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也要有档次
2018-08-30王溱
王溱
这是聪明而高级的操作,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远比那些低俗之作上档次,要好看。
春节期间,一段冯小刚、陈道明、葛优等明星私人聚会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给清净的节日增加了一些饭后茶余的话题和“争执”。视频最吸人眼球的是,冯小刚让《芳华》的女主角苗苗跳舞,而陈道明以“丫头穿着高跟鞋没法跳”为由予以“阻拦”,但冯小刚非要坚持。结果苗苗赤脚“秀”了一段。
看过视频众说不一。有的说陈道明是“男神”、真君子,冯小刚是“油腻男”;有的说冯小刚够意思,在大腕面前力推新秀;也有的说冯小刚是“渣男”,利用导演的身份,强迫演员跳舞;更有人看得“深刻”,说陈道明也是货真价实的“油腻男”。说法尽管不同,但有一点是共识:这是一次私人聚会,属于个人隐私。
既然是个人隐私,为什么会传到网络上了呢?而且是春节放假期间,正是亿万民众最休闲的时刻,也就是最有条件浏览网络的时候。能抓住如此关键的时机,其中是否有“猫腻”,这应该比视频更耐人寻味。
对名人,特别是娱乐明星私生活的炒作,是一些低俗媒体和狗仔们的惯用伎俩,不但扰乱了正常的媒体传播秩序,也对当事人的身心起到了极大的伤害,可以说卑鄙而龌龊。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公安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传播广电总局等六部门,对热衷炒作明星绯闻隐私、涉嫌违法违规的各类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和依法综合整治。
从国家行政机关层面出手,遏制“非法炒作”,足以说明那些低俗的炒作已经到了何种地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对明星绯闻隐私的炒作可以说愈演愈烈。一些网站、媒体,视法律为儿戏,打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对一些明星的名誉和隐私,肆无忌惮地侵犯,公开曝光一些超出法律限制和监督底线的所谓私生活,实际在干着违规违法的勾当,激起一些正直正派明星的强烈抵触,也引起了广大读者和网民的极大反感。
炒作的目的很明确:冲着利益而去。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愛,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些大小不一的非法网站,那些削尖脑袋无缝不钻的狗仔们,之所以能以身试法,敢于在刀尖上行走,没有利益诱惑,借他十个胆也不会作茧自缚。然而,巨大的利益链条,让人失去理智,从而出现了大量“越轨”行为,搅乱了整个文艺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炒作都是狗仔队的杰作,相当一部分正是来自那些被炒的“明星”。绯闻八卦为噱头,固然低俗可憎,但在提高知名度,引起众人关注这方面,却大有歪打正着的作用。不可否认,一些不知名或知名度不足的“明星”,正是靠“负面”的炒作而“红”起来。这是一条快速蹿红的捷径。如同炒臭鸡蛋,闻上去味道不敢恭维,吃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有人就好这一口。实践已证明,文艺圈里乱象丛生,有外部的操作:狗仔队和无良记者的胡编乱造,煽风点火。更有来自内部的游戏:或“监守自盗”,或“以假乱真”,或“自编自演”。
冯小刚是不是也在走这条路线?不好妄下结论。因为主要涉事者都已是演艺圈里的“大腕”级人物,再来玩炒作这等低级玩意,似乎太小儿科,不符合“腕”的风格。但又有人说,这正是人家的不同凡响之处:名人炒名人,更上一层楼。名气这玩意,还有嫌够之说?
不过应该承认,冯小刚们的视频毕竟与那些刻意炒作者的低俗内容大相径庭,只是“私”,而没有可“隐”的东西。否则不可能敢堂而皇之地放在公众面前。这跟随后而来的不少明星们春节聚会或跟家人团聚的视频差不多,更多展现的是友情和亲情。至于是不是项庄舞剑,那是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而已。
事实上,炒作本身就是一种技巧。那些看似平常却并非平常的展示,背后或许蕴藏着巨大的潜质。这个春节,谁的话题能超过冯小刚和他的视频,又有谁的风头能盖过视频里的那些艺人?这是聪明而高级的操作,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远比那些低俗之作上档次,要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