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渗透“友善”的核心价值观
2018-09-01沈红燕
沈红燕
新课程改革不单单是教育教学形式方法的改变,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方法、技能,还要树立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三字经》中开头就讲“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人性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一词,从个人层面对人的价值观提出了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之根本,初中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承担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本文试从教学目标、教材文本、课堂教学等方面谈一谈“友善”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一、借助教学目标挖掘文本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要求相符。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很多课文都蕴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涵。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钻研教材和确立教学目标时应对“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挖掘,思考教材编著者思想意图以及挖掘课文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等深层次内容。同时根据不同课文尝试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思考,运用简洁化语言将其写进语文教学目标当中,由此强化“友善”核心价值观渗透力度。初中语文教学涉及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以及学生和文本对话。其中教师和学生对话占据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借助引导、鼓励、点拨、批评、检查等方式促使學生掌握知识和思维升华。
二、借助教材文本培养好品质
语文的美体现在意蕴、文字和语言等多个方面,该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均建立在把握和分析文本的基础上。初中语文很多课文都有显著的思想性,十分容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也有部分教学内容以描写景物的审美为目的。例如,苏教版七年级的《安恩和奶牛》,一位叫安恩的老太太,她把奶牛拉到集上。很多商人想买它,可她不卖。原来是她担心奶牛孤单,所以她就把奶牛拉到集上,让母牛找个伴,因此别人误以为她是卖奶牛的。读完文章,我们发现安恩因为友善,她与奶牛的关系,已经融入了人对动物的体贴、关爱的情感。虽然作品没有明确体现思想性,但这种源于人类的“友善”的价值观已融入在朴实的文字里。
又如,苏教版七年级《卖白菜》是莫言忆旧作品,文字朴实,全文流露出人与人之间朴实的“友善”,塑造了一位善良、淳朴、诚信、坚强的母亲。
在苏教版八年级教材中,源于“友善”情感因子的文章更多。如朱自清 的《背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以及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父母之爱就是建立在“友善”情感基础之上的人类永恒的爱。
语文教师在确立此类作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充分考虑其文本特点,从深层次角度扩展思维,从而找到核心主义价值观的有效切入点。在对此类课文进行欣赏和朗读时则应引导学生的情感跟随文章内容变化而变化,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假恶丑、真善美,哪些是值得批判,哪些又是值得赞扬,哪些须要发扬光大的的正面能量,哪些又是须要清除消解的负面影响,正是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生价值观进行培养。
三、借助课堂教学渗透核心价值观
初中语文学科受该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学
科特点影响,说明其使命在于从多角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也不单单是教学与学习的存在,还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做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优质人才。初中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也收录了很多富有情感和深刻灵魂的散文小说、诗词歌赋等,这种五彩缤纷的文学营养会注入学生思想和视野并成为其终身相伴的精神财富。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课程中隐藏的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挖掘,使学生能感受到价值观教育,从而真正实现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和技能等的和谐发展。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运用教材中价值观资源并根据不同文体特点对学生进行渗透。例如戏剧和小说教学就要注重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引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以《最后一课》为例,我们看出韩麦尔先生对孩子们的宽容、友善,除了要让学生深刻明白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更要让学生明白和理解韩麦尔先生通过语言教学带领民众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与敌人抗争的坚强意志与浓厚的爱国情怀。韩麦尔先生对教育、对孩子的爱,乃至他的爱国情亡国恨,都源于“友善”的情感。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要对学生的表达、听力、阅读和写作等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就需要语文教师紧抓教学目标,积极挖掘文本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借助文本和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进一步渗透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一种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真正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紫石中学(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