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
2018-09-07王志强王欣
王志强 王欣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157011
如今,随着我国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胃癌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向低龄化趋势发展,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1]。开放性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性大、并发症多以及住院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受到限制[2]。近几年,腹腔镜术日渐趋于完善,并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本研究选择60例胃癌患者,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性手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5.6±3.8)岁;疾病类型:15例腺癌、8例粘液腺癌、7例腺鳞癌。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5.8±3.7)岁;疾病类型:14例腺癌、9例粘液腺癌、7例腺鳞癌。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麻后,选择脐下缘行一切口,建立CO2气腹(维持压力为11~13 mmHg),将套管针经脐孔置入。选择左侧腋前肋缘下处实施穿孔作为主操作孔。游离大网膜并将其彻底切除,依次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胆总管及肝总动脉等处,将十二指肠切断,然后继续游离、清除淋巴结。选择取脐上处行一切口,拉出胃部并结扎、离断十二指肠,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实施近端、远端或者全胃切除术;(2)对照组实施开腹术。主要过程为:行全麻后,取仰卧位,选择上腹部行一切口,结扎胃部附近血管,彻底清除网膜、淋巴结,然后对胃实施切除操作,最后重建消化道并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2)术中出血量;(3)切口长度;(4)住院时间;(5)并发症发生率;(6)淋巴结清扫数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分析
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分析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分析
观察组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出现3例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6.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作息等方面的不断变化,胃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病灶处生理解剖结构较为独特,因此常常紧贴于附近组织壁以及皮层,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困难程度[4]。手术是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常规开腹术具有创伤性大、术中出血量多以及术后容易引起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受到限制[5-6]。
近几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该术式的治疗与常规开腹术一致[7],主要为:(1)彻底清除原发灶及其附近组织、淋巴结等,确保足够切缘[8];(2)最大程度地清除腹腔内癌细胞[9];(3)无瘤操作原则[10]。目前,该术式逐渐完善,其主要包括以下优点:(1)手术视野好,可改善切除的完整性,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11];(2)淋巴切除率高;(3)脏器暴露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可对深部、微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12]。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现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视野是否良好对于淋巴结清扫率具有重要的意义;(2)清扫淋巴结过程中,可选择超声刀剪开动脉鞘,于直视下紧贴动脉分离,尽量降低出血量,以免造成解剖不清;(3)术中少量出血可能会引起术野模糊等情况,因此对小出血者,可选择纱布条压迫后使用超声刀止血;若为大出血者,则利用超声刀夹住出血位置,并及时转开腹止血以确保手术安全性。总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