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红黄蓝”事件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谣言传播

2018-09-04王冠仁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红黄蓝网络环境

王冠仁

摘 要 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为例,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谣言,分析网络谣言的产生及其传播方式和规律,并从中探讨如何防范网络谣言。

关键词 网络环境;谣言传播方式;如何防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0-0014-022017年11月22日晚,有10余名幼儿家长反映,北京市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事件爆出后不久网络上开始流传有人员集体猥亵幼儿的虚假信息,并附有几名家长在园区门口讲述事件的视频,当晚在网络上大面积传播,引发全民热议。在本次事件中,造谣者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对社会舆论及社会治安造成了不良影响。

1 谣言产生的原因

1.1 网上信息传输审核不严格

约翰帕尔弗里曾在《网络原住民》一书中说:“对于上一代人而言,网络是工具,对于这一代人来说,网络就是世界”。

而在现在网络普及的时代,通过网络分享新闻动态,已经成为了当下喜闻乐见的时尚潮流,同时随着这种潮流的普及,也衍生出一种新兴产业——自媒体,在自媒体中,就不乏有谣言的制造者,在各大手机App热门的视频、微博等热门软件中都能发现一个通病,那就是审核条件均为低门槛。而且在大多数软件中,均能发现一些为了博人眼球和误导他人的视频和话题。

现实中,大多数的网上信息传输者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网络信息审核就发布了信息,正是由于对网上信息审核的不严格,才给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温床。

1.2 有关部门对于信息处理不透明

诺依曼曾说,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造成的,是强制人们对优势环境的压力所促成的,旨在强调人们对于优势意见所采取的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而所谓的意见环境则是根据目前所知内容和主观推断而进行的主观自主择优选择的结果。

在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发生后,公众迫切想要得知事件真相,但一些部门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及时公开处理问题的相关信息,导致群众下意识的选择相信网络上一些由造谣者发布的所谓“知情人”的信息。并对此推断出自己理解的事情真相。

在红黄蓝幼儿园事件中,之所以在事件发生后不久便谣言四起的主要原因:

一是红黄蓝幼儿园并没有及时澄清,将事件公开化处理。

二是在事件发生后,警方并未第一时间发布展开调查的公告,致使调查结果在数日后公布舆论一度失控,许多公众已经深陷谣言,不可自拔。

1.3 网络信息受到利益化影响

在当下微博、自媒体、传媒公司流行的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自媒体团队中,其主要原因是自媒体产生的利益远远比其他行业多。笔者曾在某大学生兼职群中看到多家自媒体找“学生写手”,为其创作一些吸引他人眼球的标题,以博取他人的关注,而这种自媒体在获得巨大粉丝量后,便开始发布系列招商信息。打开淘宝网、新浪微博等软件,只要搜索“热搜 微博 网上”等相关信息,立马就出现一系列的商家和自媒体运营者,即所谓的“热搜信息”均已被商业化取代,更有的店家表示,只要买家给出指定文本,仅仅只需要100到200元,就可以发动营销号,发布相关信息购买热搜。可见,这种购买“热搜词条”现象可谓呈现出一种商业化的趋势。在红黄蓝幼儿园造谣事件中,自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事件发生后,多家自媒体采取“蹭热度”的方式扩大谣言宣传,统一的文字编辑和视频内容让舆论热度白热化,以博取群众们对于自媒体和相关词条的关注度。

1.4 群众存在知识盲区,识别力差

在谣言产生后,群众识别力差,存在知识盲区,容易轻信谣言。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核泄漏发生后,作为日本邻近国家,有人曾在网上放出谣言说,多吃含碱性食盐,可以有效的防止核辐射,同时还称我国盐量有限,多地盐量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就有无知的群众因不了解常识而疯狂抢盐,使得超市货架一抢而空,盐价高涨,甚至达到20元1袋的情况,但也有多数理智群眾出来辟谣,称其为谣言,有效缓解了谣言产生的不良后果。可见谣言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群众存在知识盲区,对谣言的识别力差。

2 谣言的后果与危害

谣言易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人心惶惶,同时也易使社会犯罪率发生大幅度的提高。

在2012年曾有一个名为“2012年12月21日将成为世界末日”的言论传遍了全国,造成人心惶惶。谣言中表示“古代玛雅人用玛雅历法计算周期,计算出2012年12月21日为世界末日”。虽然随即有专家出来辟谣说明并无末日的说法,但仍有群众深信不疑,表示要在末日来临前,把自己想做的事都做完。据有关调查显示,当时很多人信以为真,可见当时谣言对于群众造成的影响力。有些人表示在得知谣言后无心工作和学习,可见该谣言对于人们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而在此次红黄蓝幼儿园造谣事件中,网络上词条热度持续发酵一度火爆。尽管网络运营者采取相关措施旨在控制谣言的传播,但大家的舆论导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暴涨。在北京市朝阳区警方公布调查结果后,有些人对结果表示质疑甚至有部分群众“一边倒”言辞激烈,带来了不良影响。

3 谣言的预防

3.1 完善相关机制

红黄蓝幼儿园造谣事件之所以让舆论一度白热化,主要是由于网络信息传输审核不严格。

首先,在微博、微信公众号对相关信息的发布方面要建立审核机制,对于群众上传的一些信息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无误后方可发出。

其次,除转发外,对于在热搜、词条中出现的相关信息、文字的自媒体小号予以警告,严重者予以查封。

最后,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清洁网络环境,以便防止谣言发生。

3.2 媒体工作者提高专业素养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发生后,网上产生大量不实信息。有媒体工作者在未得知情况是否属实的情况下,进行相关报道,造成巨大社会影响,在结果证实为谣言后,该媒体向公众道歉但于事无补。可见,要提高媒体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迫在眉睫。新闻追求“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而“准确性”排在首位,在互联网时代,明确媒体工作者的责任和基本素养,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媒体工作者当务之急,同时也是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

3.3 有关部门对信息处理要公开透明

红黄蓝幼儿园造谣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应及时发布公告并处理相关案情。幼儿园也应第一时间说明情况给予群众答复。同时也应将事件发生原委在第一时间说明,配合调查。同时,在调查时保持公开、透明的方式处理。在处理时可采取网络直播等方式,用“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处理,才能使谣言消灭在传播过程中。

3.4 提高群众科学素养

谣言止于智者,许多群众对一些方面常识的缺失,导致将谣言信以为真。例如:一些中老年人疯狂听从他人的谣言,不顾家人阻挠,购买假药,正是由于知识的缺乏。只有提高群众的科学素养,才能有效提高群众对谣言的识别能力,还我们一片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网络交往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约翰帕尔弗里,厄尔斯加瑟.网络原住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成振珂.传播学十二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

[5]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红黄蓝网络环境
偏爱红黄蓝的古典主义画家
红黄蓝2018财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2.26%,已重启加盟亲子园申请
为什么交通灯是红黄蓝三种颜色?
红黄蓝因“虐童”案在美开盘暴跌
菊花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