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育“以心化人”的旨趣及践行
2018-08-31杨清胡永新
杨清 胡永新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高等院校如何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话题,习近平做了重要指示。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肩负培养现代化德才兼备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而重视“以心化人”就是通过心理疏导方式解决个体实际需求基础上做好宏观的价值引导,并打造中国特色工匠精神。同时,高职教育应当转变观念、建设好师资队伍、营造有利的“塑心”环境、提供配套的制度从而使高职教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教育队伍中的一支磅礴力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疏导;以心化人;旨趣;践行
作者简介:杨清(1987-),女,江西鄱阳人,南昌大学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胡永新(1958-),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4-0153-04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此外,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又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注重内涵质量发展已是现实需要。“以心化人”要求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思想觉悟,通过心理疏导方式把“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貫穿整个高职教育,这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以心化人”是高职教育之基石
“以心化人”是指通过心理疏导方式对被教育者进行感化教育,这与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教育有着本质区别,“以心化人”强调教育内容贴近被教育者生活、贴近实际;教育方式委婉并潜移默化,并依据被教育者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技术教育方面有了一定发展,也为国家社会输送了许多技术人才,但随着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专业型人才的标准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以心理健康为提前,有着强烈的职业伦理道德规范意识的专业型技术人才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欢迎。这一趋势直接影响着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因此,“以心化人”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基石。
“以心化人”这一感化教育的开展不得不涉及“心理疏导”这个概念,这也是目前中国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方式,通过“心理疏导”来实现“以心化人”的旨趣,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方向。武汉大学博导佘双好教授认为:心理疏导是不同于心理咨询这一概念的,它们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他认为,党中央各种工作报告内容中并没有使用“心理咨询”这个术语,而使用了“心理疏导”,这是有特殊涵义的。佘双好认为:“两者最大区别在于对价值问题的处理: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虽然都是一种处理心理问题的办法,但心理疏导的任务并不停留在处理心理问题层面,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引导和提升,核心在价值引导。”[1]“心理疏导”其实是一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拓展。
二、高职教育“以心化人”之旨趣
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这种精神的培养需要以拥有精湛的技术为前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为基础,而高职教育就是培养现代化德才兼备应用型人才的主阵营。而积极开展“以心化人”教育就是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实现既定的人才目标。这与传统的德育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以心化人”将思想教育工作化成几步:先解决个体的实际需求,达到个体的和谐状态,进而给予思想层面的引导,形成稳定的个人良好品质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以心化人”的目的和宗旨都是紧紧围绕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展开的,层层递进。
(一)解决个体的实际需求
马克思说:“他们的需求即他们的本性。”[2]在校的每一位高职学生都存在各自的学习及生活需求,这些需求的不满足引发了不同的心理问题,而学校长期以来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造成了许多现实问题。高职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家庭背景以及学历水平参次不齐,较之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加需要不同程度的心理疏通和引导。“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3]那么产生原动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满足需求,马克思恩格斯基于需要的心理思想,是从现实需要出发对“个人”的心理规律的把握,也是对人的本质的一种认识。从高职院校的一些伤亡事件数据来看,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仍然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切实解决好意外和自我伤害事件需要高职院校做好危机干预和生命教育工作,而提供个体心理咨询也是方法之一。因此,“以心化人”要求高职院校提供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心理辅导,切实解决好学生各种心理问题。
(二)做好宏观的价值引导
为解决个体的实际需求而开展的个体心理咨询具有个体需要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从我们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来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兼顾国家社会的需求,把个体的价值嫁接到社会价值上来。正如佘双好教授认为:“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虽然都是一种处理心理问题的办法,但心理疏导的任务并不停留在处理心理问题层面,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引导和提升,核心在价值引导。”[4]“以心化人”不仅仅是为解决个体的实际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个体进行宏观的价值引导。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全面深化改革,科技网络日益便捷带来的信息大爆炸以及价值观多元化都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巨大冲击。这对于处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的青年早期阶段的高职在校生,犹如漂浮在茫茫大海,苦于寻找自我同一性,试图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在这样的“延缓偿付期”内,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验证、修复、再尝试最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纯粹的心理咨询,还需要有价值导向的思想教育。
(三)打造中国特色工匠精神
由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高职教育的目的做了展望,即:“高职教育的目的,通过三年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的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持续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很显然,高职教育的重点仍然放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务实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中国高职教育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放眼全球,国际社会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定位逐渐全面化和高标准,尤其强调了技能型人才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性。2016年3月5日,李克强在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要培育工匠精神。自此,“工匠精神”便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灵魂追求。高职教育应当把塑造“大国工匠”,培养工匠的至上的职业理念和优秀的意志品质作为重要使命,不断的为国家和经济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那么何为“工匠精神”,学者肖群忠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伦理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5]。精神品质的形成毫无疑问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品质为前提的。“以心化人”使得高职学生具备健康的身心和崇高的职业素养并以“大国工匠”的姿态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打造“中国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以心化人”之践行
