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消化性溃疡病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05张波涛敖华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导图教学效果知识点

张波涛,敖华英

(阳江市卫生学校,广东 阳江 529500)

内科护理是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门临床护理学课程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重点科目,该课程涉及的范围广,知识点较多,除了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外,还涉及相关的实训指导。因此,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为在有限的学时内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点,可将思维导图合理运用于该门课程的讲授中。现以“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一节为例,说明如下。

1 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我校2015级、2016级护理班中随机抽取137人作为实验组,145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年龄、上学年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1。

2 方法

2.1 授课方法

表1 两组学生的年龄、上学年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s)

表1 两组学生的年龄、上学年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s)

分组实验组对照组人数137 145 t P--年龄(岁)19.67±1.27 20.00±1.18 0.01 0.99上学年期末考试成绩(分)76.65±8.30 78.43±8.01 0.07 0.95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章节,其中,将实验组137名学生随机分为10组,每组人数控制在13~14人。每组学生根据本组课前预习的情况绘制“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章节的思维导图。然后,课堂上收集10组的思维导图,教师使用XMind软件或在黑板上将各组思维导图当堂整合成一张帮助大家最快记忆课本相关内容的思维导图(见图1)。对照组在预习后采取传统方法,由教师直接讲授本节相应内容。

2.2 评价指标

2.2.1 教学效果评价 两组均使用自行统一编制的教学效果评价表进行课堂效果评价。

图1“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思维导图

2.2.2 单元考试成绩 单元考试试卷均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编制而成,且两组的考题一致,考试后评分标准相同。

2.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考试分数采用(±s)表示,两组单元考试成绩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内科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章节的内容特点,编制教学效果评价表。将表格的评价指标分为5个维度,学生分别评价教师在本章节中所用教学方法对记忆力、学习主动性、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影响。各维度采用Likert4级计分法,4分=非常有效,3分=有效,2分=无效,1分=没感觉。该调查表经过80名学生预调查,测得Cronbach’sα系数为0.792。讲授相同内容时,实验组在课堂上使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对照组使用普通教学法,前者评分明显高于后者(P<0.05),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3.2 单元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同时参与该章节的单元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单元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单元测试成绩的比较(±s,分)

表3 两组单元测试成绩的比较(±s,分)

分组实验组对照组人数 单元测试成绩137 145 t P--78.86±7.22 76.27±7.74 2.90 0.00

4 讨论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海量知识,并梳理整合各知识点间联系的教学工具,适用于各年龄阶段各专业的学生,值得在课堂上推广[1-4]。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且使用的场合还可以更广。例如,课前教师备课阶段,可整理本章节的思维导图,在开讲此章的内容时,于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在一开篇就对该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框架认识;上课时,用本文提到的思维导图制作方法,让学生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加深记忆;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已教授内容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已学过知识点间的关系,而教师也可在批改作业中发现学生未厘清的知识点,便于指出错误。

猜你喜欢

导图教学效果知识点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