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创设情境,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018-09-01李婉容
李婉容
阅读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如何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藉此带动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呢?这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以此来提升我们的课堂效率。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而艺术地完成情境创设,这样才能让情境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1.融入趣味元素,创设阅读情境
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我们更要关注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关于这一点已有很多教育文章有过论述,本文就不再赘述,简单地讲,我们希望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完成人格完善和智慧提升。为了达成上述效果,如果仅仅只靠教师在讲台上尽心竭力地说教和讲解,学生将很难彻底地沉浸于阅读过程之中,他们更难将相应的阅读方法带入阅读活动中。
因此,我们倡导将趣味元素融入到阅读情境的创设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过程的情趣所在,那么学生在听课时会产生如沐春风的感觉,他们也将自发地沉浸于文本之中,并深刻体会阅读技巧。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核舟记》一文时,笔者就预先通过网购的途径购买了几件类似的小工艺品,然后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进行观赏,并从中体会工匠们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这样的活动情境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虽然《核舟记》作为文言文,学生初次阅读难免有很多较为生涩的地方,但是他们却兴趣盎然,可见正是之前的情境创设很好地激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当他们充满热情和兴趣时,学生的潜力将被充分地发掘出来,他们也将更加深刻地领会隐含在文本深处的内涵。
2.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分享心得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老师、学生、文本三位一体的对话过程,教师应该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理解和认识,进而灵活整合各项素材,并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引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刻地领会文本的价值。
品读文本是阅读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深层次地思考,并积极展开品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和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境,由此为学生营造阅读意境。比如,组织学生阅读《背影》一文时,笔者就先为学生播放《时间都去哪了》的MV,让学生畅谈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为学生阅读营造一种独特的意境。当学生完成初次阅读之后,笔者又安排了一段抒情的音乐伴奏,请善于朗诵的学生带着感情来朗读课文,由此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
有的文本需要学生领会其中的内涵,比如《孔乙己》,笔者在组织学生阅读之后,就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分享他们对这个人物的认识,指导学生探索这个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帮助学生探析人物的命运走向。在学生已经形成深刻的认识之后,笔者话锋一转,再提出问题:“你认为当前的社会还有孔乙己这样的人物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了更加热烈的讨论和思考,他们的认识也由此发生了质的飞跃。
3.精选阅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
阅读还有一项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文本中感悟名家的语言风格和运用技巧,并从中体会和总结。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自然会在写作过程中加以运用,当然这也离不开教师适当的引导。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精心组织阅读素材,要让学生做好摘抄,帮助学生做好各项积累工作。
教师也要创设机会,让学生模仿文本的写作风格经常性地练笔,因为学生只有自己开始写作,他们才会深度思考,他们才会有意识地对比,才会有意识地模仿,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实现超越。比如,在《背影》一文的阅读过程结束之际,笔者安排学生模仿这篇名作,撰写一篇讲述亲情的文章。也许受到原文的感染和启发,学生的文章普遍都写出真情实意,很多作品都让人久久回味。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向阅读新天地
如果仅仅只是依靠学生的课堂阅读,他们的阅读能力将很难得到长足的进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答案就是: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开阔的课外阅读新天地,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将阅读情境向课外拓展,指导学生结合个人兴趣,开展更加自由自在的阅读。
为了促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有效,我们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状况,积极做好阅读笔记,整理好个人的阅读体会。比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教学之后,笔者将其情境导向课外,让学生自主搜集咏雪的诗歌,并尝试着将这些诗歌改写成抒情散文,还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学习之后,学生对莫泊桑的小说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顺势为学生推荐他的代表作《羊脂球》,让学生将浓厚的阅读兴趣延续下去,让他们在更加广阔的文学世界中感悟文本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
二、构建阅读情境对教师的要求
阅读情境的建构需要教师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相应的经验,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阅读课堂更加精彩。
1.教师要富有充沛的情感
语文学习是一件富有情感的工作,构建阅读情境更需要教师的情感融入。没有“情”又何来“境”呢?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学生进行更有意义的阅读,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有感染力,学生也将从中受到启发。反之,如果教师缺乏激情,则势必让学生感到课堂毫无生气,这只会让他们感到阅读和学习非常枯燥。因此,我们强调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到阅读教学之中,这样才能以心换心、以情激情。比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以满怀深情的姿态来进行展示阅读过程,这样才能创设出富有情感的情境,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感受到其中的爱国主义热情。
2.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
作为语文教师,教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要知道,只有最生动的语言才能感动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斟酌教学语言,要善于运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注意,提升学生的效率。语言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最为主要的工具,语言的凝练往往可以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3.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发展,要让情境的创设更加切合学生的需要,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教师在工作之余务必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只有教师自己博览群书,他才能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一个教师最能吸引并征服学生的第一要素就是渊博的学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各类历史典故、诗词歌赋都能信手拈来,并以此为素材来辅导学生展开阅读和理解,将让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第七中学(2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