“以心化人”中的“化”显然是一个动词,有着潜移默化的育人涵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属于隐性教育手段,有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开展“以心化人”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可以从观念的转变、队伍的建设、环境的营造、制度的确立等多个方面付诸实践。
(一)转变局限的旧观念
著名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6]而高职院校虽然侧重于技能知识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对人的灵魂觉醒之呼唤,挖掘人的潜力的最有效方式的便是通过教育达到自我实现。关注人的内心真实需求和做好价值观的引导便是通往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2016年底,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立德先“塑心”,“以心化人”的最终目标就是立德树人。而有学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以心化人”工作最大的矛盾在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全员性和教师参与的被动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轉变原有的观念,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重点范畴并形成常态化,与此同时,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一些专业教师,而是需要全校各部门各岗位教职工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育人环节,通过专业知识、以身示范、服务学生等各种途径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迫切关注的各种现实问题。
观念指导行动,观念的改变更需要实际行动和一定资金的支撑。然而,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相对于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获财政拨款相对较少。而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来说更是杯水车薪。只有加大投入,才能保障心理疏导工作开展的必要场所和软硬件设备,为全员参与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
(二)建设好“塑心”师资队伍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变革中,高职院校老师也面临许多挑战和压力,并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塑“生心”先塑“师心”,树人先正己。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否良好,自身思想品德素质是否过硬,毫无疑问至关重要。在以市场和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们更多通过自身人格品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何为“师心”健康,简单来说在知情意三个方面: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稳定情绪、积极乐观;顽强的抗压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格。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高职院校为教师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性竞争的工作环境。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不定期为高职教师开设心理讲座和提供心理测试,从外校聘请专家为他们的个人心理诉求提供“一对一”的解决渠道。高职院校只有主动承担起维护教职工的身心健康重任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技术性人才。
塑“生心”不仅仅需要一支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更需要具备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相关技能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熟悉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相关理论,能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和理想信念教育。高职院校要不定期对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政治素养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这支队伍有着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因此,“以心化人”不仅仅是解决各种心理障碍问题,更是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进而树立持久高尚的理想信念。
(三)营造有利的“塑心”环境
首先,营造有利的“硬件”环境。高职院校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媒体等手段宣传基本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和谐积极心理氛围,这是“以心化人”最基本的要求,高职学生匮乏的心理保健知识是导致常见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高职院校也要积极主动占领网络话语权,主动帮助学生线上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困惑,普及一些基本心理保健知识。所以,“以心化人”要站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远性和发展性高度考虑问题,既要对学生中突发心理事件进行应急性处理,又要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为自身全面发展提供健康的心理素质。
除了线上的环境部署,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朋辈效应,通过线下团体辅导方式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举办主题讲座扩大辐射范围,做好未雨绸缪的预防工作。尤其是通过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将“职业精神”渗透到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职业伦理教育,提升职业素养。
其次,营造有利的“软件”环境。“软件”环境指的是文化氛围,高职院校“以心化人”是根植在中国本土化的心理咨询理念的土壤上,这与西方的心理咨询价值观有着本质区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哲理都是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源泉。因此,高职教育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浸润,如“以心化人”中要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恰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哲学思想在咨询理念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都以追求自然规律,相信人的自我实现能力,以“来访者自我成长”为主线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情世故,更加有利于“受教育者”呼应现实社会并实现相应的社会功能。
(四)提供配套的制度保障
有效的开展“以心化人”除了有效的组织保障,环境、经费和人力保障外,还应具有配套的制度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指导高职院校的心理疏导实践。例如:明确规定高职院校不同年级在不同学期开展一定课时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明确规定思政教师队伍中心理健康专业技能教师的人数比例;明确规定思政教师的每学期咨询人数和咨询任务;明确规定思政教师定期开展普及心理健康常识讲座以及开展团体活动的次数;在课题研究方面,明确规定思政教师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相互参与课题研究,相互渗透学习。
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理论无法代替实践,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一旦这个理论是合理强有力的,必然产生巨大的行动力量。高职教育就是要利用正确的思想武器去指导教学实践,而“以心化人”的践行巧妙地充分利用了隐性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向上,主动接触心理知识,提升心理素质,超越个人自我诉求,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将个人理想与大环境融合在一起,为走向社会做个合格的“大国工匠”打好坚实基础。高职教育在“以心化人”的践行下,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培育一批批德艺双馨人才,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不断改革创新,不负自己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4]佘双好,宋增伟,梅萍.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心理疏导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1-25.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504
[3]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9.
[5]肖群忠.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刘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