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多面变革
2018-08-30刘雨萌
刘雨萌
【摘 要】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网络社会成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这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围绕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论述了信息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其对于企业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的塑造作用。同时,信息科技的发展也影响着个体就业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此外,网络社会的突出变化还包括时间与空间的转变,流动的空间以及无时间之时间成为了网络社会中的新型时空概念。
【关键词】网络社会;信息经济;流动空间;无时间之时间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5-0065-03
在滚滚的轰鸣声中,人类由农业社会踏进了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工业革命,其重点在于具体的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如:蒸汽机、内燃机等。如今,人类又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建构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即:网络社会。对此,卡斯特的结论是:“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建构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1](P.569)也就是说,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正在重塑着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多个层面。
一、 网络社会的信息经济
计算机与新通信技术等一系列新型生产工具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表现形式,他们的出现催生了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信息经济。信息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范式,有赖于信息的处理与沟通的技术。卡斯特将信息经济的特征总结为三点:信息化、全球化与网络化。[1](P.91)具体来说,在这种新型经济中,一个经济体能否获得有效、及时的信息以及如何去处理信息,是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至于全球化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科技,生产、消费领域内的各项活动,都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是在全球的范围内展开,极大地扩张了商品与服务市场;至于网络化,是指企业之间通过各个节点,相互联结,交织成为错综复杂的全球性网络,形成了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发展方式。
信息经济的出现也形塑着各个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新型经济的特征,也在进行着调整。首先,由于网络社会的信息技术瞬息万变,对于大型企业,尤其是在以高科技为立足点的企业中,能否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中,通过创新占得先机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创新本就较为困难且成本极高,所以大企业不再能够自足,便逐渐形成了一种公司策略联盟,通过合作开发新产品。其次,由于当前市场的范围已扩展至全球,信息技术革新迅速,所以大批量的生产变得不合时宜。在此背景下,大型企业将其生产转变为弹性生产,以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市场。同时,大型企业将其庞大的公司系统分散为一个个的小单位,由垂直式公司转变为水平式公司,并通过网络进行联结,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最后,尽管就适应市场而言,中小型企业更具灵活性,但是就核心实力来说,仍是大型企业更有优势,所以大型、小型企业间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之间发展网络关系。[1](P.190-206)
另外,尽管在全球化的驱使下,各国企业的组织形式都呈现了一种网络化,但是就如同卡斯特所说:“经济组织的各种形式并非出现于社会真空:它们根植于文化与制度之中。” [1](P.215)所以每一个社会都会有其自身独特的组织安排。就我国的企业而言,其企业组织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经济的背景下,此种企业组织,一方面,由于个人化的网络连接,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但是另一方面,家族企业也往往意味着权力的高度集中,企业以垂直方式发展,权力掌握在少数家庭成员的手中,并且难以分散为水平式公司。[1](P.222)这样,企业内部便缺少合理的相互合作与竞争,难以激发创新的思维。所以,在信息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企业仍需要进一步转型,以增强创新能力,适应全球市场。
二、 网络社会的个体生活
在网络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及企业的组织形式,还在微观层面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的就业以及互动方式发生改变。
在网络社会中,新生产工具的出现,影响了人们对于就业的选择。追溯到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多以农耕或家庭手工业的方式维持生活,以满足家庭所需。在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到来的工业社会中,各种机器的出现使社会大生产成为可能,制造业大行其道,大量的人们涌入工厂,成为了劳工,与此同时,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下降,从事家庭手工业的人数大量减少,人们的就业选择从农业转至制造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计算机、新型通信科技成为了新的生产工具,这又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就业选择。从就业结构来看,卡斯特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就业变化路径:一个是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模型,另一个是日本——德国模型,两个模型的共同点是先进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增加;从职业结构来看,管理、专业及技术性的职位会逐渐增多,而技工与操作性工作的劳工人数会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事务员和销售员会有明显增多。[1](P.262-263)也就是说,人们对于就业选擇又从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与发展,生产自动化变得越来越普遍,传统制造业所需工人数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出现了“无人工厂”,由此产生了就业危机的观点,即机器将会替代人的工作,人们将丧失收入来源。卡斯特对此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虽然机器进入劳动领域会取代某些劳动力,但是由此所达到的高生产力会增加竞争力,从而增加雇佣人员,带来就业机会。[1](P.308)以工业革命时期为例,传统手工业者相比于机器大生产来说,劳动生产率低,被时代所淘汰,但是与此同时,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此,推论至如今的网络社会。不可否认,技术的进步会使得一些人的工作被更高效的机器所替代,但是与此同时,又会创造出适合于当时社会的新型就业岗位,而且由于机器的替代,人们获得了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长的休闲时间,从而对就业质量具有改善作用。[2]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迅猛,2016年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2017年Alpha Zero又战胜了AlphaGo,由此进一步引发了就业危机的担忧。