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训练中体智能的应用

2018-09-10谭颖霞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体育教学

谭颖霞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观念越来越重视。田径训练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点训练项目,影响着学生的身体素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下教育事业对于体育教学的新要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体智能教育模式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多元、趣味的体育训练中掌握田径技巧,同时让学生体会了田径运动的乐趣,同时满足了学生、社会、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田径运动的教学质量,丰富了田径运动的教学内容,推动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田径训练;体智能;体育教学

体智能教育模式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模式,体是指学生的体力得到增强,智是指学生的体育教育的时间得到延长,能是指学生的体育意识得到培养,三位一体,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通过体智能的教育模式传授学生正确的体育知识,教授学生科学的体育技巧,让学生在适合的训练方法中进行训练,学生对于体育的热情逐渐加深,树立了学生终身锻炼的思想,实现了体育的价值意义。

一、体智能模式的重要性

(一)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体育课程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设立的。体智能教育模式的应用,学生不仅在锻炼中体能得到提升,而且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遇见问题也能更好的处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在适度的训练中,个性得到发展,体育优势得到发挥,加快了学生的成才速度。学生的需求是体育教学的第一任务,教师使用体智能模式进行教学,尊重了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教学变得更加主动。

(二)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只有过硬的技术是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的,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灵活的头脑才能负担起高难度的工作任务。教师使用体智能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在传输知识技术的同时让学生的身体变得刚强壮,思维变得更灵活,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三)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更替,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变化。体智能教学模式的使用,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求,完成了教育事业培训人才的教学目标,用体育训练带动学生智能的发展,智能的提高又促进体育训练更好的完成,形成了一个有机循环,给体育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二、田径训练面对的难题

(一)对田径教学重视不足

在学生的思想认知中,田径运动只是单纯的跑步、做操,没有过多运动技巧可言。在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学生都是自由活动的状态,这是由于学校的教育目标没有涉及到田径运动,让学生只对语文、数学等学科进行重视,忽视了田径运动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和教师都形成了这种观念,认为上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没有把体育课程真正看成一门学科。还有就是学校重视的是学生以后的就业问题,没有对田径训练课程很好的开展,提升不了学校的体育教學质量。

(二)教学内容单一

田径运动包含多种形式,其中有以跳高、跳远、铅球、铁饼为代表的田赛,还有以跑步、接力、竞走为代表的径赛,还有由田赛和径赛项目组合的全能赛。在我国当前的田径教学中,没有过多的教学内容,只包含了田赛和径赛中的基础项目,几乎不涉及其他的比赛项目。学校的体育教师资源和体育培训学校的教师资源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人数和质量上都不占据优势,导致了学生的体能远不及专业体院学生。学校的单一化的田径教学,让学生对田径训练提不起兴趣。学校对于田径教学没有规定固定的要求,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升。

(三)教学考核机制落后

学校为了招到更多的学生,就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让学校的知名度上升。这就导致了许多学校对体育教学的质量考核不严谨,奖惩制度也不完善。学校以学生的专业课程为主,仅仅是对学生考核专业课的内容,没有对学生田径运动的考核内容做更多的关注。另外,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考核也没有进行重视,只是在形式上敷衍,没有真正的去考核。学校对于田径课程没有设立专门的奖励,教师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考核内容也非常随便,降低了考核的实际作用。

三、田径训练中体智能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教学意识

田径运动不仅仅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一门课程,还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特方法。学校要提高对田径运动的重视程度,从上至下,共同转变教学意识,首先要改变校领导对于田径运动的错误认知,让领导者的带头作用得以发挥,带动全校发展田径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体育运动员做学校的体育辅导教师,邀请他们来学校做演讲,宣扬正确的田径知识,印发田径运动知识手册,在学校的食堂、超市等地方粘贴田径运动口号,加大对田径运动的宣传,让学生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田径运动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田径知识水平。同时学校还可以派遣体育教师去其他学校考察,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彰显学校特色的田径教学计划。

(二)创新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田径教学产生新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在田径训练中的舒适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田径技巧。例如在训练百米跑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根据身高、体重等学生基本信息,让同一体育水平的学生一起进行训练,为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目标,减轻学生练习的压力。在训练学生长跑时,可以将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在一起,利用接力计时的方法,时间最长的一组要有惩罚,并且要循环进行长跑训练,用比赛的方式让全体同学都能参加进来,激发了学生的体育潜能。在体智能方法的运用下,课堂氛围被活跃起来,学生的运动技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田径训练的娱乐性、竞争性得以融合,田径训练变的趣味十足,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建立新型考核机制

学校要建立新型的考核机制,提高田径训练的价值,要对田径教学提出相应的奖惩机制。学校要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考核,让教师在考核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意识,端正教学态度,同时将体育成绩加入到学生考核之中,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田径训练中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学校要把教师教学质量和奖惩机制挂钩,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高就发放奖金,教学质量差就进行批评,让教师在奖惩机制中发挥自身的教学长处,将学生培养成体育人才。体育教师在考核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情况,不能为了成绩的高低,让学生考核难度较大的项目,损害了学生的身体,没有实现考核的真正作用。学生在考核时也要注重对运动技巧的掌握,不能盲目考核,要找最适合自己的项目,发挥自己的体育优势。

四、结语

体智能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是体育教学目标的深层次发展,是体育教学价值的新的体现,让被教育者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创新能力得到培养,适应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要。通过多元化、趣味性的田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也变得多元化,在学习了体育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体育技巧,养成了健康的生活理念,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诉求。

参考文献:

[1]张大超,孟建斌.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9 (12):43-51.

[2]黄锦权.对体智能相关理论的思考与再认知[J].运动,2017 (19):97-98+91.

[3]李会增,徐丽,吴子国.高校体育“体智能”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 (02):72-75.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体育教学
多媒体在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拼命地“玩”,“玩”命地练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指导基本动作夯实跑步基础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