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

2018-09-07李娟展淑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6期
关键词:达拉氯吡格雷

李娟 展淑琴

作者单位:1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西安 710004;2 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陕西 商洛 726000

急性脑梗死在神经内科中比较常见多发,老年人比较多发,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且预后效果差,容易诱发脑缺血及脑细胞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水平[1]。当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本文重点探究依达拉奉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商洛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45~85岁,平均(58.5±4.0)岁,病史为1~11 d,平均(4.4±0.3)d;观察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为43~82岁,平均(58.3±3.9)岁,病史为1~10岁,平均(4.3±0.4)d。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分析。

1.2 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改善循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针对性降血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每次用量75 mg,一天1次,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治疗脑血管病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结合依达拉奉,依达拉奉30 mg与生理盐水100 ml进行混合,摇晃均匀后静滴用药,一天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治疗2周,用药期间,检测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治疗1周、2周)、治疗2周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2]:显著改善:治疗后,患者基本症状体征消失,病残程度0级;改善:治疗后疾病体征症状改善,病残程度1~3级;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病情恶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根据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包括意识、凝视能力、视野、上下肢运动能力、感觉语言能力等,评分越低,则表明神经功能越好。根据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46例,总有效率为95.6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对比治疗后的ADL评分

对照组治疗后的ADL评分为(45.32±26.51)分,观察组治疗后为(79.52±28.95)分,观察组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40例,牙龈出血1例,内脏出血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观察组46例,牙龈出血2例,总发生率为4.3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分)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分)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即便成功治疗后,也会有较高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因此临床认为,一旦确诊急性脑梗死,应积极采取措施治疗,尽量保证在超早期(3~6 h)阶段提供治疗,避免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影响预后[3-4]。

相关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结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应用效果显著。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对照组,而且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1、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氯吡格雷为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抑制血栓形成,而且随着对氯吡格雷用药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发现氯吡格雷在用药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抵抗[5-6]。一旦发生氯吡格雷抵抗,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依达拉奉为一种临床常用脑保护剂,用于治疗脑水肿、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7-9]。该药物经静脉滴注,达到一定浓度后,一方面可防止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另一方面可减少细胞因氧化性造成的脑损伤。两种药物联合用药,不仅可及时有效清除血栓,还可促血液循环恢复,降低疾病所造成的危害程度,而且联合用药可减轻用药不良反应[10-12]。本次研究表明,两组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结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轻神经组织损伤,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应用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达拉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