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转型:重塑青岛化工梦
2018-08-30宋鑫陶
宋鑫陶
近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日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统筹推进钢铁、石化等产业优化结构,向高端化、集群化、基地化、绿色化发展。”
如果从2010年海湾精化项目启动搬迁算起,海湾集团的搬迁改造已步入第八个年头。八年里,海湾集团在搬迁改造和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初步推动了新日动能之间的转换,实现了青岛化工产业的涅槃重生。
时间总是最好的见证者。平度新河那片荒凉的盐碱地已摇身变为一片畅通的现代化工园区,董家口产业园区也布局了一个个整洁、智能化的“绿色工厂”。“一南一北”两个园区,就像海湾集团新生出的两片羽翼,在胶州湾畔,熠熠生辉。
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是青岛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的必然之举,也是业界的共识。技术要创新,产品要升级,规模要扩大,这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在海湾集团,搬迁被视为“二次创业”,是“百年不遇的良机”,更是重塑青岛化工辉煌的新起点。
“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搬迁发展理念,“规划建设一体化、安全环保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仓储物流一体化、智能管理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方向引领,也是发展支撑,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化工企业,不断追求“零排放”,注重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智能化与现代化,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更让人们对青岛化工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期许。
曾经的“新河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搬迂,是挥手告别过去的历史,迎接新的发展未来,是让老企业搬出新活力、新动能,更让新企业瞄向国际化工行业更高点。
搬迁,从来不是一次简单的地理空间上的位移。城市,将搬迁视作产业重新布局调整的契机;企业,将其看作是转型升级的新起点。
对于海湾集团而言,搬迁是他们的“二次创业”。他们带着青岛化工企业曾经的辉煌光环“退城进园”,希冀抓住这二次创业的机会,重塑青岛化工梦。
启于新河
时间回到2010年9月2日,青岛海湾集团新河化工基地启动暨海湾精细化工项目在平度新河化工基地开工建设,就此拉开了海湾集团搬迁的序幕。这一年,也因此被看作是青岛化工史上极具节点意义的一年。
化工行业与纺织、钢铁等行业一样,见证过青岛工业化的黄金时代,承载过几代人的美好回忆,也因自身的机制、观念落后和国内市场的需求下滑等内外部因素,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艰难处境。转型,成为发展脱困的必然之选。但大多数传统化工企业都扎根在老城区,逼仄的空间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张,环保问题也被屡屡诟病。
搬迁,成为化工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曾有老化工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只要蜷缩在老城区,青岛化工就不能实现集群化、一体化发展,唯一出路是进行大规模搬迁,而且要在搬迁后全面升级,从环保、规模、技术上脱胎换骨。”
2008年,青岛市启动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目的是要搬迁一个区域、调整一批产业、改善一处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同年8月,青岛市确定建设新河化工产业功能区,并将其列入青岛市新增的六个重点工业功能区之一,作为承载城市工业布局和产业调整的重点区域。新河,这片昔日的盐碱滩开始被描画上未来的蓝图。
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区位于青岛、烟台、潍坊三市交界处,交通便捷,辐射范围广。选择新河,是几经考量的结果。青岛海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湾精化”)总经理陈安源说,企业在搬迁之前,也曾到昌邑、淄博等地做过考察,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新河,“想继续留在青岛”。
曾担任新河化工基地管委会主任的姜文慎写过这样一首诗来感慨这些年新河的变化:“碧海青山喻岛城,环水阔地起化工,人心合一不須言,新河雄鸡三市鸣。”截至2017年末,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已入驻项目60个,签约资金260亿元。曾经的荒滩,已然旧貌换新颜。
新河的变迁,不过是青岛化工搬迁升级的一个例证和缩影。如今看来,搬迁新河和董家口,给企业带来了新生。企业不仅g-~了规模,提高了效益,也在环保、技术创新、智能化、一体化等领域迎来了突破,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了竞争力。
按照两个园区的建设规划,北部的新河园区主要发展化工中间体、染料和高端硅胶等精细化工,围绕循环经济做文章;南部的董家口园区则依托港区的优势,发展氯碱、石化深加工和化工码头仓储物流。项目达产后,董家口园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新河园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
