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患协同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8-09-05丁燕婷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护患支气管哮喘

丁燕婷,余 媛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01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有数据显示[1],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支气管哮喘具有复发率高、治疗周期长等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憋、发热等,必须快速控制症状,并采取有效护理方法,减轻患儿痛苦[2]。因该病多发于儿童,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致使患儿配合度较差,对临床护理有较高要求。本研究将护患协同护理模式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护理,观察其对患儿病情康复与配合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儿科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5.8±1.2)岁;急性发作病程 1~2 天,平均(1.2±0.6)天。对照组46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5±1.3)岁;急性发作病程 1~3天,平均(1.3±0.7)天。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诊断标准[3];3~12岁;配合本研究者;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配合本研究者;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合并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严重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开放静脉、严格遵医嘱用药、生命体征监测等,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患儿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护患协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护患协同护理小组:由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护患协同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制订护患协同护理干预相关制度及内容,小组成员在开展护理前均接受过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患协同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护患协同护理的内容、实施方法以及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2)增强患儿家属协同意识: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整合在一起,向患儿家属讲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治疗措施、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告知患儿家属其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包括提供患儿喜好、性格等相关信息,陪同患儿参与活动,关注患儿疾病发展情况等,使患儿家属参与到患儿个性化护理治疗方案的制订中,了解每项护理及治疗操作的目的及意义。(3)护患协同护理实施: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共同为患儿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病房内摆放患儿喜好的卡通玩偶、图片,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患儿家属全程陪同等),减轻患儿陌生感,且患儿家属陪伴患儿参加患儿喜爱的游戏等,可将玩游戏作为患儿配合医护人员的奖励,以提高患儿治疗及护理积极性,避免因病房枯燥、疾病痛苦等影响患儿情绪,同时转移患儿注意力;家属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情绪变化、治疗感受,当患儿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适当给予患儿翻身、叩背等,且参与患儿面部及口腔清洁、服药、治疗等;时刻关注患儿心理状态,使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儿不良情绪的产生,进而基于普通常识性心理学知识和原理,采取劝导、鼓励等方式,缓解患儿不良情绪。(4)护理人员积极与患儿家属交流,并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情绪变化、治疗感受,及时纠正患儿家属错误的认识,解答患儿家属的问题。指导患儿家属参与患儿病情监测,告知正确监护方法、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使患儿家属了解每项护理及治疗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在患儿住院过程中,可介绍患儿家属与其他患儿家属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患儿家属与患儿的治疗信心。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也能提高患儿的治疗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康复情况,包括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喘时间。由护理人员采用自制量表对患儿的护理与治疗配合情况进行评分,共有10个项目,使用5级评分法,40分以上为完全配合,20~40分为部分配合,20分以下为不配合。配合率=(完全配合+部分配合)/总例数×100%[4]。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康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平喘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康复情况对比(±s,d)

表1 两组患儿康复情况对比(±s,d)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人数 咳嗽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退热时间 平喘时间46 46 t P--6.01±1.32 8.24±1.83 6.703 0.000 2.01±0.28 3.42±0.75 11.945 0.000 2.96±0.71 4.01±1.02 5.730 0.000 8.54±1.63 11.08±2.38 5.972 0.000

2.2 两组患儿配合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儿护理与治疗配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26%(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与治疗配合情况对比[n(%)]

2.3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09%(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对比[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发病率最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在急性发作期时因气道狭窄,会产生呼吸困难、喘憋、发热等症状,且病情持续加重,反复发作,若不及时控制,可能导致气道不可逆改变,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6]。有研究发现[7],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护理配合度低,不利于病情康复,需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有效方法来提高患儿配合度。

有学者[8]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实施护患协同护理干预,结果发现,及时且合理的护理方式可缓解病情,通过提高患儿配合度能促进病情康复。本研究将护患协同护理模式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配合度、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9]。已经证实[10-11],患儿家属参与护理能减轻患儿恐惧感,有利于提高护理与治疗配合度。护患协同护理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及其家属全程参与护理和治疗过程,通过营造温馨、患儿喜欢的住院氛围,能减轻患儿陌生感[12];通过设立娱乐室,并采取奖励模式,不仅能促进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及患儿建立和谐关系,也能转移患儿注意力,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与治疗[13]。通过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让患儿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与护理,可使患儿家属明白每项操作的目的及重要性,不仅能改善患儿配合情况,也能减轻患儿家属心理负担,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14-1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进一步表明护患协同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护理中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增强患儿治疗积极性,也能使患儿家属增加疾病知识,对控制远期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护患协同护理模式可促进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病情的康复,增强患儿配合度,也能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护患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