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2018-09-05刘姗阳志勇刘丽芳
刘姗 阳志勇 刘丽芳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血液成分复杂,患者机体具有差异性,输血存在一定的风险,易致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2],也成为了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各种并发症也随之而来[3];我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还不完善,血液安全预警系统建设目前仍在起步阶段[4],输血不良反应是临床安全输血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研究对我院2014~2016年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以增进医护人员的输血相关知识,提高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质量,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临床输血更加科学与安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接受血液制品输注治疗的58 088例患者共有81例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其中男47例,女34例,年龄3天~84岁,有输血史45例,无输血史36例,包括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全血、浓缩血小板、洗涤红细胞等。病例主要分布于血液内科、ICU病房、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感染科、老干部科、儿科、骨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妇科等科室。回报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和上报。
1.2 方法统计2014~2016年所有输血记录,收集输血时间、种类、科室等信息,根据《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提供的数据查阅患者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史、输血史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1.3 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判断标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和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在24h以内,大多数发生在输血4h内。急性输血反应起源于免疫和非免疫因素,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对输血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或血浆蛋白的抗原应答上。主要包括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HTR)、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过敏反应及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非免疫反应主要包括输血相关的感染或败血症、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TACO)和输血相关呼吸困难(TAD)。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在输血后48h以上,包括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免疫调节(TRIM)和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5]。
过敏反应[2]是指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的反应,临床症状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风团、红色皮疹、皮肤潮红、血管神经水肿以及各种呼吸道症状,重者甚至出现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和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2]是指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h内体温升高≥1℃,以发热、畏寒伴或不伴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排除溶血、细菌污染及其他可引起发热的输血反应。鉴于本研究调查附件—《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的不良反应类型中未提到感染性输血传播疾病,本研究重点对非感染性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用率和百分比表示,采用频数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
2 结果
2.1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完成58 088例输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81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14%。均为非溶血性反应,以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为主。在81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32例,非溶血性发热反应42例,其他反应7例。构成比分别为39.50%、51.85%、8.64%。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单采血小板主要引起发热反应,新鲜冰冻血浆主要引起过敏反应,见表1。输血最多的科室分别是血液内科、ICU病房和消化内科,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感染科、妇科、骨科。见表2。
表1 2014~2016年我院各血液成分输血不良反应情况(例)
表2 2014~2016年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2 其他在81例输血反应中有输血史45例,无输血史36例。输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39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6例有输血史,23例无输血史。单采血小板17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1例有输血史,6例无输血史。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0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6例有输血史,4例无输血史。输注浓缩血小板的2例均有输血史。输注洗涤红细胞1例和冷沉淀凝血因子1例及全血1例均无输血史。
3 讨论
3.1 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率低任何血液制品的输注都有可能对受血者有一定的危险性,表1显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0.14%(81/58 088)。每年,全世界有大量的血液输注[6],远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的输血不良反应3%[7],也低于国内文献报道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1%~10%[8],3年间未发生一例溶血性输血反应,而多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与陈利达等[9]的报道类似。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血液成分相关,也可能与受血者的疾病状态相关,同时也不能排除来自临床医生的用药特点等的影响[10]。年龄、输血史是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易感因素,这可能与患者因反复输血易产生各种抗体而引发输血不良反应有关[11]。表2显示临床科室不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不同。输血最多的科室分别是血液内科、ICU病房和消化内科,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却是感染科、妇科、骨科,因此并非输血越多的科室,越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而是与反复输血、耐受性差的患者所在科室更容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有关。输血安全作为医疗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3.2 医护人员对输血知识相对缺乏通过分析发现,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症状较轻,一方面可能与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知掌握程度有关[12],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我国现行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存在诸多问题有关[13]。许多临床医生对于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原因及预防处理的认识程度远远不够,对各种现代输血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知之甚少,由于不重视输血的培训过程,往往有些临床医生常仅凭个人经验指导用血[14],导致血液的不恰当使用,增加患者的负担,同时又缺乏正规系统的指导;用血知识远低于国外[15],刘丽等[16]报道骨科、普外科位居不合理用血的前两位,内科医生输血认知知识相对偏低,麻醉科医生显著高于其他专业,护士作为安全输血一线执行者,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但闫佳佳等[17]认为临床护士安全输血标准知信行水平仍有待提高。我国医院现存的共性问题是年轻护士居多,低年资护士对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不理想,培训次数不足[18],高学历及高职称护士对安全输血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明显高于低学历及低职称者[19]。
3.3 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法律意识淡薄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法律意识淡薄,大部分临床医护人员对于较为轻度的输血不良反应,仅采取了应急处理,未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未及时上报给医院输血科,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率减少,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输血相关知识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20],但临床部分护士在主动学习输血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有所不足[21],对输血流程及输血反应处理急救不熟悉,部分护士对输血不良反应的上报流程不熟悉[22]。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而且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
3.4 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存在不足我国受血者普遍对输血知识知晓率低,对输血可能的风险和不良反应了解不足[23],认为输血可以传播各种疾病,拒绝接受输血,从而延误治疗及抢救时机。患者的学历、宣教、输血次数、接受的知识面广泛均可以影响其对输血基本知识的了解[24]。临床医护人员工作较繁忙,往往重临床治疗,对患者输血相关知识的宣教不足,部分医护人员自身输血知识欠缺,不能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宣传,在输血前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风险等安全教育不足。因此,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的输血安全意识。
3.5 血液预警系统报告制度不完善血液预警系统是由一系列通过共同认可的程序,来完成对临床输血的指导与应用以及输血不良反应的报告、追踪、鉴定与处理的血液监控与管理系统,是安全输血中至关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5],是临床输血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与发达国家血液预警系统相比,我国血液预警系统还未真正形成,在较多的程序上显得不规范。尽管现有的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控制策略较前已有改善,但现有研究大多数侧重于对某地区某范围的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对输血不良反应类型、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而对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相关研究甚少,也较少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调查显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报告率低,临床医护人员及受血者对输血的相关知识、血液预警系统均是影响输血不良反应上报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完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提高输血不良反应的上报率,并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控制策略,从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掌握输血相关知识、合理用血、加强对受血者的输血知识宣教是医护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有效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最大限度地避免输血风险,以更好地达到高效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