的确,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替代大量从事重复性、程序化的白领的工作,但是与此同时,那些需要高技能、非重复性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增加。尽管,在一定时期内,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加剧失业局面,但是从长期来看,这只是就业领域的又一次转变。这种转变就如同工业社会时期,从事家庭手工业的人向工人转变一般。需要注意的是,在如今的网络社会中,人们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以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除了影响人们的劳动就业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影响着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互动方式。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一种真实虚拟的文化随之产生。在进入网络社会之前,人们大多采用面对面的交往方式。而新型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人们从“在场”互动逐渐转向了“缺场”的交往之中。不论相隔多远,只要有互联网以及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便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交流。这种信息技术,一方面使得朋友间的联系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与陌生人建立社会联系的可能。而且,由于在虚拟网络中,人们能够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匿名性使得互动模式更加真诚、平等,与陌生人所形成的弱纽带,有助于增进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群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也进一步扩展了社会交往。[1](P.444-445)
但是,尽管线上的虚拟社群看似增加了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人们却没有因此而摆脱孤独。在虚拟网络中,当人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互动关系时,会陷入一种“盲区”,此时,人们能够自动屏蔽掉外部的现实世界,仅关注于手机或电脑屏幕之上。[3](P.236)但是人不可能永远活在虚拟世界之中,一旦回归现实世界,便会发现他们面对的只是一个屏幕。此时,焦虑与怅然若失的感觉会向人们袭来。由此,网络的联系与互动并没有帮助人们摆脱一个人的窘境。这也正如同社会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所说的那样,“在虚拟世界的暗处,我们突然感到了彻头彻尾的孤独。”[3](P.12-13)
三、时间与空间的转变
网络社会的崛起影响了社会空间的转化与时间观念的改变。卡斯特称这种新型的空间、时间概念为“流动空间”以及“无时间之时间”。
在网络社会中,空间的概念被重构,成为流动空间。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相对,不同的空间概念适应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地方空间与工业社会相对应,是一种适应于工业化大生产的空间概念,具有组织、纪律与标准,符合追求效率的理性化社会的需要。[4](P.330)也就是说,地方空间是一种固定的场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物质生活空间,需要的是一种面对面的“在场互动”。而流动空间“不仅仅有电子和电信电路,还有通过这些电路及其辅助系统,围绕某种共同的、同时性的社会实践,从而建立起来的各个地点的网络联结。”[5](P.84)也就是说,流动空间以电子和电信电路等系统为基础,在通信系统的支持下,超越了地理概念,由集中走向分散,实现一种“缺场互动”,同时又依靠强大的网络节点与核心将这些实践活动联结在一起。消费活动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超市、购物中心等实体商店是作为地方空间而存在的。在工业社会中,人们若想完成购物行为,就不得不走出家门,去到特定的消费场所,进行一种在场的互动。而现如今的网络社会则无须如此。在信息科技技术的支持下,购物已经不再局限于地方空间,而是进入了流动空间,实现了从特定地点到任意场所的转变。电子购物深入生活,人们能够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依靠各大电商的应用软件,仅需动动手指,便可以买到一切所需商品。
新工业空间随着流动空间而展开。在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科技为生产工具的产业中,人们得以在分散的场所完成工作,这也使得劳动更具弹性;但是另一方面,各种信息都将在特定的节点汇聚,在信息中心对所得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处理。这种新工业空间完全围绕信息而组成,形成分散与集中并存的现象。[4](P.328)
流动空间的形成带来了时间的转化,形成了一种“无时间之时间”。“在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网络社会中,事物进入快速流转之中,原来可以呈现为环节、节奏和次序的变化序列被压缩得无法辨清,于是,原有反映事物变化序列的时间观念已经把握不了网络社会中的时间,即出现了‘无时间之时间。”[4](P.332)也就是说,在传统的时间之中,任何事件的发展都需要按照一定的环节依序展开。但是在网络社会中,这种有条理的次序被打破。一方面,时间被高度地压缩。如:邮件、信息能够转瞬即达;又比如,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消息可以同时被无数的人所阅读,在足够的专注度、参与度下,一个社会事件能够瞬间被引爆,实现爆炸式的发展。另一方面,时间也被进行了处理,原有的线性顺序被打破。如: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时间模式,而是围绕着信息所展开,有时候需要延长工作时间,有时候又可以缩短工作时间,这种具有伸缩性的劳动时间管理模式也被称为“及时劳动”。[1](P.534)劳动者能够依据工作情况,将工作、家庭、休闲活动相互穿插进行,甚至可以同步处理多种不同的任务。信息技术重构了时间的观念,如何把握时间,掌控节奏也是如今网络社会的重要议题。
四、结语
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了网络社会的崛起。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张“看不见的网”,以各大国际型都会为核心或节点,向四周呈放射型发散,连接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点。
而由此所产生的网络社会,与工业社会相比,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在电子、电路等技术的支持下,经济呈现一种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新特征。各种企业也不再以其个体为主体,基本单位变为了网络,而网络企业也是新经济的主要运行形式。压缩的时间与流动的空间的转化也使得全球在一种既分散又凝聚的状态中向前发展。从微观上看,不论是个人的工作就业还是社会互动都受到了影响;从宏观上,不论是全球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发生了改变。可以说,这样的网络发展确实重新建构了我们的社会形态。
如今,距离第一版《网络社会的崛起》已經过去了20多年的时间,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一种社会常态。并且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社会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以加速的方式向前行进。而身在其中的我们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适应社会多方面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 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 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王君,张于喆,张义博,洪群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 2017,(10).
[3]雪莉·特克尔,周逵,刘菁荆译.群体性孤独[M].杭 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4.
[5]曼纽尔·卡斯特,马汀·殷斯, 徐培喜译.对话卡斯 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马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