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探究引领高效
2018-09-01徐丹
徐丹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时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由教师讲解代替学生理解,应该丰富形式,借助多元引导,鼓励学生实践感悟,在不断地文本体验中思考、理解,以此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最终提高审美,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具体引导时,要结合学情,根据小说内容从细度、深度以及广度等方面进行引导探究,让其深入文本,充分挖掘。
一、细度——抓住字句,反复钻研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语语悟其神”,强调教师在讲课前要深入教材,反复研读,抓住其中细节设计引导。所谓“细节”,就是小说中的字字句句,引导学生斟酌推敲,细细体会其中内蕴,直至将文字读“活”。
首先,要从“字”着手,所谓“咬文嚼字”便是这样,在细读过程中不能放过一个字、一个词,只有掌握了每个重要字的内涵,才能整体感知文本,对于作者情感了解一二。在教学《孔乙己》时,其中就有很多关键的字眼,像孔乙己有钱时去咸亨酒店买酒,付账时会将铜钱一个一个“排”出来,这时的“排”字有何深意?对比之后他的腿被打断了,再去咸亨酒店,变成了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铜钱来,这里的“摸”字又包含着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思考。
一番斟酌后,学生有了看法,认为这一“排”一“摸”看似是小小的变化,实则象征人物命运的改变。先前的“排”表现了孔乙己自我良好的心理,进而有种炫耀的心理。而之后,穷到要以窃书为生,境遇已经十分潦倒,这一重大变化暗示了封建社会对读书人的迫害。
其次,要从“句”分析,把握其中刻画人物、凸显主题的重要句子细细品味。在《台阶》一课中,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为了实现生活理想的奋斗史,为了促进学生理解,我抓住其中关键句“我们家的台阶低”展开引导:“文中先后两次出现这句话,有何用意?”以此提问学生,让其结合文本内容思考,尝试理解。深思之后,学生发现这句话看似不经意,实际是父亲内心真实的写照,台阶不仅仅是台阶,更是当时社会身份的象征。
二、广度——注重拓展,深化体验
如何拓宽文本“广度”呢?这就需要从“作者”与“时代”入手,深入文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还原作者的心境与意图,以此丰富学生认知,推动文本细读。在讲解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学生对文本第四段中一句话产生疑惑:“又出什么事啦?”应该怎么理解?对此,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先完成手头上的任务,之后展开引导,让学生从作者的身份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着手搜集相关资料,为了提高效率,我建议合作学习,小组分工完成。了解之后,继续这个问题的探究,相比之前,学生有了更多的想法,于是我展开互动交流,与其平等讨论。
首先,从时代背景着手,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割让,普鲁士占领后马上进行文化侵略,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教师上完最后一节法语课后,由衷感叹,由“又”字可见动荡年代战乱频繁,人心惶惶。
其次,抓住文本语言,走近作者。从“又出什么事了”联想到很多人围在布告牌前,显然是又有坏消息要公布,这一句话画龙点睛,不仅刻画了孩子疑惑的眼光,还为之后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節埋下伏笔,暗示着重大事件的发生,深刻表现出了作者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以此反映出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与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深度——明确目标,个性解读
小说重在反应现实与作者情感,如何让学生在产生共鸣后个性解读,感悟出生活,品出自我呢?这就需要向小说更深处迈进,注重“深度”的把控,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尝试借助经验将文中事物还原,以此促进情感升华,实现个性化阅读。
在教学《童年的朋友》一课时,我注重深度的调控,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实现内涵的挖掘。文中,有一段对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不想睡!”“不想睡就不睡好了。”看似简单的对话实则蕴含着深意。首先,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回想有无类似的场景,引导其比较、体验。讨论交流过后,学生给出结论:“我不想睡!”一句运用了感叹号,反映出“我”语气、态度的坚决,在外祖母面前的过于无拘无束甚至放肆。然而外祖母却给出“不想睡就不睡好了”的回答,可见两者关系密切,外祖母善解人意,尊重孩子的形象呼之欲出。在这一基础上,学生逐渐对文题“童年的朋友”有了较深的理解,这时教师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爷爷奶奶,回忆有关亲情的美好时刻。这时,很多学生感觉到了亲情的美好,对于生活确定的幸福感到无比快乐,领会到即使遇到苦难也要坚持追逐幸福的信念,这样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总之,小说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不可忽视。设计教学时,要结合学情,准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围绕“细度”“深度”“广度”展开引导,让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落实能力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袁桥初级中学(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