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理论引导下的室内公共交互艺术灯具设计

2018-08-29王永菁陆昕儿

艺海 2018年2期
关键词:古典艺术

王永菁 陆昕儿

[摘要]在中西方古典美学体系中,西方古典美学家普遍以哲学认识论的方法来研究艺术,而“意境”则代表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蕴含着广义的沉浸式体验雏形。沉浸理论引导下的室内公共交互艺术灯具设计,结合视、听、触等多通道的感官沉浸,让使用者在公共室内空间中感受到沉浸式的交互审美体验。

[关键词]沉浸理论;古典艺术;公共交互;艺术灯具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字艺术与媒体艺术进入蓬勃的发展期,新兴的互动媒体艺术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观看方式,营造出让互动者广泛参与的交互氛围,增强了艺术参与行为的趣味性和沉浸性。目前,在“多媒体互动”的思维方式中,技术和艺术的边界已越来越模糊。而“交互沉浸式艺术产品”是基于虚拟现实和交互技术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展现形式,在文化传播和装置艺术表达的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推广潜能。

一、沉浸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975年,美国心理学博士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了早期沉浸理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沉浸理论被应用于计算机仿真,即“虚拟现实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沉浸性作为特征指标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穿戴硬件、仿真模拟、内容规范等方面不断探索,进入了高速应用发展的时代。此后,沉浸理论的相关技术研究成果不断进入大众应用视野,在艺术展示与装置方面的结合尤为亮眼。大量基于沉浸理论的艺术产品的诞生,使得艺术品成为可参与、可感受的临场装置。观赏者溶人到艺术作品的内容中,在多通道接收艺术信息的同时,获得深度沉浸的艺术参与感。

二、广义沉浸理论的装置表达

1、沉浸性在古典艺术领域中的源流

早在1975年早期沉浸理论诞生之前,中西方艺术发展史中就皆有关于沉浸性的思想原型。若将借助电子信息等科技媒介得到的沉浸体验归纳为“狭义沉浸”,贯穿于人类本能感知过程中的沉浸感则为“广义沉浸”。早期西方美学研究审美心理的论述方法基于哲学理论,主要包括理性主义美感论、经验主义美感论及综合两派的康德美学。西方古典艺术中的朴素美感论中体现出的审美心理和美感经验,与广义沉浸中“身体直觉”和“情感沉浸”同源。

在中国传统审美结构中,儒家的“意”,道家的“天人合一”“自然无为”,佛学的“境”等宗教文化,都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大量转化,其主观哲学的本质与中国美学传统是具有高度无意识契合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异曲同工.构成了中国古典艺术自由精神的哲学和美学原型,人类身体的广义沉浸性由此融人中国古典艺术意境。

2、沉浸性交互艺术装置表达

现代数字虚拟现实互动装置提供了一个具有沉浸性的认知体验环境,包含着时间与空间,受众的参与也是作品的一环。互动者基于以往的经验与装置进行交互,从而使得整个互动过程得以完整、连贯、深入地进行下去,设计引导使人与环境发生互动、观察、介入和反思,‘司让艺术作品真正作用于人,尤其是人的身体,实现信息的直接高效传播。

三、沉浸理论引导下的室内公共交互艺术灯具设计

1、沉浸理论在交互艺术中的应用推演

在沉浸理论的指导下,观赏者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基于身体的、本能直觉的即时艺术体验,与环境产生互动,感受到艺术作品对于精神内核的展现。借当代数字艺术之长,结合声音、光线等效果,可为观众打造更加“身历其境”的多感官、多通道沉浸体验。而在交互设计方面,通过触摸、操控或者距离变化等基于身体的动作,直接“接触”装置产生互动效果,可以加深交互引发的沉浸性,也能够引发更多参与感与趣味性。

沉浸感的形成与空间环境具有很大关联,恰当的空旷空间、公众的共通参与,有利于受众交互行为的发生。因此,在展览馆、开放空间、博物展厅或美术馆空间中的公共交互艺术装置,更有利于沉浸理论在艺术装置中进行表达。

2、室内公共交互艺术灯具設计灵感来源

室内艺术灯具作为一种情感化表征明显的装置,容易引发功能性之外的情感反思。沉浸理论引导下的室内交互艺术灯具设计,旨在让观众暂时脱离对于语言符号与知觉的理性依赖,调动身体直觉的本能反应,由此感受到灯具与环境共同带来的沉浸性。同时,通过在室内公共空间中进行参与引导,让观众“入场”互动,感受光线、声音与直觉共铸的自由与灵动。

灯具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卡巴拉生命之木”(如图3-1),框架取自神圣几何的构造,营造纯粹而神圣的质朴状态,鼓励观众产生的接近冥想与净化的情感关联,引发沉浸体验。

3、产品设计方案

本设计以营造灯光与暗影的虚拟空间为目的,以“多通道交互”和“环境体验”的人机交互模式呈现,借助灯光、音响、触控感应等形式突破传统人机交互的参与限制。装置互动性依赖于人,交互的随机性和无限性贯穿始终。

从整体结构来看,灯具分为基础的“固定结构”和可调控的“互动结构”:固定结构中的花形多面体用于丰富室内艺术灯具的外观形态,在结构清晰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几何化细节。如图3-2。互动结构中的组合插片用于折射光线,观赏调控插片的数量和摆放位置,灯光的亮度和空间内的墙面光影效果也会随之改变。如图3-3。

当灯具应用于室内公共空间如展览馆、美术馆、体验展厅时,体积设置较大,产品使用人数较多,观赏者的使用重点在于互动体验。观赏者控制彩染硬性亚克力插入卡槽的深度和位置,由此改变灯具的光影效果,完成艺术体验的深度参与。同时,由灯具自带的声波感应装置根据互动者的聚集程度进行亮度调整。配套的音响装置同步播放具有ASMR效应的低语声,通过“颅内高潮”的非理性体验,加强沉浸体验的强度。如图3-4。

对于公共空间交互展示装置而言,行为引导的设计是重要部分,直接决定了装置的设计初衷是否能被正确理解。展示现场将配套放置照片实时打印装置,并提供展示区域,由观赏者拍摄照片后进行展示,引导后来者的使用,将沉浸感受暂留。如图3-5。从人类艺术发展的早期,便有对于虚拟意境的追求,人与艺术作品的交互过程中,达到身体本能的直觉沉浸才是交互技术发展的真正目的所在。

沉浸理论引导下的室内公共交互艺术灯具,是环境、结构、材质、交互等多种条件综合展示的设计产品,提供了全新欣赏途径与可能性,开放了观众的交互参与,体现了沉浸感。艺术理论的溯源与不断发展,将为艺术作品的表达带来更加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孙煜珑.浅谈互动装置艺术[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0)

[2]薛富兴.意境: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理想[J].文艺研究,1998(1)

[3]李四达.互动装置艺术的交互模式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8)

猜你喜欢

古典艺术
古希腊黄金时代古典艺术的来源
论古典艺术的线描教学研究
古典艺术审美——闽南古厝特色窗格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莫扎特咏叹调《你就会看到》的艺术分析
探讨古典艺术在当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古典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古典艺术欣赏 厉王?簋
汉唐古典舞教学初探
古典艺术在教学及PPT中的应用