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建设探究
2018-09-05李俊峰
李俊峰
(河南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成立之初只有“体育”一个专业,至1958年,鉴于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不高以及迎接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原国家体委要求体育学院毕业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要达到一级运动员或者健将的标准,此举间接导致了体育学院一度按照运动项目设置专业,到1987年,各种体育专业名称达到了29种,其中包括同一专业使用不同名称[1],实质上这些专业基本可以归入目前所开设的体育专业中。1987年、1993年、1998年、2007年、2012年我国分别进行了高校专业目录修订,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随着专业目录变化而不断调整,逐渐形成了目前以学科为基础、以社会分工为依据的专业设置模式,专业建设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否反映了当下社会的需求呢?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呢?对高等体育院校自我发展又有什么影响呢?这是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明晰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并以社会需求为视角对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本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数据库、图书馆等渠道搜索关于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管理体制等)、高等体育院校发展史等相关资料,并对搜集到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著、译著、新闻报道、校史资料等进行研读、分析与整理,力求资料翔实,在占有丰富文献基础上开展研究。
1.2 访谈法
针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等相关问题,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相关领导、行政官员、科技处负责人、学科专家、院系领导等40余人进行非结构型访谈。另外,采用焦点小组座谈法,于2014年9月19日、9月26日召开了两次专家座谈会。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类专业建设的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规定体育学类专业共有7个: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康复专业和休闲体育专业。从开设的学校来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全部开设了上述7个专业。从开设的时间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成立最早(1953年北京体育学院最先成立),其次是运动训练专业(1957年起始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最先称为武术专业或者民族传统体育专业,1952年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之初便将其作为术科教学内容,1958年北京体育学院最先成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最先称为社会体育专业,1985年河北体育学院最先成立)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1989年上海体育学院最先成立,当时称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到20世纪末基本形成了以上述5个专业为核心的高等体育院校专业设置体系。2007年休闲体育专业、运动康复与健康成为试办专业,其规模较小,从近10年的发展来看,还未形成稳定的专业发展模式。
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类专业中,办学最为成熟、规模最大的是体育教育专业,可称为高等体育院校起家的老牌专业。从高等体育院校成立之日起直到今天,体育教育专业一直是必开专业,其规模在任何一所高等体育院校都是最为庞大的。例如,2015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虽只占开设专业总数的7%,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却占了当年本科招生总人数的21%(依据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招生计划统计)。体育教育专业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专业建设模式,凝聚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影响之深致使其他体育类专业无法摆脱其框架的束缚,课程设置与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3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相同的课程占62.3%,必修课程中相同课程占78.6%,选修课程中相同课程46%[2],因此众多学者直呼高等体育院校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只开办了这么一个专业。然而,就是这个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在近些年却屡次被亮“红牌”,如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只有20.3%[3]。目前,全国有275所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4]。从社会需求来看,显然是供大于求,虽然我国体育教师缺口达30万[5],但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虽然还保持一定的优势,但却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与综合高校和师范院校相比逐渐趋同,昔日的辉煌逐渐趋于暗淡,如今的办学优势更多是由于惯性使然。在已经举办的7次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第七次高等体育院校未参加),高等体育院校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作为师范性质的体育教育专业,是否皆由师范类高校开办或者是高等体育院校应该减少招生数量值得思考。
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专业性较强,社会需求数量相对较低,属于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规模一直不大。运动训练专业虽成立较早,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其课程设置、办学模式与体育教育专业极为相似,毕业生直接从事教练工作的比例非常低,如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从事教练员工作的约占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总数的2%~3%[6],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凸显不够,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表明在校所学知识的85%在工作实践之中用不上,专业口径过窄与社会需求不对口[7]。另一方面,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的目标大多是体校教练员,而我国体校尤其是县级体校萎缩情况严重,“僧”逐渐增多而“粥”却日益减少,进一步加剧了运动训练专业就业难的问题。有些学校已经在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了“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等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专业培养目标逐渐淡化,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同样面临这种问题,无视社会需求、“出口”窄、规模小、结构不甚合理、学科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雷同等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颁布之前,其名称为社会体育专业。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这一系列因素致使社会体育专业快速发展,仅扩招的当年就有6所高等体育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到2001年,14所高等体育院校全部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而在1999年之前只有3所,从3所到15所,仅仅用了2年时间。社会体育专业初建时期,师资来自于其他专业的教师,如何建设一个新设专业,“摸着石头过河”在所难免。近些年社会体育专业屡被列为“红牌”专业,除了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之外,自身建设水平也难辞其咎。而且,社会体育专业与上述体育类专业不同的是,在设置时间上,高等体育院校基本与综合类高校、师范类高校同步,并不存在可资比较的明显优势。如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提上国家日程,社会体育专业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重要契机,可以在服务于社会体育的发展方面大显身手,但就目前的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来看,社会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工作存在较大的出入,甚至有些脱节。例如,天津体育学院连续7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以教育部门为主,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比例较少,反映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距离[8];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5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只有16.9%(是否从事社会体育工作不详),自由职业者多达47.5%,其余为升学等[9]。另外,像北京这样经济、文化发达的特大城市,街道社区现实需求也远远低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需求[10](见表1)。而且,已有的社会服务活动以志愿活动居多,且科技含量较低,不足以彰显其作为一门学科专业的知识资源优势。
