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例
2018-09-04王秀娟封继宏苏景深
王秀娟,封继宏,廉 富,苏景深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各种肺外、肺内因素引起的进行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弥漫性肺损伤[1],因其起病急、发展迅速,治疗效果不理想,已成为重症医学科病死率较高的疾患,病死率持续超过40%[2]。本病多数患者因胃肠功能障碍,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易致细菌及毒素易位,加重感染,导致炎症瀑布效应并引起弥漫性肺实质损伤,从而加重患者病情。严重的肺部感染是ARDS的首要原因,也是 ARDS的常见并发症之一[3],其死亡率明显高于肺外因素所引发的ARDS[4]。我们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调节胃肠功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ARDS 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参照 2007年美国胸科学会有关的标准[5],符合以下1条主要条件或2条次要条件者属重症肺炎。主要条件:①需要机械通气;② 48 h内肺部浸润增大≥50%;③脓毒性休克;④ 急性肾衰。次要条件:① 呼吸频率≥30 次 /min;② PaO2/FiO2<250;③ 双肺或多叶受累;④ 收缩压<90 mmHg;⑤ 舒张压<60 mmHg。ARDS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柏林诊断标准定义[6]:① 新发或进展的呼吸系统症状在1周内出现;②胸部X线片或胸部CT表现出不能完全用渗出解释的双肺透光减低,以及肺泡或肺组织的萎缩、塌陷或结节影;③ 心功能不全或液体负荷不能完全解释呼吸衰竭;④ 氧合指数:根据氧合指数指标分为轻、中、重3度。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200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学术会议纪要》[7]中辨证分型标准:①邪热壅肺,腑气不通:高热,面红,咳嗽气粗,痰黄黏难出,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② 湿热内蕴,胃肠积滞:面黄,身热不扬,呼吸急促,纳差厌油腻,大便黏滞不爽或肠鸣腹泻,苔黄腻脉滑或濡数;③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身热自汗,少气懒言,呼吸微弱,大便频而量少,甚至大便失禁,舌淡,脉虚大无;④热盛津伤,燥结阴亏:身热夜甚,手足心热,干咳无痰,脘腹胀满,燥屎艰涩难行,舌红少苔,脉细数。
1.3 纳入标准 ① 年龄18~80岁;② 符合重症肺炎合并ARDS诊断标准;③ 家属或患者知情同意者;④ 符合气管插管适应症者。
1.4 排除标准 ① 因手术等原因导致不能进食者;② 恶性肿瘤患者;③ 相关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④ 临床资料不完善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 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所有病例均符合重症肺炎合并ARDS诊断标准,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年龄、性别、APECHEⅡ评分、脏器损伤个数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① 机械通气:采用SERVO-s呼吸机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原则为小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为 20次/min,吸呼比为 1.5,根据 FiO2-PEEP关联表,选取相对应的吸氧浓度和PEEP以达到减少气压伤、改善氧合的目的;监测每日血气变化,14 d后记录患者血气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不足14 d死亡病人以最终血气指标为主。② 药物治疗:采用吗啡(2.5 mg/h)联合咪唑安定(5 mg/h)镇静,抑制患者自主呼吸;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其中痰培养回报16例铜绿假单胞菌、10例肺炎克雷伯菌、6例大肠埃希菌、8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4例鲍曼不动菌,6例曲霉菌,4例铜绿假单胞菌合并念珠菌,根据结果选取相应抗生素;应用甲强龙 40 mg/d,连续使用1周;同时联合使用白蛋白、深静脉营养、鼻饲营养素以保证患者每日热量供应在25千卡/kg;予多潘立酮及双歧杆菌调节胃肠功能紊乱;并发休克、上消化道出血者,则给予抗休克 、止血等治疗。③ 俯卧位通气:所有患者均采用8~12 h俯卧位通气,以维持肺复张。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x±s)
2.1.2 观察组 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① 邪热壅肺,腑气不通:运用麻杏石甘汤合承气汤加减;② 湿热内蕴,胃肠积滞:茵陈蒿汤加减;③ 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④ 热盛津伤,燥结阴亏:增液承气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取汁150 mL,早晚适温鼻饲,消化道出血或早期胃肠功能衰竭者予肠内保留灌肠。
2.2 观察指标 ①2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白蛋白水平(未到14 d死亡的选取死亡前最后一次评分和化验结果);② 2组治疗前后PO2、白细胞数计数(WBC)、PCT(未到14 d死亡的选取死亡前最后一次化验);③ 14 d病死率(死亡包括院内死亡和病情危重自动出院者)。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以()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病例脱落情况 2组均无脱落及剔除病例。3.2 2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白蛋白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白蛋白水平比较(x±s)
3.3 2组治疗前后 PO2、WBC、PCT水平比较 见表3。
表 3 2 组治疗前后 PO2、WBC、PCT 水平比较(x±s)
3.4 2组14 d病死率比较 见表4。
表4 2组14 d病死率比较
4 讨论
重症肺炎多并见多脏器功能不全、休克、多重耐药等因素,影响抗感染治疗效果。肠源性毒素可通过淋巴液、血液进入肺毛细血管中,从而刺激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肺内组织过度性炎症反应导致 ARDS发生[8-9]。笔者依托中医辨证思想指导,通过中药通腑泻肺、滋阴清热润燥、益气健脾、祛湿泻浊等方法,调节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可以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患者的炎性指标,提高PaO2及白蛋白水平,对降低重症肺炎合并ARDS的病死率有明显效果。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增加胃肠道推进功能,改善胃肠道缺血,抑制菌群移位,减少内毒素的吸收,从而发挥抑菌、抗炎作用[10]。西医在调整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过程中,依靠鼻肠管、胃动力及调整肠道菌群药物,往往疗效一般。临床将中药调整胃肠功能紊乱贯穿于重症肺炎合并ARDS的治疗始终,可促进炎症吸收,改善营养状态,降低病死率,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