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策略
2018-09-05李香梅
李香梅
摘 要:教育实践表明,灵活而巧妙的课堂导入不仅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思维,更重要的是还能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探究兴趣及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将自身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呢?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 课堂导入
一、借助实物,直观导入
初中数学内容较为简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际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展开课堂导入。如,教“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时,我就向学生展示了中国剪纸、蝴蝶标本、长方形、正方形折纸等不同的实物,并鼓励学生尝试对其进行折叠。这样一来,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从而为他们更加集中注意力、真正投入到这一内容的具体学习之中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设置疑问,利用悬念导入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育实践也表明,在一些疑问及悬念的引导下,学生更容易对未知的学习内容产生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及探究积极性。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不妨在上课开始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向学生设置一些疑难问题,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悬念氛围,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巧妙导入。如,学习“三角形稳定性特征”这一内容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车架、学校的篮球架、高大的铁塔还有建筑工地的脚手架等都呈现三角形的形状,这是偶然现象呢?还是背后蕴含着一定的数学原理呢?……”如此,就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向他们营造一个较强的悬念氛围,促使他们迅速集中自身注意力、在强烈的探究心理状态中有效接收我接下来具体讲解的教学信息与内容,确保了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对于教师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同样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及影响作用。为此,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初中数学课堂导人的有效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相信这样才能在保证初中数学课堂导人有效性的同时真正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及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数学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衔接,有所关联,由浅入深的,举一反三在教学中相当重要,运用好了,可以让一堂课程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举一反三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或相似的属性,从两个相似的属性的比较中,产生联想,通过联想引入新课。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类比引入就比较自然。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以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类比,先让学生解答几道一元一次方程后,然后把等号改成不等号,印“大于号”或“小于号”,提出这些就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怎么解呢?在带着疑问之后,再从例题人手,通过反复地对比,将旧知识进行延展变化为新知识,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很容易类比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引入新课也很自然。
四、巧用游戏,兴趣为先
‘玩不仅是学生喜欢的事情,即便是大人也贪“玩”,对于初中生来说,处于儿童与少年的过渡期,既有儿童的贪玩心理,同时也开始有少年的好奇。说到玩,游戏就在讨论的话题之中,充分研究教学内容,精心搜寻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经过设计、安排。从游戏导入,使学生边玩游戏边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接受新知识,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例如:在一节课堂教学时,在导入部分设计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盒子,每个盒子里装有两个球,有的盒子里放的两个全是白球或全是黄球,有的盒子里放的是一白一黄两个球。每个同学一次只能摸一个球,记录好球的颜色,摸好后继续把球放在盒子里,另一个同学继续摸。学生在游戏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合作学习不知不觉地展开了。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汇报摸球结果,教师自然地引出“可能、不可能、一定”等概念。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掌握了概念,一节课下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五、温故知新、根深蒂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话。 在课堂上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都是前后贯通的,不是孤立的。旧知识里隐藏着新知识,在新的知识里又能看到旧知識的影子。在新课前,先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可以使学生把前后所学知识衔接起来,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使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教师可以针对上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对话或笔头练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寻找新知识的感觉,学生在熟悉并掌握了旧知识后,有了成功感和满足感,就会有更大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新课的时候,花几分钟时间来对上一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或者抽查学生回答一些有关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既温习课程,同时让学生也产生了下一次可能会被提问的心态,让学生逐渐养成巩固温习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温习的习惯,对今后的教学以及孩子自学能力的提高等等都有很大的帮处。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数学课堂开篇内容设计中,还可以抓住数学探究特性,运用实验演示法设计开篇内容,组织初中生运用准备好的教材工具,进行互动式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实践操作中,展示知识点内容,掌握知识内涵,提高初中生的参与深度和认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