表1街道、社区对社会体育专业的需求及接纳情况[10]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前身是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从1989年设立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到1998年更名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9年的办学探索不只是名称的改变,同时也“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所面对的服务对象由重点在伤、病、残人群,转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以及运动员群体,主动适应了‘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战略的总体要求”[11]2007年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再次作出调整,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调整为“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也反映了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投入,使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综观近30年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特色,但仍处在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12]。在特色定位上,高等体育院校与医学院校开办运动人体科学类似,同样存在三种误区:一是重“医”轻“体”,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从事临床医疗康复上;二是重“体”轻“医”,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体育教育、科研和竞技上;三是培养目标脱离运动人体科学人才属性,类同于体育类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人才的培养[13]。在办学实践中,高等体育院校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培养定位上还不是很清晰,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目前,服务竞技体育发展、加强“体医结合”研究、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应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不足以提供充足的、长期的、适切的科技支撑以此带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科技日益融入体育运动中的知识经济社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可观,未来可大有作为,但目前学科专业的实力水平决定了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体育类专业按所在学科门类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运动康复也可以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从学科建设来看,特别是相对于高等体育院校其他学科的建设水平来看,教育学是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建设最好的学科,若以学科建设水平而不是就业率、服务社会作为衡量标准,体育类专业建设则无需考虑社会需求,但作为非研究型大学的高等体育院校,不考虑社会需求显然是不合理的。
2.2 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的问题
体育相关类专业是指:除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规定的体育类专业之外所开设的专业,如体育旅游、体育营销、体育表演等。这类专业为数不少,虽然建设时间短,但发展却极为迅速。从1952年第一所体育院校成立至1999年大学扩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共设有9个专业,涵盖4个学科门类,而从1999年至2015年的16年间,已经发展到39个专业,涵盖9个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而增加最快最多的就是体育相关类专业。
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自主设置专业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多,学院升格为大学已然成为热潮。学科单一的行业类院校在升格为大学时明显存在劣势,因此设置新的专业、涵盖更多的学科门类以达到升格为大学的条件成为学校办学的目标之一。在此背景下,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如认为“学科门类齐全就是学科布局合理、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等于学科发展水平”,甚至认为“有钱就能搞好学科建设”[14],实际上从总量上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经费存在不足的情况,除北京体育大学及省级教育经费较充足的南京体育学院外,大部分总量经费不及1000万元/年,最少的每年不到 100 万元[15]。在未充分考虑学科建设水平的情况下,高等体育院校把新专业的申办工作推向了高潮,体育相关类专业不断涌现。考虑自身发展和招生等因素,高等体育院校拓展一些新兴的学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也是在当时形势下一种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但是,这种盲目追求综合化、扩大专业和规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办学特色的弱化和办学质量的下降[16]。由于开办时间不长、师资力量不强等原因,这些专业大多沦为高等体育院校不入流的专业。诚然,这些专业的设置并不完全因为扩招和升格为“体育大学”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要以学科为依托。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学科水平。”[17]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除教育学门类之外的其他学科建设水平较为低下,大部分处于学科排名的底部。截止2014年,15所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理学的共有7所,其等级排名均为“E”(排名位于85%~100%);开设工学的只有1所高等体育院校,其等级排名为“E”(排名位于85%~100%);开设医学的有2所,其等级排名均为“E+”(排名位于70%~85%,含85%);开设经济学的有4所,其中2所为“D+”(排名位于50%~60%,含60%),1所为“D”(60%~70%,含70%),1所为“E+”(排名位于70%~85%,含85%);开设文学的有13所,其中6所为“E”(排名位于85%~100%),4所为“E+”(排名位于70%~85%,含85%),另外3所分别为“C、C、D”;开设管理学的有10所,其中6所为“E+”(排名位于70%~85%,含85%),1所为“E”(排名位于85%~100%),另外3所分别为 “C、B、C”;开设艺术学的有9所,其中4所为“E”(排名位于85%~100%),1所为“D”(60%~70%,含70%),2所为“D+”(排名位于50%~60%,含60%),其他2所分别为“B、C”。具体见表2。
表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等级排名(2014年)
注:根据2015年武书连《挑大学选专业》整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出版;排名共分为:A、B、C、D、E五大等级
体育相关类专业的设置基本是在学科建设水平和师资力量几乎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先上马,再建设”的办学路径,1999年扩招以后尤为突出。盲目扩大教育规模,不考虑学科建设水平、办学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而仓促上马,致使这些专业难免沦为一流体育院校不入流的专业,沦为全国学科建设的“塔底”,最为严重的是造成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色的弱化和办学质量的下降,而体育类相关专业在办学特色弱化的情况下,日益被边缘化。蒸蒸日上的体育发展态势和被边缘化的体育相关类专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社会发展需求来看,市场经济制度日趋完善,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急需各方面的人才,这些专业的设置确有必要,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这些专业是否必须有高等体育院校开办值得商榷,高等体育院校是否有能力将其办好值得商榷。就目前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而言,这些专业在个别高等体育院校已面临生存之忧。
3 结 论
我国体育类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专业之间界限不明显,办学特色弱化;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水平较低,多样化的同时逐渐边缘化。从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管理制度来看,依然以行政管理为主,如专业审批等,但每所高校也都具备一定的自主权,如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有所取舍地选择合适的专业、确定适量的招生人数等。然而,不幸的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凡是国家规定的专业全部毫无保留的开设,贪大求全成为了各校共同存在的弊病,其结果造成与社会需求逐渐脱离,办学特色逐渐弱化。为改变这一现状,从国家层面来讲,要逐渐摆脱行政化的专业管理模式,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预警退出机制,重在引导高校合理设置专业;重视市场导向作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及产业结构改革对人才需求的新标准,制定专业审批的市场准入标准。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自身来讲,首先要明确办学方向、凝练办学特色,立足体育,面向社会,在此前提下对现有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其次,加强学科建设,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加快体育产学研合作步伐。最后,建立专业成长评价制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教学师资、硬件设施、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对专业建设水平进行综合动态评价,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促进专业良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