搬迁董家口,也是企业努力争取的结果。“化工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港口,才能做强做大。”海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明说。也正是借助董家口港的港口优势,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湾化学”)形成了“前港后厂”的新模式,成为董家口经济区成功的“一体化”循环经济样本和全国化工企业转型发展的范例。
“一石三鸟”之效
2017年9月20日,原海晶化工、青岛碱业新材料、东岳泡花碱等3家企业实施重组,更名为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2018年1月9日,原青岛双桃精化和海洋化工也实施了重组,更名为青岛海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并成立了硅酸盐事业部。
重组是海湾集团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加速了集团的一体化进程。不论是早期的公用工程、仓储、物流环节的“一体化”发展理念,还是现在“规划建设一体化、安全环保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仓储物流一体化、智能管理一体化”的“五个一体化”发展战略,重组都更有利于打破企业之间的界限,加速资源共享与集约发展。
重组之前,三家企业分别有氯碱装置、偏硅酸钠装置及苯乙烯装置。重组后,这些设备装置被集中到了同一园区。原海晶化工可以直接给原东岳泡花碱提供高温烧碱、仪表气、蒸气等,甚至化验分析,每年可降低成本1000万元以上;原青岛碱业的苯乙烯装置不必再重复建设低温乙烯储罐,可以直接由原海晶化工供应乙烯,苯乙烯生产中所需的氮气、蒸气以及其他配套装置,也可与原海晶化工共享,每年可由此节约资金2亿元以上。
“据测算,原海晶化工、青岛碱业新材料、东岳泡花碱的‘1+1+1组合,仅在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上,一年就可以降低费用1亿多元。”海湾化学技术部部长张清亮介绍:“现在企业人员只有900人,只是原来的一半,在工作量没有增加的基础上产能却翻番了,是原来的四倍。”
所以,有人说,海湾集团的“一体化”战略,有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一石三鸟”之效。因为“一体化”模式,不仅重塑了生产流程,释放了生产潜能,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盈利空间。
根据规划,海湾集团实施“一体化”一期项目达产后,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将下降到0.65吨标煤,不到搬迁前的1/3;员工从搬迁前的近万人精减至不到3000人;销售收入从搬迁前不足60亿元,发展到一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逾百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可提高近6倍,综合竞争实力显著提升。
重塑化工梦
2013年10月29日,海晶化工老厂区停产,新厂区搬迁至董家口化工园区;2014年4月28日,海洋化工老厂区停产,搬迁至平度新河化工园区;2015年12月2日,海湾精化老厂区停产,搬迁至平度新河化工园区;2015年底,东岳泡花碱和青岛碱业的老厂区也停产搬迁。
海晶化工搬迁后,淘汰了落后的聚氯乙烯产能16万噸、烧碱产能15万吨,新上产品在质量上则达到了世界高端水平;东岳泡花碱搬迁后,淘汰了落后的泡花碱产能40万吨,新上的国际先进的偏硅酸钠产能居亚洲同行业之首。
告别过去,是为了重塑更新的未来。李明认为,搬迁对企业而言是百年不遇的良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重铸青岛化工的辉煌,必须走出去,站到世界化工标杆企业的肩膀上研究谋划未来海湾集团的出路和发展。
为了考察先期启动搬迁的海晶化工项目工艺技术的选择问题,2010年11月底,李明带队在10天的时间里到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四国的8个城市,拜访了伍迪、阿科玛、Vinnolit、瑞士博特等10余个专利商、工程公司和生产厂家。也正是在不断寻标和对标的过程中,“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发展理念逐渐成型,成为集团未来发展的引领。
“海湾集团的所有搬迁企业,都将按照‘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转型发展,绝不允许降低标准,努力使搬迁项目投产后,真正跻身行业第一、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行列。”李明说。
如今,南部园区的海湾化学已拥有国际先进的装置工艺技术,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知名尖端企业签订了二三十项设备合同,在安全、环保、节能与循环利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企业的产品也不再主要用于管道、普通塑钢门窗等领域,而是更加高端,完全能替代部分美国、日本的产品。
2017年12月14日,海湾化学荣获2017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工厂”称号,全国氯碱企业仅有两家企业获此殊荣。“无论是什么项目,不管有多大效益,只要环保问题不解决,都要坚决舍弃。”李明坚定地认为,绿色、低碳、环保就是石油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于是,采用国际领先的英力士氧氯化平衡法PVC生产工艺替代使用了30多年的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从而整体降低了16.5%的综合能耗指标,结束了青岛化工汞触媒消耗的历史。
对于海湾集团而言,搬迁不仅是二次创业,还是一次价值重塑的过程。由一个个新的智能化、现代化的绿色工厂组成的园区,扩大了企业的规模,拉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环保和技术等领域的转型升级,也在重塑着青岛新的化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