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阈下拟态环境对受众意识的意义生成

2018-09-04王晔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信息环境

王晔

摘 要 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使得大众媒体打造的拟态环境更为复杂。人们把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作为了解外界和自身行为的重要参照体系,使其对现实环境的认知具有间接性。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再单一依赖于现实环境的变化,而是受到大众传播媒介所“再现”的拟态环境的影响。文章从受众的自我传播、自我认知、心理环境和多元“把关”四个方面来研究拟态环境下受众意识的现实生成意义,希望为转型媒体的受众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拟态环境;信息环境;现实环境;受众意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0-0016-02

1922年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环境”理论。李普曼认为,人们与“身外世界”,也就是现实环境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很难直接和自身活动范围之外的环境接触,拟态环境并不是真实环境,追溯既往就可以看到,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地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带给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1]。现实环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世界,而拟态环境则是以人的意识为形态的主观世界。人们想要在现实环境中生存和行动,必须要借助于媒介去了解现实环境。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且成为人们认知和行为的参照。因此,人们行为活动的依据不再是现实环境的变化,而是媒介所“再现”的拟态环境。

1 拟态环境对受众自我传播的干预

自我传播是指社会个体利用自己的内储信息和所接受的外部信息在个体思维中进行的传播活

动[2],是身体内部信息互通的行为和过程,是“主我”和“客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自我传播的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是同一个人,受众通过外界信息的反馈来认知“客我”,进而不断完善“自我”来更好地适应外部世界。自我传播不完全是个人行为,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是个人的自我行为,它同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在个人内心进行创造性的传播(加工)以后,形成的新成果最终还要回到社会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自我传播的价值[2]。只有将个体的自我传播置于开放的系统中,实现自我和外界的交流才有意义。作为一个个体系统,它的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的对象也是外部环境[3]。因此,自我传播作为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就必然受到拟态环境的影响。

拟态环境对受众自我传播干预的过程,也是受众逐步适应现实社会的过程,受众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依据外界信息不断地调整自我行为以求与社会的变化和需求保持同步,进而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外界环境的目的。受众的自我传播还伴随着情感和其他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或社会学习而来的。由于网络传播的普及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就要求传播者必须扮演好合格“把关人”的角色,才能发挥拟态环境的能动作用,引导受众健康向上的心理活动,完善受众自我传播的评判标准,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受众在解读拟态环境时,也要客观冷静地辨别信息的真实性,而不是被动简单地接受传播者传递的信息,利用网络传播手段尽可能探寻事实真相,减少拟态环境对现实环境的偏离。

2 对受众自我认知的再建构

拟态环境所呈现的信息场域形成的基础是现实环境,媒介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对现实环境的反映具有间接性,这种间接性认知从影响人的感性认识开始逐渐深入到影响人的理性思维,进而影响人对环境变化所选择的应对行为。也就是说,拟态环境的建构不是外部信息的简单聚合,而是通过信息的强化来形成系统化的观念世界,进而影响受众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媒体对某一议题在某段时间内持续不断的报道,将受众的关注点引导在此议题上,进而制造出新的社会热点。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受众可以及时进行反馈自由的表达自我认知,当大部分受众意见一致时形成主流舆论,主流舆论又会反作用于受众的自我认知,进而完善受众原有的自我认知。拟态环境不断出现新的社会议题,受众则不断地固化或调整原有的经验认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变化。

从内容上看,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角度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受众不仅对信息内容具有选择性,对传播信息的媒体也具有选择性。同一新闻事件受众选择的媒体不同接收到的信息表达也不同,这些信息在内容上呈现出多种叙述逻辑和叙事线索,使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受众对内容的选择性接收,更影响了受众对事实的逻辑建构,进而决定受众对外部现实环境的观念认知和行为活动。受众以媒介信息为认识外部世界的参照物,通过拟态环境的媒介呈现方式来建构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形成新的观念认知。

3 拟态环境对受众心理环境的侵入

心理环境指人脑中对人的一切活动发生影响的环境事实,即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也就是人们的心理所能感知到的、所能理解到的、所能创造出的、所能把握住的环境[4]。心理环境是人们建立的对外部环境的观念性认知,超出了环境的客观意义。心理环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是直接的,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手段认识自身所在的现实环境,并通过对自我的心理行为调节来适应现实环境的变化。所以,自我意识所形成的对环境的认知是通过人的自我心理建构出的环境。由于心理环境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意识的影响,使得心理环境产生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客观现实环境的界限。人们通过对拟态环境的认知而形成的心理环境是通过传播者塑造的被人们感知并自发产生的环境,既包括传播者的心理又包括受众的心理,是拟态环境形成的关键,尽管媒介环境的符号传播手段制约着拟态环境形成的方式,但是传播者与受众的心理环境主导着拟态环境形成的内容[5]。因此,心理环境对于拟态环境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主体经过选择性接收、编码、加工、存储,将信息转化为心理环境,并通过心理环境来支配行动[5]。传播者与现实环境接触了解事实真相,通过自我“心理环境”即世界观、价值观等个人选择倾向将信息进行加工,然后通过多种传播方式将信息发布出去。之后,受众依据个体兴趣对信息进行解读,形成自我认知的“心理环境”,引导其行为作用于现实环境。根据传播主体心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心理环境的作用贯穿了拟态环境形成的全过程。由于不同主体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事件的認知不同,因而形成的心理环境也就不同。不同个体的行为反应决定了不同的心理环境,而行为反应直接作用于现实,影响着现实环境的变化。因此,拟态环境既依赖于现实环境而产生又作用于现实

环境。

4 受众自我“把关”的多元化

传统的把关是组织型把关,适应于传播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且信息量适中的传媒环境,其 “把关”的标准由媒体的组织性质和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和个人的评价标准来决定信息发布与否,这种把关对信息的选择性呈现具有主观性。而当信息呈现爆炸式传播,舆论和意见存在于开放空间,传播模式开始双向互动的时候,传统的把关人权力被弱化。把关人可以在信息源头进行把关,却不能控制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异化流动。有的把关人为取悦受众,将受众的关注点扩大到最大化,传统的信息筛选标准被打破。因此,在网络传播模式下,把关人的角色被弱化,把关人的权利被受众的趣味性选择而消解。把关人权利的消解使得网络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缺乏真实性的考证和对社会意识和舆论的正确引导,由此导致部分网络媒体和受众为了获得较高关注度而制造一些新闻噱头甚至是假新闻,而这些在网络媒介上迅速传播,营造了拟态环境中受众关注点的假象。

在网络媒介环境下,媒体对环境的监测权利弱化,受众对信息的主动接受和二次传播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媒介环境干扰了受众“自我”的形成,赋予自我认知新的内涵,影响了受众心理环境的构建,弱化了把关人对信息的掌控权利。在媒介融合的视阈下,拟态环境在受众认识现实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新媒体,在完善平台融合时,应尽量回归于现实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

[2]段京肃.大众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7,40.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7.

[4]葛鲁嘉.心理环境论说——关于心理学对象环境的重新理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5):103-106.

[5]李建宏,沈彤,李雪铭.拟态环境的形成及其与现实环境的关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3(1):62-67.

猜你喜欢

信息环境
基于自主可控的航天靶场安全可控信息环境构建探讨
信息环境下高校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刍议
信息环境下的企业管理路径与信息安全探索
试议图书馆的资源建构改革
信息环境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理论的发展探究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泛在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设计与改革
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传播
信息环境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