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概念要素着眼,揭示面积概念的真义

2018-09-05山东临沂胜利小学276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3期
关键词:密铺小方块方块

山东临沂胜利小学(276000)

对刚学完“面积概念”的三年级学生进行测验,发现部分学生对面积概念一知半解。如,对“用什么形状的元件度量面积合适”认识不清,混淆周长和面积……

测验中有这样一道题:小黄用同样长的四根木棍围成甲、乙两个图形,那么( )。

A.甲比乙大

B.乙比甲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图1

一、对测验结果的分析

经认真研究和分析,我们一致认为这是学生认识的周长干扰了对面积认识的结果。有教师建议:“如果学生没学过周长,结果会好些吗?”于是,我们在二年级进行对照试验:在二年级A班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测试,结果全班都选A;在二年级B班采取单独问卷的方式测试,大部分学生选A。

这个结果很有趣:原来,学习知识多了还真能影响人的判断。因此,教学面积概念要抓住三要素:图形应封闭,无缺口,内容即为面积;面积大小与周线有关,周线越向四周扩张,面积越大;面积是可以随意划分为小块,然后密铺累加。

二、围绕两大基本要素展开的教学设计

围绕着面积概念三要素,我们设计了新的教学环节。

【要素一】封闭

片段1:暴露已有认知

师:举例说明什么是面积。

生1:教室地面的大小就是占地面积。

师:请指出教室地面的面积。

师(虚指一片区域):这是教室的面积吗?

生2:太少了。

师:到底哪里是教室地面的面积?

生3:是所有铺着水磨石的地面。

在师生对话中能够暴露学生的原始经验,但这经验感知是模糊不清的,表现在学生无法正确表述教室地面的面积。

片段2:体会图形要封闭

师:几何图形的面积又指的是什么?

生1:图形内部(边界以内)的大小是面积。师:非常好。下面这些图形都有面积吗?

图2

(学生认为除了最后一个,其余图形都有面积。课件演示:给前三个图形内部涂色,并移除边框)

师:最后一个为何无面积?

生2:因为它有一个缺口,没有封闭。

师:没有封闭,能提取出面积吗?

生3:不能。

师: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图形的面积。

【要素二】面积与周长有关系

片段1:探寻周长与面积之间的一般关系

师:猜想一下,被挡住的两个矩形(如图3,只露出部分)哪个面积大?为什么?

图3

生1:两个图形露出了宽,但上面的矩形可能会很长,远远超过下面的,这样一来,周长反而大一些。假如这样,面积也要大一些。

(课件演示:撤除遮挡物)

图4

师:比较下列各组图形,谁的面积大?

图5

师:谁能说说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联?生2:周长长的面积大。

片段3:探求周长面积之间的非一般关系

师:观察下述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图6

师:再看看下述变化,又有什么发现?

图7

师:再观察下述变化,这次又有什么发现?

图8

师:那么,之前的结论“周长越长,面积越大”对吗?再看这两个图,分割后的两个图形,面积和周长有什么关系?

图9

为了厘清周长与面积的真实关系,观察活动分为两个层次,先是得出“周长越长,面积越大”的一般性规律;然后推翻和破除前述结论“周长越长面积不一定越大”——“周长变大,面积可能变小”“周长不变时,面积也会变大变小”等。通过揭示周长与面积的区别与关联,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识。

三、揭示面积单位的工具性和来历

【要素三】面积需要密铺

与“面积测量”结合起来:通过比较面积大小,创造“单位面积(工具)”,接着通过筛选各种面积单位卡片,确定“正方形”最合适。

师:比较图10中两个图形的面积。

图10

图11

生1:重叠(如图11)。我认为正方形大。

生2:可用固定面积的小方块来密铺,看它们分别需要铺满多少个方块。

(教师提示学生找到合适的方块,学生测量后汇报)

生3:用方块度量,一个铺满9个,一个铺满8个,正方形的面积大。

师:用这个的方法(课件呈现:正方形铺满9个小方块,长方形铺满4个小长方形)行吗?

生4:因为不知小方块和小长方形的面积规格,所以无法比较。

生5:应统一度量单位。

师:比较各种方块的形状,用什么工具合适呢?

生6:用正方形最合适,可以密铺。

这样一来,既让学生理解“密铺”的必要性,又为“面积单位”的推出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关于面积概念的教学,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应该设计直观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紧密围绕其内涵逐层分析,让学生做到心领神会。

猜你喜欢

密铺小方块方块
有多少个方块
图形的密铺教学设计
小小方块 玩转大课堂
不一样的方块桥
密密铺
密铺图形里的秘密
谜题方块
涂色问题有妙招
“小方块”该退休了
抓住关键点,突出实效性
——《密铺》教学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