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中国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8-08-31刘彦张萍萍
刘彦 张萍萍
摘 要:只有进行全面的高校体育改革,我们才能不断的提升全民以及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本文从全国健康的视角下全面的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改革;高校;方向;体育课程
1高校体育课程与全民健康运动的关系
1.1全民健康运动指引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全民健身与全民健身成为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主流。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是一种正确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并且这种主流的模式也给我们的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1.2中国全民健身健康的发展推动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我们全民的健身运动的重点是全面性的参与,涉及到的人员广,范围大,前景好。总体来说提高全民健身的参与度,不但要提高基础体育硬件的设施,而且要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校的体育课程要适应发展规律,对人们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训练。所以说全民健康运动指引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2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高校的体育课程中存在观念的落后
在现在高校的教学中,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却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素养和体育习惯的培养。这就导致去多学生没有形成进行长期体育锻炼的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真正内涵。并且体育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创新度不高,体育教师做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的古老、枯燥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丧失兴趣,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2.2体育课程的设置非常的不合理
现在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的比例设置非常的不合理,每个学期最多只有16--18学时,只能让学生每周上一节体育课,这就导致由于体育课程较少,教师只能安排一些简单的运动,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另外体育课程的内容也较为传统,只开设了排球、篮球、乒乓球、足球等项目,缺乏趣味性,时间长后就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体育教学设施的落后及不完善
各个高校随着招生的不断扩大,学生的人数不断的增加,导致学生人均占有的体育场地率不足,并且运动器材不够,而且老化,不能够满足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要求。无法开展先关的体育教学活动。
3健康中国视角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3.1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增加教学的健身功能以及增强體质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自身得体育素养,养成体育健身的习惯。
3.2优化体育课程的设置
古板、枯燥、老套的体育课程设置及讲授方法是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在大学生中间发起投票,除传统的专业课外,调查学生还对哪些课程有兴趣,适当的加上游泳、瑜伽、攀岩、拳击、跆拳道、台球等等学生兴趣较大的课程。有针对性的在学生中间开展差异化,有层次的教学,使得没一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能够提高。
3.3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使用的设施
高校应增加体育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体育场地的人均使用率。还可以同时修建室内的体育场地,比如:攀岩的场地、台球的场地、羽毛球的场地等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体育课上有充分的场地从事体育运动。
4优化老师学生之间的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全民健身的指导型人才
学生是进行改革的基础,所以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想要进行切实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我们势必不能离开高校教师和学生这对最为主要的关系。在传统的理念中,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对体育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及对体育基本技术的教学,但是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今体育的发展需要。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注重一种寓教于乐的模式,注重对学生兴趣、技能创造力的培养。所以,高校应该招收和培养一批优秀并且有特点的体育教师,不断充实到体育教师队伍中,引进更多有能力的体育教师,让他们摒弃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高校学生全民健身的学习观念,加大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增加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体育认知力,从而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意见或建议。
参考文献:
[1].勾凤云.“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施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1):1-3
[2].何劲鹏.卓越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研究[J].体育学刊,2017(3):91-95
[3].陈福亮,季浏.教育变革时代的体育课程标准新形态:台湾高中体育课表的案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5):66-71
作者简介:刘彦(1979—),男,汉,籍贯:河北唐山,学历: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张萍萍(1982—),女,汉,籍贯:河北唐山,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单位:华北理工大学?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Q18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