性,它能给我们提供更深入的不易觉察到的内在因果关系,我们可以从数据的相关性入手去探寻逻辑上的因果性。
因此,升级预警信息采集手段需要在原有的心理建档、定期心理普查、相关问卷调查和通过班级心理委员、舍长、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为体系的信息采集手段的基础上,创建系统且专业的网络信息收集、甄别、筛选手段。如通过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数据平台,建立数据过滤系统、数据模型等,定义出与学生思想、行为密切相关的属性,并以出现频率、点击次数或数据类型集中度等确定数据的价值。
(三)信息分析、评估
对具有价值的预警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是有效开展心理亚健康学生心理监控、预警工作的重要前提。利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手段,它通过数学符号和程序对客观的预警信息数据进行模型建设,进而进行统计分析,所形成的量化指标可以解释学生心理的客观状态,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如目前比较常用和簡易的“三维筛选模型”。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模型建设和数据分析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对海量云数据的充分分析,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多学科理论进一步创新数据挖掘技术手段,才能更充分地挖掘出数据背后的应用价值。
(四)信息观测、采集的阶段化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环境的改变、年级的递增等都能使其发生转变。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调查体现的都是即时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测试结果显示无异的学生也可能转变为心理亚健康状态。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预警信息的采集需要呈阶段性,即选取必要的时间节点对大学生群体进行集体和分类的信息筛查与采集。目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多用于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筛查,而针对二、三、四年级的学生则较少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本研究认为针对大学生群体需要进行每年至少一次的心理健康筛查,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亚健康群体,可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等测量工具进行针对性的观测,从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并及时掌握新增的大学生心理隐患。另外,通过对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态发展变化的横向(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纵向(同一个体不同年级)比较研究,更有助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五)体系主体协同合作
在大学生心理状态监控预警体系中,当事人(观测对象)是需要被认识和反映的客体对象,而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当事人家长及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则构成了体系的主体。大学生心理状态监控预警体系的建立就是要做到将大学生心理疾病隐患防于未然,这需要体系的各主体之间做到全员动员、协同合作。即打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传统模式,如:各主体“碎片式”行为,相互之间缺乏信息互动与交流;还有辅导员单打独斗模式,在观测对象出现异常状态时,各主体间缺乏必要的联动支持,只由辅导员单独完成对观测对象的心理监测、应急处置和后期陪伴等过程。
体系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实现家校信息对接。家庭变故事件是相对比较难以及时掌握的信息,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状态监测过程中也较容易忽视此类信息,而此类信息却是引发急性心理事件的重要诱因。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势在必行。鉴于高校学生家长分散性较大的特点,可通过短信平台、微信平台等网上交流平台搭建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即时沟通渠道。二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学生管理工作各部门的无缝对接。这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信息共享,学院的跟踪监测,学校保卫部门的应急行动以及学校外事部门的后期协商,各主体之间加强平时的交流与联动,进而形成常态化的模式。三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化、系统化。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引导与教育是高校每一位教育者的职责,它不应该只停留于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日常教育,大学生心理状态监控预警体系的各主体都应具有关心引导学生心灵成长的自觉意识,全员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工作不断面临新情况、新环境,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模式也会呈现新的特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数据背景,以互联网的云数据为背景,确立数据意识,与时俱进地审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亚健康学生在全体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数量,对他们的观测需要有别于明显心理危机类学生,云数据是我们观测这类学生心理、情绪发展动态的重要信息平台,而数据挖掘技术的引入也将为我们开展心理亚健康类学生的心理帮扶工作提供更精确的定位。
[参考文献]
[1]张潮,杨晓荣.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3]冯建新,戴雅玲.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原因调查[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9-102.
[4]吴承红,蔡澄.大学生强迫症症状学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3):32-34.
[5]吳承红.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及其结构因素的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0(4):217-219.
[6]张丽.对大学生违纪现状的分析及教育防范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2):116-117.
[7]王知春,石世平,王楠.我国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心理预警研究现状概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15-19.
[8]马建青,朱美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7(9):46-48.
[9]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0]卿再花,曹建平,吴彩虹.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36-139.
[11]刘少锋.贫困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与安全感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32-135.
[12]秦红霞,李晓东,林飞.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30-134.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Sub Health State Based on UPI
HUANG Ming-fa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China)
Abstract:Sub-health is a sensitive area in mental state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ich occupies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To prevent the crisis mental state of the 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grasp students' character, emotion and important life ev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in the big data and the psychological testing means of UPI offer a new way for us to effectively develop the monitoring mechanisms on mental sub-health of the students.
Keywords:UPI;undergraduate students;mental sub-health;analysis;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